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华大学化工系和608厂合作研制成功的新型“高含水软质角膜接触镜”,干1987年4月29日通过技术鉴定。 软质角膜接触镜,也称隐形眼镜,近年来在欧美、日本等国迅速发展,年销量达数百万付,我国京、津、沪等地区也在研制和生产。由于这种眼镜具有比常规眼镜美观、轻便、不易破碎、柔软舒适、不伤角膜,以及戴时异物感小、适应期短等优点,并且除一般矫正屈光不正外,还具有药物输送功能和对多种角膜疾病有明显疗效等功能,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化工系和608厂在1983年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含水率为38%的软质角膜接触镜基础上,又承担了国家科委、计委等领…  相似文献   

2.
化学化工系和北京608厂、北京眼科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的“软质角膜接触镜”于 1983年9月 6日通过技术鉴定。这项成果对解除眼科病人痛苦增添了一种新方法。 软质角膜接触镜,也称软质隐形眼镜。它不同于普通眼镜,没有镜框可直接戴在眼球上,靠眼球表面液体润滑,使软质镜片均匀的同角膜贴合,随眼睛移动而移动,外表不易看出。适用于高度数近视或远视、两眼度数相差悬殊而不直戴普通眼镜、角膜烧伤治疗以及由于工作需要戴普通眼镜不便者(运动员、演员……)等。经同仁医院、天坛医院临床观察和100多例试戴,都取得显著效果。同仁医院观察的26例矫正…  相似文献   

3.
针对辽河油田超稠油的管道输送问题,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合理的含水超稠油流变特性物理评价模型。在模拟实际生产条件下,利用所建物理模型对辽河油田杜229生产区块含水超稠油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温度、含水率、流量对超稠油流变性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温度和含水率条件下含水超稠油的流变特征。结果表明,含水超稠油的流变模式呈假塑性流体特征。温度和含水率对含水超稠油的流动特性均有明显的影响,温度升高,视粘度下降。含水超稠油的表观粘度随含水率的变化存在一个使粘度发生反转的临界值,临界含水率在50%左右。随流量增加,含水超稠油的表观粘度呈降低趋势,同时流量影响管径选择和输送距离等管输参数。该研究结果为实现超稠油集输和管网合理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长戴型角膜接触镜的日益普及,接触镜导致角膜水肿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以往文献报道接触镜引起角膜水肿的机理是由于角膜缺氧,上皮细胞糖醇解作用增强,使角膜基质乳酸堆积,渗透压增加和上皮细胞与内皮细胞离子运转受到抑制。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接触镜引起的角膜水肿与上皮和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作者取新西兰白兔双侧角膜固定于Teffen环,以观察角膜厚度。本研究分二组,安放接触镜为实验,不安放接触镜为对照组。离体角膜上皮面和内皮面分别浸泡在不同的液体中,上皮面的液体30分钟更换一次,内皮面液体以0.5-1.0 ml/小时流动。作者观察到对照组角膜肿胀率为0~6um/小时,实验组肿胀率为15~28um/小时。当内皮面浸泡在天氯化物林格氏液,碳酸氢盐林格氏液以及含0.3mM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在角膜病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各种病因所至的角膜病变67例,其中角膜溃疡30例,外伤性角膜上皮剥脱13例,化学性烧伤(酸碱烧伤)12例,大型翼状胬肉切除术后12例。经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再辅以药物治疗。结果:65例患者刺激症状立即减轻,角膜上皮于1周内愈合,角膜溃疡于2周内愈合或溃疡病灶减小。结论:软性角膜接触镜在角膜病变中运用是一种具有临床价值、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含水超稠油管输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辽河油田超稠油的管道输送问题,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合理的含水超稠油流变特性物理评价模型。在模拟实际生产条件下,利用所建物理模型对辽河油田杜229生产区块含水超稠油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温度、含水率、流量对超稠油流变性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温度和含水率条件下含水超稠油的流变特征。结果表明,含水超稠油的流变模式呈假塑性流体特征。温度和含水率对含水超稠油的流动特性均有明显的影响,温度升高,视粘度下降。含水超稠油的表观粘度随含水率的变化存在一个使粘度发生反转的临界值,临界含水率在50%左右。随流量增加,含水超稠油的表观粘度呈降低趋势,同时流量影响管径选择和输送距离等管输参数。该研究结果为实现超稠油集输和管网合理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ZJ4油田1995年开始投入开发以来,已经累积产油2.4603×104t,目前采出程度9.88%,综合含水66%。本文通过含水率上升率评价、存水率动态、水驱指数变化特征评价、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分析、油藏注水量评价等手段,对该油田进行开发效果评价,总结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经验,为油田在高含水期挖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的压裂水平井,根据油井流入动态关系调整合理工作制度是高含水期油井稳产的重要方法之一。为确定高含水期压裂水平井流入动态,通过水电模拟实验方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应力敏感性和溶解气的影响,分别确定了含水率为0和100%时的压裂水平井流入动态,根据加权平均方法,计算了不同含水率时的流入动态曲线。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不断上升,流入动态曲线弯曲程度减小,相同井底流压下的油井产量增加。该研究成果可为矿场实际中的高含水压裂水平井工作制度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的压裂水平井,根据油井流入动态关系调整合理工作制度是高含水期油井稳产的重要方法之一。为确定高含水期压裂水平井流入动态,通过水电模拟实验方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应力敏感性和溶解气的影响,分别确定了含水率为0和100%时的压裂水平井流入动态,根据加权平均方法,计算了不同含水率时的流入动态曲线。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不断上升,流入动态曲线弯曲程度减小,相同井底流压下的油井产量增加。该研究成果可为矿场实际中的高含水压裂水平井工作制度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掌握高含水油水混合液的黏度特性,对于高含水原油-水体系的管道输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搅拌测黏法测定并研究了剪切率、含水率、温度、单一界面活性物质含量、组合界面活性物质含量对高含水油水混合液表观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液表观黏度随剪切率的增大、含水率的增加、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呈现出剪切稀释性,而且该性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或含水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混合液表观黏度随沥青质、胶质、蜡、机械杂质等单一界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并没有显著规律性,而随组合界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混合液表观黏度并不依赖于某一种界面活性物质,而是与原油中典型界面活性物质的总含量密切相关,受各种界面活性物质协同作用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高含水油水混合液黏度计算模型,模型计算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为7.8%。  相似文献   

11.
何召 《当代地方科技》2010,(14):101-101
据统计,我国水驱油田可采储量的60%及年产量的80%以上来自含水率大于80%的高含水油藏。高含水油田水驱面临的低效或无效循环,使堵水调剖或深部调剖技术面临众多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电力系年逾古稀的许实章教授与课题组的同志们研制成功的谐波起动绕线型异步电动机,1991年已在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和云梦电机厂批量生产,产值达430万元,创利润50多万元,生产研制成本下降16%.  相似文献   

13.
针对西区油田高含水期常温集输过程中原油会出现粘壁的情况,对高含水期不同含水率原油进行了石蜡杯实验和室内环道实验研究.通过改变流体流量、温度、含水率等因素,得到了粘壁厚度、粘璧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公式拟合,得到了粘壁温度关系式.通过比较实验值和计算值发现,采用拟合公式计算西区油田粘壁温度所得结果误差小,可以较好的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4.
原油含水率是原油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指标,对油田自动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论述并比较了主要的原油含水率测量方法,介绍了含水率测试仪工作原理以及原油含水分析化验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我院临床应用195例311眼配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情况。矫正近视271眼中,198眼(73.06%)视力达1.0以上,明显高于普通框架眼镜。此外还应用于矫正单眼无晶体眼、屈光参差及美容等,经二年多临床观察,虽然出现过5例角膜点状浸润,经治疗都恢复正常,并未发现其他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速生杨木动态黏弹性与初始含水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初始含水率分别为0%、12%、18%、30%、50%、80%、100%和水饱和8种速生杨木试件进行动态黏弹性分析,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进行测定,其操作参数为:温度范围35~350℃,升温速度5℃/min,测量频率1、10、50 Hz。储能模量的变化趋势表明:含水率为0%的试件在95℃附近其储能模量出现极大值;含水率为12%、18%、30%试样的储能模量在75℃之前下降缓慢,在温度75~130℃之间迅速下降,含水率为12%试样的降幅最小;含水率为50%、80%、100%和水饱和试件的储能模量变化点在135℃之后,随含水率的增大储能模量转变点的温度增加,并在转变点处出现储能模量最小值。损耗模量的变化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含水率为0%的试件不发生玻璃化转变;在所有含水试件中,含水率为12%试件的初始损耗模量和发生次转变时的损耗模量均为最低,同含水率为18%和30%试件相比,发生次转变时温度最高,含水率为30%试样在所有含水试样中具有最大的黏性。损耗因子的变化表明:所有含水试样均发生玻璃化转变过程,含水率为30%试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最低。在1~50 Hz之间,不同频率对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及损耗因子影响较小,随着测量频率的升高,各力学松弛过程的描述曲线向高温方向有微小移动。  相似文献   

17.
以中含水阶段油水相对渗透率比与含水饱和度成半对数直线关系为基础,结合贝克莱-列维尔特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利用物质平衡原理,推导出一种含水率与累积产液量关系的水驱特征曲线。剖析了该曲线特征,阐述了新型水驱特征曲线先减后增主要是由含水率对含水饱和度导数的多值性造成的,并且通过理论证明应该在含水率大于50%以后寻找水驱特征曲线的直线段,与传统经验认识相一致,同时提出如何合理选取线性回归起始点以提高预测精度。实例证明,该水驱特征曲线对于油田生产开发指标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封隔体轻质微球的表面疏水性能显著提高连续封隔体控水防砂技术的控水效果,以应对油井高含水和易出砂等严峻问题。在定流量水驱油和定含水率油水混合液驱替两方面建立了多指标评价体系,评价了封隔体新型疏水轻质微球(XK-A)的控水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了控水效果受含水率和温度影响的敏感性。结果表明:XK-A的表面强疏水能力和长期疏水稳定性使其能够降低采出液含水率(实验中可达25%~35%)、提高注采压差、增加原油采出程度;高含水情形XK-A的控水过油能力更为显著; XK-A一步法自生的疏水层的牢固、抗剥离、抗高温熔融或分解的能力使其在高温井仍保持控水增油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一种适合于含砂含水原油计量的理想装置近日由石油大学和胜利石油管理局共同研制成功,并通过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 该装置由弯长流量计、含水分析仪和微机系统组成,管内无转动件和插入件,具有压力损失小,维修工作量小,维修费用低等特点,其测量精度为2%,是计量含砂含水原油的理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冀东油田主力油层2个区块天然岩心的3个不同含水阶段,研究复杂断块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储层物性的变化及油水渗流规律。用分形维数表征孔隙结构参数,采用分段拟合回归分析大孔隙与小孔隙的物性差别,绘制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驱替效率、无因次采油指数采液指数的关系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注入水的增加,孔隙度渗透率增大,稠油油藏孔隙度增加幅度更大,岩石的亲水性增强,大小孔隙的分形维数均减小,岩心非均质性变弱;随着含水率增加,驱替效率增加,高含水阶段增长变缓;无因次采油指数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下降,当至高含水期时,稠油油藏采油指数急剧下降,稀油油藏采油指数趋于稳定;稠油和稀油油藏的无因次采液指数均急剧上升,进入水洗阶段,稀油油藏适合整体提液,稠油油藏应在含水80%前提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