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大概是人们对蚕的最经典的赞美。在乡下的父母亲昵地称蚕为"蚕宝宝"。但一些素爱思考的哲人智者却用一个不无嘲讽、带有贬义的成语来概括蚕的一生,或者蚕的悲剧般的宿命。这个成语是——"作茧自缚"。  相似文献   

2.
<搜神记·女化蚕>中蚕女一时任性而动,向牡马(男子)许婚,但蚕女在父权话语权力(礼教制度)的引导下,在父亲的期待下,自觉做回女性"天使",因此悔婚.牡马却依凭男性的伦理要求,对蚕女背信、忽视他的"夫权"的行为做出惩罚.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而言,蚕女是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3.
蚕的秘密     
郭健元 《少儿科技》2008,(Z1):14-15
蚕是我们人类忠实的好朋友,爸爸的领带、妈妈的丝巾,还有我的衬衫,都是用蚕吐出来的丝做成的。为了和这些功臣来个"亲密接触",我买了几条蚕回来养。没想到就在这养蚕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它们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的国家。殷代甲骨文中已有"桑"、"蚕"、"丝"、"帛"等字。《齐民要术》曰:养蚕法:收取种茧,必取居簇中者。……初生以毛扫。用荻扫则伤蚕。[1]即北魏贾思勰生活的时代将"蚕蚁"笼统称为"蚕"。蚕蚁,也称蚁蚕,指刚孵化的幼蚕或者稚蚕,体小而黑,形如蚁。  相似文献   

5.
<正>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的生命周期"内容时,我们进行采桑养蚕的实践活动,目睹了蚕的变化,也仔细观察到蚕在结茧前的四次蜕皮。可对于蚕在茧内的两次蜕皮过程,大家就没法观察了。怎样才能亲眼看到蚕成蛹、化蛾的过程,特别是蚕最后两次蜕皮?去年秋天,我们大胆尝试,突破传统的养蚕规律,养出了裸蛹,下面是大家的观察记录(节选)。  相似文献   

6.
家蚕抗氟品种“桂蚕F95”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3年利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贮备和引进的品种材料,通过杂交、选育、添食高浓度NaF、配合力测定选择亲本,开展杂交组合的组配、添食高浓度NaF筛选、耐氟实验鉴定和氟化物重污染蚕区农村鉴定,选育出强健,适合广西乃至热带、亚热带蚕区饲养的夏秋用耐氟品种,并于2007年4月由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定名为"桂蚕F95"。"桂蚕F95"在桑叶氟化物含量正常的情况下,主要经济性状与对照种"两广二号"相仿或略有提高,繁育性能良好;在添食NaF鉴定中,从4龄第2口叶开始至5龄第4天止,用300mg/kg NaF溶液浸泡10min晾干后的桑叶饲养(桑叶含氟量150~280mg/kg)的结茧率为94.83%、虫蛹率90.63%,万头产茧量15.398kg,万头茧层量3.334kg,分别比对照"两广二号"提高56.80%、60.83%、194.64%、206.43%,表现出较强的抗氟性;在氟化物污染严重蚕区(桑叶氟含量200mg/kg左右)的农村试养鉴定中,张种单产35.417kg,比现行"两广二号"单张产茧量增加28.40kg,增产404.87%。  相似文献   

7.
一只蚕,一只幼小的蚕,在与命运的抗争中经受怎样的痛苦:她先是茫然,面对没有一丝缝隙的茧壳,听不到声音,看不到光亮,找不到出路,几乎没有任何的希望;于是"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同时用死来对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很显然,在蚕的面前有两种选  相似文献   

8.
2000年以来承载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转移,宜州市桑蚕产业发展讯速,连续十年保持全国最大桑蚕生产县级市的水平,高温多湿的气侯条件及多批次交叉养蚕模式、粗放饲养管理和病原的积累导致蚕区蚕病的大量发生,该文分析了宜州当前蚕病发生的状况及原因,针对宜州目前的现状提出通过合理安排养蚕批次,养蚕避开气象灾害期,提高主动防病的意识,采用省力化轻简化养蚕技术,解放劳动力,减少蚕病的危害,使蚕茧从量的增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2000多年前,始于我国西汉都城长安(今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将我国的丝绸远播到了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小小的桑蚕为东西方文化和物质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镏金铜蚕谈到丝绸之路在2017年5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提到见证了2 000多年前先辈开辟丝绸之路的"镏金铜蚕"。该镏金铜蚕1984年出土于陕西石泉县,制作精致、造型逼真,经专家鉴定为汉代文物,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兴文县2018年现代蚕业融合发展现场会在周家镇召开。周家镇近几年从"黑色经济"到"绿色经济"成功实现转型发展。现场会指出,我县蚕桑生产虽然历史悠久,起步较早,但也存在稳产高产技术普及不够,重蚕轻桑、不注重桑园管理和投入,蚕桑资源开发不够等情况。要强力  相似文献   

11.
养蚕季节气候差异大,而温湿度变化直接影响着蚕的生长发育。春蚕和晚秋蚕期气温低,不能满足蚕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而夏秋蚕期常出现高温高湿和干旱的饲养环境,对蚕体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在高温环境下,当温度超过30%时,蚕体内大多数酶的活性降低,蚕体变弱,抗病力下降。如再加高湿,蚕体水分散发困难,体温升高,不利于蚕的生长发育,而有利于多种真菌滋生,引起僵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
蚕病的发生蔓延与蚕的体质、病原体及环境条件三者有密切的关系。蚕病的发展过程一般分潜育期、前躯期、明显期等阶段,当侵入蚕体的病源增殖到一定的数量,寄生部位的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时,才在蚕体外部表现出明显的病症。这时,蚕已经病人膏肓,再对这样的病蚕进行抢救,任何努力都已经很难凑效。防治蚕病必须把重点放在预防上,而且,蚕病的种类颇多,  相似文献   

13.
中小蚕共育操作技术是增强小蚕体质、促进发育、确保蚕作安全的有效途径。作者针对中小蚕共育操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论述了中小蚕共育操作的技术规范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蚕病是蚕业生产中制约蚕农收入和影响蚕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本文对三峡库区蚕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为提高库区蚕农收入,防治库区主要蚕业病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蚕病是蚕业生产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因而蚕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蚕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认为蚕农的环境意识较差是蚕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并根据现状探讨了提高蚕农环境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咪唑类化合物对天蚕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咪唑类化合物——金鹿三眠素对天蚕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三龄0~48小时喂饲浸渍过500~2000ppm三眠素溶液的白栎鲜叶后,三眠蚕诱导率最高可达94.56%;诱导所得三眠蚕三、四龄历期明显延长,四龄起蚕体重和四龄末丝腺鲜重重于正常四眠蚕(对照),而三龄至结茧的总历期和熟蚕体重、丝腺鲜重则反之;仍为四眠蚕的三、五龄历期和三龄至结茧的总历期多长于对照、四龄起蚕和熟蚕体重大多重于对照。四龄0~48小时喂饲浸渍过500~2000ppm三眠素溶液白栎鲜叶后,极大多数仍为四眠蚕,三眠蚕诱导率最高仅为9.88%;其中四眠蚕四、五龄历期和四龄至结茧的总历期大多长于对照;诱导所得三眠蚕的四龄历期明显长于对照,但总历期反之。三眠蚕四龄期丝腺鲜重增长明显快于正常四眠蚕,但最终鲜重不及正常四眠蚕。  相似文献   

17.
1、严格消毒防病,控制蚕病危害 (1)养蚕前消毒 养蚕前5-7d,做好蚕室蚕具彻底消毒。按照一浸,二扫,三铲,四洗,五刷,六晒,七消的要求彻底消毒。 (2)蚕期消毒 秋蚕期易发生僵病和病毒病,管理不当易造成蚕病危害,因此,除养蚕前要认真做好消毒工作外,养蚕过程中更要突出蚕病的防治。收蚁及各龄饷食前,要用蚕用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有条件的农户每天使用一次三、七糠。  相似文献   

18.
浙江湖州素有丝绸之乡的称誉,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期就开始养蚕。民间蚕神故事及蚕神信仰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尤以明清两代为最盛,上至皇宫官府,下至普通百姓,牵涉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风民俗等各层面。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着重论述以下三个方面:一,通过对湖州地区丝织业发展的考察,揭示民间蚕神信仰兴盛的重要原因。二,透视民间蚕神故事及蚕神信仰从嫘祖到马头娘的历史演变,揭示蚕神信仰在地域上的差异性及其包容性。三,纵观蚕神信仰的广泛影响,探讨蚕神信仰对社会所产生的体现以农为本的思想,求得心理安慰,传播蚕业知识,产生新的人生礼仪习俗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昊强 《汉中科技》2006,(6):31-32
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的体质、病原体及环境条件三者有密切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中,蚕病的综合防治要根据不同季节及蚕病发生的特点,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将养蚕与防病紧密结合,做好综合防治,才能杜绝和减少蚕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黄汉洲 《科技资讯》2012,(7):245-245
小蚕共育得到许多知名企业家和一些有养蚕技术的干部和相关机构的认可,纷纷加入到小蚕共育开发队伍之中,小蚕共育逐渐推广开来,但在实际小蚕共育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简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后提出改进小蚕共育五点主要措施,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