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Sr.菌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的影响,并经过发酵放大表明,该菌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杀线虫活性。该菌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lL土豆汁(200g/L)中加入20g蔗糖,pH自然。最佳培养条件采用500mL三角瓶装量100mL,接种量2%,170r/min,26℃,培养4d,将发酵滤液稀释为原浓度的1/2,其杀线率达到80%;在5L发酵罐上进行放大试验,发酵(44—52)h,将发酵滤液稀释为原浓度的1/2,其杀线率稳定在95%以上。该活性代谢物热稳定性强,呈水溶性,经分离证实活性组分中包含有机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2.
细菌XSJS3对松材线虫杀线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细菌XSJS3是一种新发现的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具有较高杀线活性的细菌,试验比较了细菌XSJS3培养液、细菌培养液滤液及含菌体水溶液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结果发现细菌菌体本身对松材线虫无杀线活性,杀线活性物质存在于细菌的培养液滤液中。通过对该细菌培养液滤液对松材线虫致死过程的观察发现:松材线虫接触该细菌培养液滤液30min后就表现为行动迟缓;在5h后所有虫体均不活动,针刺无反应;24h后部分僵直虫体出现局部膨大,且膨大部位出现体液外渗而虫体最终被消解。对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菌XSJS3滤液杀线活性的比较试验表明:该细菌分泌的杀线物质在10d内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含量增加,杀线活性逐渐提高,不同培养时间下滤液的杀线活性差异明显;但培养15d后,稀释10倍的滤液对松材线虫杀线活性比培养10d时同样滤液的杀线活性则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明显,因此获得该细菌分泌的杀线物质较理想的培养时间为10d。将细菌XSJS3培养液滤液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后测定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结果表明引起松材线虫死亡和消解的物质是两个不同物质,存在于培养液滤液中的对松材线虫有杀线活性的物质是热稳定的,而引起松材线虫虫体消解的物质是热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3.
两株松材线虫拮抗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对松材线虫具有较高杀线活性的拮抗细菌。【方法】以分离自南京、洛阳、上海的松树茎部的137株内生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培养滤液和菌悬液浸渍法对这些菌株进行杀线活性的测定,并对筛选的高效拮抗细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通过培养滤液浸渍试验筛选出3株细菌对松材线虫有较高的杀线活性,使用3种菌滤液处理线虫48 h后,线虫死亡率均达到100%,其中菌株LYMC-3的培养滤液还可使线虫虫体出现消解。将3株菌的培养滤液分别稀释2倍、4倍和10倍后处理松材线虫,随稀释倍数的增加,培养滤液的杀线活性逐渐降低。处理线虫48 h后,菌株LYMC-3的10倍稀释滤液与其他两株菌滤液相比对线虫的致死率最高,为94.7%; 在菌悬液浸渍试验中筛选出菌株NJSZ-13对松材线虫有较高杀线活性,105 cfu/mL 浓度的菌悬液处理线虫48 h后,线虫死亡率达81.5%。通过对LYMC-3和NJSZ-13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Biolog鉴定和16S rDNA序列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菌株LYMC-3、NJSZ-13分别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结论】从松树体内筛选到两株对松材线虫有高效拮抗活性的菌株LYMC-3和NJSZ-13,对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松材线虫拮抗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具有较高杀线活性的拮抗细菌,从马尾松林中分离获得了230株细菌,并从中筛选出8株对松材线虫具有较高杀线活性的细菌,其中JK-JS3菌株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最高.将该细菌培养滤液分别稀释2倍、4倍、10倍处理松材线虫,72h后线虫的死亡率均达到100%;线虫死亡后虫体消解,消解率分别为100%、97.8%、96.4%.测定了该细菌培养滤液对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和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等植物线虫的杀线活性,结果表明对不同种的线虫杀线活性有差异.该菌株培养滤液对松材线虫和小杆线虫(Rhabditis sp.)的杀线活性最高,其余杀线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腐生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香蕉穿孔线虫和水稻干尖线虫.形态特征和革兰氏染色观察,该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产芽孢、具有周生鞭毛;经Biolog细菌鉴定仪进一步鉴定该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5.
采用贝尔曼漏斗法,对青岛崂山地区感病黑松样本的线虫进行分离,鉴定出含松材线虫的病木样本和含拟松材线虫的病木样本。对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分离培养后,选用硫酸阿米卡星、头孢曲松钠、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6种抗生素对培养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进行致死性试验。结果表明,6种抗生素对这两种线虫都具有一定致死活性,不同种类抗生素对线虫的致死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所有测试抗生素的致死活性均远低于阿维菌素,实验结果为崂山地区松萎蔫病的疫情评估与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线虫-细菌感染模型对白杨素衍生物进行抗感染活性研究,首先通过体外实验筛选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白杨素衍生物,再通过体外抑菌实验和杀灭实验评价该衍生物在体外和体内的抗感染活性,最后利用线虫突变株和基因表达量分析探究其抗感染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衍生物具有抗感染活性,其通过DAF-16激活天然免疫反应提高宿主自身免疫能力,并上调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来发挥抗铜绿假单胞菌PA14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采自北京柳树的根际土中分离到对线虫和病害真菌具有较好生防活性的放线菌菌株BJLSH9.该菌株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抑菌率达50.05%,48 h的杀线虫活性高达98.05%.在40 L发酵罐用38号培养基培养BJLSH9菌株,根据其生物活性及菌体生物量确定适宜的发酵时间为72 h.经16S rRNA基因分析,将BJLSH9菌株鉴定为黄抗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ofungini).从BJLSH9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中鉴定出一种杀线虫化合物tryptophandehydrobutyrine diketopiperazine (TDD),该化合物对线虫48 h的致死率为40%.黄抗霉素链霉菌及其产生的TDD化合物的杀线虫活性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具杀松材线虫活性的解淀粉芽孢杆菌 JKJS3的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KJS3菌株分离自马尾松林,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具有较高的杀线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该菌株,以松材线虫为测试靶标,对JKJS3菌株分泌杀线活性物质的适宜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碳源组分的培养基对JKJS3菌株分泌杀线活性物质无显著影响,而不同氮源对其有显著影响,其中以氮源为5 g/L牛肉膏和6 g/L蛋白胨组成的培养基所获培养滤液的杀线活性最高,为实验室条件下菌株分泌杀线活性物质的最适培养基;JKJS3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7、培养温度为37 ℃和无光照振荡培养;该菌株分泌杀线活性物质较理想的培养时间为10 d。  相似文献   

9.
通过活性追踪,对四合木的甲醇提取物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使用快速制备色谱(combiflash companion)对甲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相进行了进一步分离,得到18个较大的馏分,同时以松材线虫(Bursa phelenchus xylophilus)为供试对象,对各馏分杀线虫活性作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氯仿萃取相F4馏分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在秀丽隐杆线虫的生长培养基(nematode growth medium, NGM)中补充1 mmol/L葡萄糖或0.02 mmol/L棕榈酸诱导线虫的脂肪沉积,结果发现,随着线虫脂肪沉积的增加,其溶酶体数量和酸化水平显著提升,说明溶酶体可能参与了营养物诱导的线虫脂肪沉积;用溶酶体抑制剂氯喹和溶酶体生物合成关键转录因子hlh-30的突变体抑制线虫溶酶体活性,结果发现线虫脂肪沉积水平显著降低;利用线虫溶酶体营养感应和脂代谢相关信号关键分子aak-2、daf-15和rsks-1的突变体,发现mTORC1信号通路在上述溶酶体影响的线虫脂肪沉积中发挥关键作用,结果表明,溶酶体通过mTORC1信号通路影响线虫能量营养过剩所导致的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重组导向溶栓分子scFv-UK32的溶纤活性,通过重组PCR方法在编码scFv与UK32的碱基之间引入编码KLGGGG连接肽的碱基序列,并克隆到转移载体pBacPAK9上,通过与线性病毒DNA BacPAK6/Bsu36I digest共转染到昆虫细胞Sf 9内,进行表达。表达产物分泌到上清中,共转染后第5d(天)用纤维平板法测得Sf 9细胞上清溶纤活性达到107 IU/mL,比未引入连接肽的scFv-UK32的表达活性(25 IU/mL)高。ELISA实验表明共转染上清具有明显对活化血小板特异结合能力。Western Blotting实验表明共转染上清可与Pro-UK的单抗特异结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弧菌病害的防治,选取了一株副干酪乳酸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S-4对4种致病弧菌进行体外拮抗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发酵时长及稀释倍数的上清液对弧菌的抑制作用,同时探究了抑菌物质特性及进行共培养拮抗实验.结果显示:副干酪乳酸菌S-4对4株致病弧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副干酪乳酸菌S-4生长过程中,0~16 h的上清液无抑菌活性,20 h后开始表现出对4株弧菌的抑制作用;36 h时的上清液对创伤弧菌、哈维氏弧菌、副溶血弧菌的抑制率大于95.42%,且该上清液3倍稀释后的抑菌活性无显著降低,为最佳收获时间;72 h时的上清液对溶藻弧菌的抑制率达到95.72%,6倍稀释后的抑菌活性无显著降低,为抑制溶藻弧菌的最佳收获时间.进一步探究菌株间的相互拮抗表明:副干酪乳酸菌S-4在共培养4~6 h就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活性,比上清液提前12 h产生抑制效果,在培养初期就能有效抑制弧菌的生长.生化分析表明:抑菌物质对过氧化氢酶、蜗牛酶、胃蛋白酶不敏感,与多肽类物质无关,酸碱中和后抑菌活性完全消失,推测为有机酸.本研究表明:副干酪乳酸菌S-4对4株常见致病弧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组织蛋白酶B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组织蛋白酶B作外源基因重组构建克隆载体,自重组菌株HCB-DH10Bac、Histag-HCB-DH10Bac中提取穿梭质粒,脂质体法转染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系Sf21细胞,转染液再感染细胞,收集感染3~4d的上清液,提取芽生病毒的DNA,PCR法鉴定外源HCB基因,感染上清进行SDS-PAGE、Western-blotting、蛋白酶活性检测.结果:感染上清中的芽生病毒的DNA作模板扩增出预期的1700bp片段,SDS-PAGE、westem-blotcing检测均在28ku处有明显表达产物,且表达产物有蛋白水解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哺乳动物肝微粒体酶测试系统(Ames Test),对扬州五泉矿泉水的非极性树脂XAD-2吸附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矿泉水剂量50ml/皿—2500ml/皿时,对TA98、TA100、TA97a和TA102四个突变株;在加或不加S9活化系统情况下,均为致突变阴性。因此就致癌作用而言,扬州平山五采矿泉水用于食品工业上的原材料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葛根芩连汤是中药经典名方,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糖尿病的效果.研究观察高速离心分离的汤药聚集物颗粒组分(沉淀)、溶质组分(上清)在高脂高糖饮食(4周)后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Wistar大鼠上的降糖作用,测量体重、空腹血糖,血脂、血浆胰岛素、多脏器SOD活力,阐析该汤剂降糖降脂功效与其聚集物颗粒的关系.由实验得出,葛根芩连汤中的聚集物颗粒组分(沉淀)具有抗糖尿病活性,且此种活性可能经由提升胰腺和肝脏抗氧化能力、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改善血脂代谢而达成.  相似文献   

16.
球孢白僵菌几丁质酶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酶解球孢白僵菌菌丝细胞壁以获得原生质体,用超声破碎器破碎细胞,并用差速离心等方法,对此丝状病原真菌细胞中几丁质酶的定位进行了研究.采用球孢白僵菌 Eu-120株,分别用几丁质酶、蜗牛酶和纤维素酶,以不同比例混合进行脱壁处理.通过测定培养物上清液及原生质体溶解物的几丁质酶活性,发现此培养物上清液中的酶活性占其总酶活性的81.46%,而原生质体溶解物中酶活性极少.研究表明,球孢白僵菌几丁质酶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周质空间,并在菌生长过程中通过细胞壁分泌至细胞外.  相似文献   

17.
将人工全化学合成的尿激酶原(pro-urokinase)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d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LysS,经IPTG诱导,获得了占菌体总蛋白18%的高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表达产物主要为单链尿激酶,并且在菌体内基本以无活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经体外变复性,从IL培养基中可获得300000单位的活性尿激酶原。  相似文献   

18.
海藻酸钠溶致液晶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激光散射技术,偏光显微镜、熔点偏光显微镜及X-光衍射等方法剖析了海藻酸钠水溶液聚集态结构,它表现出明显的向列型液晶态特征。升温或降低浓度,液晶行为分别增强或减弱。存放导致溶液分层,上清液各向异性小于下层混浊液,经离心处理,这种差异增大。存放还引起粘度下降,估计这与液晶生成会使粘度下降有关。离心后的上清液在存放中会再度出现混浊,久置后再度分层,由此推测可能存在向列型液晶-各向同性相平衡。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质粒DNA的快速提取方法,所分离出的DNA纯度较好,全部操作均在一只Eppendorf管中进行,含质粒DNA的上清液可直接点样走琼脂糖凝胶电泳。此法操作简便,整个提取过程只需30min便可完成。  相似文献   

20.
利用高效表达栽体pWB980,实现了Bacillus subtilis BF7658中温α-淀粉酶基因amy在B.subtilis DB403中的高效表达,活力达到770 U/mL.经多步纯化,重组酶AMY的比活达到35.8 U/mg,纯化倍数为1.7,获得凝胶电泳条带单一的蛋白样品,经SDS-PAGE检测,重组酶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