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产证券化融资过程中由于对发行机构缺少激励机制,致使进入资产池的资产具有很高的违约率,这一现象引发了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此,考虑投资者的收益依赖于资产池的质量合约设计模型。假设投资者时间偏好一致,而发行机构时间偏好不一致。基于资产证券化最优合约设计和时间偏好不一致理论,构建了动态的委托代理模型,解析地给出了合约的执行时刻、激励费用与平均激励成本表达式,并分析了时间偏好不一致特质对其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最优激励费用执行时刻、激励费用和平均激励成本与资产池的资产规模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时间偏好不一致特性不影响合约的最优执行时刻,但增加了激励费用与平均激励成本;与文献[2]中的结论类似,时间偏好不一致特质也解释了资产池的“风险分散效应”和“信息成本效应”之间的效应权衡规律。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具有提高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分散本性风险的优势,但资产证券化也会导致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在委托代理模型下(投资者是委托人和银行是代理人)通过风险自留机制来解决资产证券化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借助数量模型与数值分析,发现道德风险下的最优保留条款的合约必须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并不是当前固定的保留份额,保留比例应该取决于资产池的资产违约损失率分布情况以及代理人的风险规避程度。结论表明:风险自留比例与代理人的风险规避程度正相关;资产池的资产平均违约损失率越高,资产违约损失率波动率越大,代理人的风险自留比例也越高。  相似文献   

3.
随机冲击下的最优变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普通投资者,大规模持有某种资产的机构投资者在交易这种资产时.其行为会导致资产价格的单向变动,从而产生流动性风险。本文考虑在随机冲击下机构投资者的纯卖变现行为,利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内生的最优变现时间问题。敏感性分析表明.最优变现策略和变现时间由市场价格波动率、资产的流动性和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偏好共同决定,需要投资者相机选择合适的最优变现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假设企业家是时间偏好不一致的且属于成熟型,企业现金流服从双指数跳过程,利用资产定价理论,解析地得到了企业股权,债券价值以及最优破产水平.分析了时间偏好不一致对成熟型企业家的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破产决策以及风险转移动机和债务积压问题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较时间偏好一致而言,成熟企业家往往选择较小券息,较高的破产水平.时间偏好不一致减弱了成熟企业家的风险转移动机,却加剧了债务积压程度.尤其是,本文模型给出了"债务保守"之谜的一个新解释.  相似文献   

5.
基于公平偏好和学习效应理论,通过改进传统经济学中纯粹自利人假设下的HM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委托代理框架下存在公平偏好及学习效应的最优契约设计.结果表明:公平偏好能够激励代理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学习,而学习效应可以有效提高委托人的期望收益.当代理人具有较高的公平偏好和风险贴现因子时,最优激励契约应增加代理人固定收益比重,降低风险性的收益分享比重;雇佣具有较高初始能力的员工、激励员工加强学习均可提高委托人期望收益;雇佣具有较高公平偏好程度和较低风险规避程度的员工可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该结论为降低代理成本,实施有效的委托激励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假设企业家具有成熟型时间偏好不一致特性下,企业采用股权、普通债和或有可转换债(CCB)对企业融资。基于双曲贴现函数模型、利用资产定价理论,得到了成熟型企业家管理下的企业股权、普通债权、或有债权价值的解析解,并分析了时间偏好不一致对债券企业最优券息、杠杆率以及破产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偏好不一致的企业家在CCB融资下选择的券息更小、破产成本更低;企业家利用CCB融资会降低企业破产水平,减轻因企业家时间偏好不一致而导致的企业提前破产风险;此外,在时间偏好不一致作用下,CCB转换比例越低,股东的风险转移动机更加明显,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企业杠杆率。  相似文献   

7.
考虑不完备情况下资产和负债对投资者的影响,构建风险资产的价格和投资者的外生负债均服从跳扩散随机过程,利用动态规划和终端时刻资产负债比率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方法,得到相应的HJB方程和验证性定理,进而获得最优投资策略和最优值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研究发现:(1)当前资产负债比率不影响最优投资策略,但影响最优值函数。(2)最优投资策略与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正相关,与风险资产波动率负相关。跳扩散情形下,风险偏好对最优投资策略没有影响,而无跳扩散情形下,最优投资策略随着风险偏好的增加而增大。(3)值函数随着外生负债波动率σL的增大而增大。不论何种情形最优值函数均随外生负债预期增长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资产增长效应的存在对市场有效性理论提出了挑战,近年来学者们尝试着从各个角度出发解释该异象,有关我国股票资产增长效应的研究视角仅限于投资及融资约束,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基于此,选用1994~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法马-麦克白斯横截面回归的方法,试图从套利限制的角度来研究我国股票市场的资产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特质波动率计量的套利风险,买卖价差和价格冲击计量的交易成本,对资产增长效应都具有解释能力,而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对资产增长效应不具备解释能力,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与个人投资者相差无几,市场参与主体普遍成熟程度低是我国股票市场资产增长效应显著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资金约束条件下机构投资者最优投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机构投资者投资面临资金约束的前提下,考虑投资过程的内生流动性风险,假设机构投资者不进行交易时股票的价格运动服从不带漂移项的算术布朗运动,以股票购买量为控制变量,得到机构投资者最小平均成本投资策略;考虑投资者的策略对市场新信息的动态反应,将静态最优策略扩展为动态相机投资策略.Monte Carlo模拟的结果表明动态相机策略所用平均成本低于静态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薪酬激励合约为中介,通过植入代理人公平偏好的异质性,构建代理人长短期业绩目标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基于该模型探究了代理人最优:在公平偏好下,代理人风险厌恶程度越强,委托人给予代理人最优长短期激励薪酬越少,固定薪酬与总体薪酬越多;代理人能力、公平偏好对最优长短期薪酬激励契约的影响与代理人风险偏好类型相关;代理人公平偏好程度及最优长短期薪酬激励强度对固定薪酬及总体薪酬的影响取决于各任务间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1.
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供求往往随着市场波动而不断变化,并随时进行下达和取消订单等交易行为,故而市场的流动性在本质上是随机波动的.因此,本文研究了当市场深度随机变化时,限价指令簿市场中多资产的最优执行问题,并采用动态规划的方法给出了最优执行策略及最小执行成本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最优执行策略是关于位移和剩余头寸的线性函数,而最优执行成本则是关于初始资产购买量的非线性函数.数值算例显示,当投资者忽略市场深度的随机波动特征及资产价格的相互交叉影响时,将会导致支付较大的交易成本,从而降低投资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将企业家和风投经理的时间偏好纳入风险投资最优投资时机研究框架,分析同质性和异质性时间偏好对风险投资进入时机,股权分配和预期投资增长倍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或风投经理的时间不一致程度越大,风险投资进入时机越晚,这与双方预期信念的影响是相反的;最优股权分配取决于企业家和风投经理的相对时间不一致程度,时间不一致程度较大的一方更愿意索取股权;时间不一致偏好下风投经理的预期投资增长倍数只取决于自身的时间不一致程度,而企业家的预期投资增长倍数与自身和风投经理的时间不一致程度相关.本研究为激励风险投资“投早,投小,投科技”,完善金融支撑创新体系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时间-概率权衡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时间-概率权衡理论研究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CCAPM)中投资者跨期效用的折现问题,突破主观折现因子外生给定的不足,用体现投资者时间偏好与量值效应的内在折扣率函数刻画跨期对投资者效用的影响,推导出反映投资者跨期决策行为特征的行为折现因子,并指出其可测度性。在此基础上,改进Abel(1990)模型,考察具有习惯形成与追求时髦这两种行为特征的投资者,其跨期效用在行为折现因子作用下的消费-投资决策,构造较为全面反映投资者多重行为特征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得到均衡资产价格的非显示性最优解。通过数值模拟,新模型能更有效的解释股票溢价之谜与无风险利率之谜。  相似文献   

14.
为了缓释CoCos内蕴的对发行银行的风险激励效应,增强其市场吸引力,设计了一种关联发行银行财务困境成因的减记条款:对于发行银行因自身经营不善而导致的财务困境,此CoCos并不实施减记。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方法和结构化定价方法,确定了CoCos价值、发行银行资产价值、股权价值和阈值的表达式。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等发现:CoCos的适宜设计可藉其缓释发行银行的风险激励效应;所设计的减记条款具有情景依赖性:若发行银行经营能力下降,则其受经济周期所处状态的影响程度趋于增大;发行银行资产价值和CoCos价值均随风险的增大而减小,特别地,受风险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在经济繁荣期上述相应效应呈现出非线性特征的“微笑”形态。  相似文献   

15.
考虑信息成本的委托资产组合管理合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管理者获取信息存在成本的前提下研究了基于相对缋效的线性报酬结构对管理者资产组合选择.的影响覆其激励作用,建立基于基准组合的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当投资者向管理者提供基于基准组合的线性合同时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风险收益最优分享规则。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经验角度回答"沪深证券交易所中的权证是否为冗余证券"这一问题, 本文从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的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不可创设权证及标的股票交易数据中选取估计窗与股权分置改革事件不重叠的部分交易数据作为样本(剔除了样本中的(股本)权证稀释效应、 股权分置改革和权证创设对标的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对权证发行的数量效应和符号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运用基于wild bootstrap的事件分析方法(克服了样本容量过小的问题)分别对权证标的股票的非正常收益、 非正常累积收益和标准化的非正常累计收益是否为零进行了检验. 本文没有发现"权证发行后标的股票的非正常收益率或非正常累积收益或标准化的非正常累积收益显著不等于零" 的数量效应证据, 发现了"权证发行后具有负的平均非正常累积收益的权证标的股票比例大于具有正的平均非正常累积收益的权证标的股票比例" 的显著符号效应证据. 本文认为, 是更加偏好风险的激进投资者从标的股票市场转移到权证市场导致了这种现象. 经验证据表明: 沪深交易所中的权证不是冗余证券.  相似文献   

17.
为了构建一个更合理的最优契约模型,本文在经典的连续时间代理模型中假设委托人的时间偏好是不一致的且是成熟型的,采用拟双曲贴现函数刻画时间不一致性偏好过程.本文研究了委托人的时间偏好不一致性对委托人的值函数和最优薪金支付边界的影响.与经典的连续时间代理模型相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熟型委托人的值函数和最优薪金支付边界随时间不一致性偏好程度增大而降低.也就是说,为了弥补来自时间偏好不一致性的不确定风险,时间不一致性偏好的委托人比时间一致性偏好的委托人倾向于以一个更低的薪金更早地、更频繁地支付给代理人,使代理人更早地如实披露现金流.这表明委托人的时间不一致性偏好对最优契约会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资产期望收益率与条件方差间的相关性,本文使用上证综合指数日度收益率数据及混频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MIDAS)对投资者风险偏好进行了估计.理论模型表明,当投资者持有的风险资产权重不变时,时间维度上两者的同期相关性取决于投资者风险偏好.当假设风险偏好固定不变时,GARCH-MIDAS的估计结果显示投资者表现为风险中性.随后通过Markov机制转移模型识别出了熊市和牛市两种市场状态,并分别研究了两种状态下的投资者风险偏好.其结果显示:熊市下投资者有显著的风险厌恶,而牛市下投资者则表现为显著的风险追求.  相似文献   

19.
在最低财富约束下,构建一个引入隐性激励的动态投资组合模型,探讨最低财富约束和隐性激励对机构投资策略的影响.通过鞅方法求解机构最优投资组合策略,发现不存在最低财富约束与中、低财富约束水平下,只有在机构管理的资产财富价值接近资金流动跳跃阈值时,隐性激励才会对机构最优投资策略产生影响;高约束水平下隐性激励不影响最优投资策略,中等约束水平下隐性激励对最优投资策略的影响与不存在最低财富约束和低约束水平下隐性激励的作用相反.进一步分析发现,最低财富约束造成机构的效用损失,其效用损失随着隐性激励强度增大而增大,随着隐性激励不对称程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0.
资产专用性是交易成本经济学中一个核心概念,较为抽象,具体评价和刻画它对于将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及进一步理论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个资产组合和治理选择匹配的框架内对资产专用性进行数理模型化分析,对专用性之于资产组合和治理选择的影响作了深入探讨.资产的高度专用属性导致投资者在签约时加入互相唯一锁定条款,以及由专用投资合约方造成的背约损失或者专用投资合约方背约收益决定的最大惩罚成本条款,这些条款使专用性投资能够实现以及专用性投资者收益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