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SPKI/SDSI2.0系统是目前最普及的信任管理系统,但它是否批准一个访问请求仅仅依赖于能否找到一条从授权源到请求者的信任链,与资源拥有者的访问策略无关,使系统的安全性受到威胁,本文利用了SPKI/SDSI2.0名字证书的特点,在一致性验证之前增加了安全性约束检查,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的SPKI/SDSI2.0一致性验证机制,使资源拥有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首先进行"筛选",只有被"选中"的实体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一致性验证,因此大大提高了SPKI/SDSI2.0系统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异构无线网络混合认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异构无线网络认证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证书公钥和身份公钥的混合认证模型.在该认证模型中,用户与本地认证服务器及外地认证服务器之间的认证采用身份公钥体制,本地认证服务器与外地认证服务器之间采用证书公钥体制.该混合认证模型具有匿名性,可扩展性好,降低了资源消耗,符合异构无线网络的应用需求.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在C-K模型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讨论实现安全的Web访问问题 ,其中包含实现基于SSL协议的服务器和客户端认证 ,X .5 0 9证书的申请、签发和管理 ,以及证书用户身份的认证与授权等相关问题 ,并针对LDAP服务器应用于公钥体系所遇到的一个条目多个证书问题进行了阐述 .系统以ApacheTomcat服务器作为系统实现的原型基础 ,并辅以JAVA平台的安全工具和API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证书作废信息的分发是限制公钥基础设施大规模部署的一个重要因素 .回顾了主要的证书作废信息分发方案 ,结合对等网技术 ,提出一个新的证书作废信息分发方案 .新方案大大降低了目录服务器的性能瓶颈和单点失效的风险 ,减少了证书作废信息分发的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5.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将角色概念引入到访问控制中,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资源的访问,同时也减轻了系统保存大量用户信息的压力.在分析RBAC模型的基础上,结合RBAC系统的特点以及SPKI/SDSI证书的优越性,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环境下的基于属性证书的RBAC模型,定义了属性证书的结构以及描述了用户访问资源的工作流程,对模型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简洁的证书格式、支持匿名访问、单点登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证书公钥密码学是Gentry在Eurocrypt 2003上首次提出的,它克服了传统公钥系统中存在的证书管理问题和基于身份公钥系统中存在的密钥托管问题.为了防止签名被滥用,Kim等人提出指名签名体制,在这里只有签名接收人才能验证和向第三方证明签名的有效性,即使是签名人也不能验证或证明签名的有效性,签名的使用完全由签名的接收人控制.将基于证书签名和指名签名相结合,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双线性对的基于证书指名签名方案.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电子投票方案大多是以公钥密码学为基础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认证和交互工作,存在耗时长、效率低的缺点.本文以IBE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投票方案,它去除了公钥证书的认证过程,直接以用户的身份信息作为公钥,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电子投票的效率,同时也解决了目前已有的电子投票方案中对选民身份认证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将公钥自认证的概念引入门限签名,提出了一种公钥自认证的(t,n)门限签名方案.该方案实现了门限签名,并且能在验证个人签名(或群签名)有效性的过程中通过一个逻辑单步同时对个人公钥(或群公钥)的真实性进行自认证,而不需认证机构颁发额外的公钥证书.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够抵抗泄密、共谋、伪造和假冒等主动攻击.  相似文献   

9.
数据通常被加密后存储至云服务器,尽管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但限制了用户对密文的搜索,公钥可搜索加密技术(PEKS)应运而生.结合无证书公钥密码学体制,提出了一种无证书轻量级可认证的无安全信道PEKS方案.该方案在随机预言模型下被证明是安全的.分析结果表明,推出的方案在安全性、计算成本和通信成本方面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无证书公钥密码系统克服了基于证书公钥密码系统的证书管理问题和基于身份公钥密码系统的密钥托管问题, 并保留了他们所有的优点.为了使公钥能够快速更新, 在2001年, Boneh等引入在基于RSA密码体制中获得公钥快速更新的有效方法, 提出带仲裁人密码学的概念.在 PKC 2004, Sherman等提出了安全仲裁人无证书公钥密码学的正式定义, 并给出了安全仲裁人无证书加密方案的一般构造方法, 构造了一个具体的加密方案, 还给出了相应的安全模型, 但并没有给出签名方案.本文给出了一个新的基于双线性对的带裁人无证书签名方案.  相似文献   

11.
Ubiquitous computing systems typically have lots of security problems in the area of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by means of classical PKI methods. The limited computing resources, the disconnection network, the classification requirements of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the requirement of trust transfer and cross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the bidirectional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the security delegation and the simple privacy protection etc are all these unsolved problems. In this paper, a new novel ubiquitous computing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mechanism, named UCIAMdess, is presented. It is based on D-S Evidence Theory and extended SPKI/SDSI. D-S Evidence Theory is used in UCIAMdess to compute the trust value from the ubiquitous computing environment to the principal or between the different ubiquitous computing environments. SPKI-based authorization is expanded by adding the trust certificate in UCIAMdess to solve above problems in the ubiquitous computing environments. The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mechanism and the algorithm of certificate reduction are given in the paper to solve the multi-levels trust-correlative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problems. The performance analyses show that UCIAMdess is a suitable security mechanism in solving the complex ubiquitous computing problems.  相似文献   

12.
Windows 2003中基于WEB的信息安全通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 2003 Server上用IIS服务器建立基于SSL的信息安全通道的全部过程,其中包括对DNS,Active Directory以及CA服务的配置,WEB服务器端证书和客户端证书的申请、安装以及配置,证书链的获取与安装等内容,简述了基于SSL的信息安全通道的原理及应用,阐明了为什么要使用信息安全通道来传输信息,并且提出了IIS服务器上高于128位加密的实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3.
We present a new approach to reduce the communication overhead caused by threshold cryptography using modified multieast protocol and certificate proxy technology. Server nodes maintain a few multieast groups proaetively. A client wanting to update its certificate multieasts its request to a server nodes group through its certificate proxy. At periodie intervals, server nodes refresh their shares of the private key of certificate authority using multicast.  相似文献   

14.
基于PKI的CA认证中心的搭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人们对网络信息的安全性要求的日益增加,建立一套保证网上传输信息安全性的机制已是刻不容缓。文章着重介绍了PKI系统的组成,实现的各种功能,具体讨论了基于PKI思想的CA认证中心的一种搭建方式,其中包括了CA服务器的搭建,证书的发布和作废等。此外对CA的信任模型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移动代理应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安全性.本文在分析移动代理系统安全需求及PKI、PMI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PKI/PMI和RBAC为基础的移动代理安全策略.利用PKI实现移动代理安全认证,将PMI属性证书与RBAC相结合.实现移动代理访问权限分配和代理服务器资源访问控制.同时详细阐述了其实现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6.
CA对证书管理的困难性是影响PKI发展的主要原因。利用前向安全数字签名理论和技术设计了一个证书管理方案,保证了一个PKI系统在CA签名密钥泄露的情况下。如果马上更换签名密钥,则不用对以前颁发的证书做任何处理,使损失最小,效率最高。同时由于签名中所含有的时间段信息,使每个证书都自动包含时间戳,省掉时间戳服务器,节省开销。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微软Web服务器的安全措施,包括Web服务器权好、包括Web服务器权限、IP地址限制、客户证书映射和与之有关的安全套接字层(SSL)协议。  相似文献   

18.
开创性地对构成WPKI的关键组件(如:PKI Portal.WPKI CA,目录服务器,WAP网关)进行仿真;对WTLS协议进行仿真。研究了WPKI体系结构、WTLS协议,对其进行仿真。进行性能分析。通过相关研究与仿真,我们认为工作的成果总体上是有效的,对实际的应用系统也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