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强 《科技信息》2007,(11):204-204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设法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外因能够更顺利更迅速地转化为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和“内因”。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和“学”,从本质上讲是学生内因和外因二者的作用关系,教师的“教”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内因(学)才能发挥作用。为此,教师要树立正确高尚的师德,要制定合理严密的课时计划,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师生观、学情观、教学设计观、学法指导观、评价观几方面阐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辩证关系,探讨了“快乐学习”数学的内因、外因、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是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教师怎样“教”,而忽视了对教育的主体——学生的研究。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高过程,即是学生思想矛盾的转化过程。教师的“教”只能促进学生思想矛盾的转化,而不能代替学生思想矛盾的转化。这是因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选集》277页)故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在实践中,特别是对今日信息灵通,思想敏锐的青少年的教育,尽管有些教师  相似文献   

5.
中学物理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系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的课程之一。可是长期以来,这门课的教学一直处于学生学的被动、教师教得松劲的状态.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中学物理教学法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教学是双向活动,老师教,还得学生愿意学,而学生愿意学是事物发展的内因,是根本因素。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努力才能达到。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又表现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学生学习的自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是以课堂为中介,通过教师和学生参与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过程。素质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导知、导能、导智与学生获知、启智、培能的过程,是教师教书育人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主导与主体、外因与内因辩证统一、和谐发展的过程。物理教学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1教学中主导与主体的辩证关系教学是教与学有机组成的双边、双向活动。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便只能是教师的“自言自语”。反之,只有学生的学,没有教师的教,那只能算是自学,不能称为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邓小平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历史机遇思想。机遇只是外因,而且是稍纵即逝的历史现象,要利用机遇,更重要的是切实行动起来,使内因和外因相结合。这是“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及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功的外语学习的外因是包括教师在内的语言环境,内因是学习者本身。外因起引导作用.内因起决定作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交得尤为重要。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动机、态度、性格、语言学能、风格、学习策略等。在现今语言教学实践中,应结合影响自主学习因素的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师生观、学情观、教学设计观、学法指导观、评价观几方面阐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辩证关系,探讨了"快乐学习"数学的内因、外因、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语法翻译法问世以来,人们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外语教学法探索后,由注重外因的教学法转移到了重视内因教学法的研究,即教学法的研究重点从重视教师转移到了重视学习者。而目前的研究往往重视了学习者的因素,却忽视了教师的因素,在实践中许多大学英语教师还是奉行“教师至上”的原则或是放任学生进行自学。  相似文献   

11.
当前研究生素质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制约研究生素质教育开展的因素有很多,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探索研究生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途径:一方面,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依托,为研究生实现自我素质教育搭建平台;另一方面,创新素质教育“教”的要素,提高对研究生”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内因,是主体,学校教育是外因,起着主导作用。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各种德育措施和方法,必须经过学生的主体接纳才能产生实效。我们应从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入手,以正确认识学生的特点为前提,把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作为现代学校德育的生长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教学生“会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掌握知识“内化”的思路与方法,使学生具有“自得”知识的本领,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以学为本,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根本目的,以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的数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学生既是教学的客体也是学习的主体,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分析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并结合教学实践和体会,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改革方案,外因从教学实验环境、教师自身素质建设以及分层次教学三方面改革,内因基于对学生主体的心理研究,着重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参与实践活动以及设置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传统计算机教育提出改革方案。实际教学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革方案对于提升学生自主能动性以及增强自信心方面有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许多,大体上可分为内因和外因。本文阐述的是外因的影响力。文章论述了四种外因(即:奖励、批评、竞争、合作)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证实了老师必须很好地利用外因的作用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内因和外因,在提高学校重视程度、加强实践教师能力、提高实践内容综合度和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方面做了细致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9.
丁爱平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B12):144-146
“师爱”是政治课教师的根本素质,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因作用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余青云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18(3):100-100,102
从辨证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的动态过程。横向可分为“教”和“学”两部分。“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纵向可分:“准备教”阶段,教师是主体,教材和学生是认识客体;“课堂教”阶段,主客体间相互交流;“教后学”阶段,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材与教师施加的影响.在教学全过程中,师生的主客体地位相互依存而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