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张秀敏  张利平 《自然杂志》2004,26(3):138-141
本文介绍了炭疽毒素结构,其中主要是水肿因子的结构,以及目前在研究炭疽防治新方法方面的最新进展.水肿因子EF是炭疽毒素的一种成分,它是一种腺苷酸环化酶,由被钙调蛋白激活.目前,用噬菌体溶菌酶治疗炭疽感染是一种比较有发展前景的疗法.  相似文献   

2.
碳疽(anthrax)是一种古老的细菌。它首先感染食草动物,如牛、羊、马等。容易感染的人群主要是接触因炭疽致死的动物尸体及其制品的人,如牧场、屠宰场工人、制革和剪羊毛工等。炭疽芽孢杆菌是对人类攻击力最强的生物武器之一。极少量炭疽菌就可以杀死一个成人。几千克与气溶胶混合的炭疽菌,经飞机喷洒,可以消灭掉百万人口城市的大部分市民。 炭疽分为3种主要类型: ●皮肤性炭疽;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是当前轰动西方世界的一件大事,它传染、蔓延迅速,且无好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有着几千年传统的中医学对此病是如何认识的呢?《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及治疗设想》一文对此作了探索性的回答,其中有些看法或许正巧对路,那末也是祖国医学对人类的一个贡献。  相似文献   

4.
严防动物疾病向人类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禽流感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与动物共患疾病的严重危害。因此不少专家呼吁,要加强对动物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相关研究,严防动物疾病向人类传播。人类的传染病主要来自动物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刘惠莉博士表示,人类的传染病主要来自其他动物,曾经夺去了数百万人性命的天花、鼠疫、霍乱便是其例子。现代研究初步表明,目前约有100多种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但真正危及人类身体健康的人畜共患疾病有10余种,比如口蹄疫、艾滋病、疯牛病、猪链球病、禽流感、炭疽等。烈性传染病不仅给…  相似文献   

5.
庄汉澜 《科学通报》1987,32(2):160-160
炭疽毒素是炭疽杆菌在生长过程中生成和分泌至菌体外周围介质中的一种毒性物质,是造成炭疽病和死亡的主要病因。现已清楚炭疽毒素至少由水肿因子(EF)、保护性抗原(PA)和致死因子(LF)三个组分组成。此三组分都含有蛋白质,其中EF和LF是引起组织病变、宿主死亡的因子,而PA却是免疫原,可作为疫苗预防炭疽菌的感染。为了预防炭疽病,我们开展了对炭疽PA的研究。通过实验,掌握了规律性生产PA的发酵条件,采用超过滤浓缩,DEAE-纤维素、免疫亲和层析(简称IAC)和高效液相凝胶色谱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家们的研究工作正在变得可能:编辑人类的基因来治疗和预防如同艾滋病和镰状细胞病之类的疾病。这引来科学界巨大的争议。更加有争议的是,它还有可能制造出"生物技术婴儿"。瞄准错误DNA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向我们走来。科学家们试图编辑人体胚胎的第一项研究工作于2015年4月中旬登上有关科学类杂志的头版,而另一项研究则向人们展示了基因编辑是如何可能预防儿童遗传性疾  相似文献   

7.
要认识艾滋病(它怎样传染,对社会有什么危害,如何预防和治疗)是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有鉴于此,联合国定于今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本刊为此刊出下列文章,以期引起更多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从科学家鉴定出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那时起,社会性的恐惧、忌讳、羞辱和歧视就与这种流行病相伴而行。迅速传播的歧视,加剧了对易受感染人群以及携带病毒生存的人们的偏见。艾滋病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和它作为一个生物学和医学问题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综观全世界,艾滋病的广泛传播已经激起了人们的同情和互助合作,从而为他们、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福祉。但当一个个被艾滋病病毒感染(或疑被感染)的人被家庭、爱他们的人或社会所拒绝的时候,这种病也就与羞辱、压抑和歧视难解难分。这种拒绝,在北半球的富国和南半球的穷国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去年,在国际艾滋病讨论会上,医生们报导他们发现了几个患有令人迷惑的类似艾滋病的疾病,但未从这些病人身上发现感染艾滋病的HIV病毒。这些报导引起人们的忧虑:即一种来路不明的病毒可以引起一种新的免疫系统疾病。这种疾病的特征是人体CD_4-阳性T淋巴细胞减少,该细胞是抗感染的白细胞,它也是HIV病毒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0.
问与答     
问:艾滋病是谁传播给人类的?艾滋病,医学上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致命的疾病。目前医学界尚对它束手无策,也就是说,它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绝症之一,也是当今医学家们最渴望攻克的难题之一。艾滋病的起源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5,(12):8-9
1981年6月,美国向全世界报道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例;1985年,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在中国大陆被发现。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药物和有效疫苗的致死性疾病,所以又被叫做“超级癌症”。为了遏制艾滋 病在人群中的泛滥,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联合国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定为“世界艾 滋病运动月”,将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相似文献   

12.
<正>从1983年第一株转基因烟草诞生开始,转基因育种技术研究应用便拉开了帷幕。但转基因育种技术经历了整整13年时间的发展,直至1996年以转基因番茄制成的食物才第一次被允许在市场上出售。31年后的今天,转基因技术飞速发展,方法越来越娴熟,转基因品种越来越多,转入的基因也越来越广泛。有科学家甚至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可预防艾滋病和乙肝病  相似文献   

13.
英国医生K.P.Coldman根据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在获得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发病初期,往往已经感染了结核菌,因此,对于HIV抗体阳性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患者,应该进行结核病的治疗。人结核菌是一种病原性很强的病原菌,在艾滋病发病以前就感染了结核菌,因此,可以说结核病往往是艾滋病的前驱病。调查报告发现在爱滋病患者中,新  相似文献   

14.
东京理科大学基础工学部千叶丈教授、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感染病理部仓田毅部长、宇部兴产中央研究所小林利章研究员、日本ZEON研究开发中心生物学研究所安田斡司首席研究员最近联合开发出能完全抑制住艾滋病毒(HIV)在体内增殖时起重要作用的活性逆转录酶的单克隆抗体(7C4)。众所周知,目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AZT是阻断逆转录酶的一种物质,但7C4则完全是攻击酶的另外部位。现在还处于试管内的实验阶段,有望可开发出新的艾滋病治疗药等。这一研究成果已在今年3月5日召开的人类自然科学振兴财团的艾滋病药品研究成果报告会上发表。  相似文献   

15.
随着艾滋病的蔓延,出现了各种治疗药物。就目前已被批准为抗艾滋病的药物来说,都是等待病毒在细胞内发作后,才开始采取行动。现在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药,可以像保安在门口阻止讨厌的不速之客那样,在病毒侵入细胞之前,就使它无法动弹。 16位人体免疫缺损病毒呈阳性,但没有任何艾滋病症状的成人,接受了这种还处于试验阶段的药物——T-20的静脉注射,每天两次,共两周。注射量最高的4位病人,其艾滋病病毒的浓度降低了99%,其效果与现在给艾滋病患者服用的组合药物一样。美国研究过敏症及传染病的专家认为,T-20药物的抗病毒效果出乎人们预想的结果。但是人们对此项目的热诚,并不仅仅是为了一种新药,而是为了获得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2001年10月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炭疽杆菌感染者,也没有发现含有炭疽杆菌的邮件。炭疽杆菌恐怖事件似乎已经风平浪静了,然而,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难题却是,如何向已经被“9·11”事件搞得惶惶不可终日的美国公民交代这一事件的调查结果。尽管炭疽事件本身造成的危害并不大,但对真凶的调查结果却无疑是给美国政府当头一棒——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     
盔蟹真的能治疗艾滋病吗? 在日本的濑户内海有一种奇妙的动物长得像个头盔,长长的尾巴宛若一把利剑。它就是形如其名的盔蟹。虽然它也顶个蟹名,但在分类上却是与蜘蛛接近的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至今还没有研制出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相似文献   

19.
点点滴滴     
神奇的水 乌拉圭著名精神病学家赫拉尔多·卡拉夫雷赛说,如果我在特拉科特看到的不是幻觉的话,可以说,那里发现了生命的源泉。从一眼井里流出的水可以治疗艾滋病和各种癌症。经常有七八万人宿营等待救命水。他们拿着病历并定期进行复查。 这眼井是40年前打的,有250米深,但据说水是从3万米的深处流出来的,它是墨西哥大庄园主赫苏斯·查因工程师的财产,他免费向所  相似文献   

20.
顾文 《大自然探索》2001,(10):21-22
近来;一种致命的炭疽在美国本土被发现,至今已发现多例病人,其中已有人因感染此病而丧生。“9·11” 事件的阴霾还没有在美国上空散去,恐怖的疑云再度笼罩美国——恐怖分子正在策划一轮生化武器的袭击? 美国再次引起恐慌,美国民众纷纷冲向药房购买可以治疗炭疽的抗生素,药房已出现货源不足的情况,甚至有人购买防生物武器的面具等。同时,美国国务院10日要求驻海外的机构为了安全起见,所有驻海外的美国使领馆都必须准备足够的抗生素,以防遭到炭疽或其他类生物武器的袭击。与此同时,英国人也感到坐立不安了。为了以防万一,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