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随着冷战向亚洲扩展和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杜鲁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东南亚的政策文件,在美国历史上首次制订了系统、完整的东南亚政策,为美国东南亚冷战政策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对这些文件的研究,探讨杜鲁门时期的美国东南亚政策.  相似文献   

2.
1949年底,杜鲁门政府从遏制苏联的全球战略出发,决定调整其对华政策,即由战后的“介入”政策转为“脱身”政策。该政策表现在台湾问题上就是,“撒手”了之,放弃干涉。然而,随着中苏结盟以及固有的反共思维的反弹,美国国内掀起一股“麦卡锡主义”恶浪,这使美政治环境严重恶化,杜鲁门政府的对外战略指导思想因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政府对台政策彻底改弦易辙,美军派遣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企图以武力保护台湾,阻挠中国领土的统一。从此,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航道上的一座暗礁。  相似文献   

3.
印度支那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二战后美国对印度支那问题尤为重视,并把它纳入了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计划。杜鲁门时期是美国对印度支那政策的酝酿时期,到1954年,美国对印度支那政策经艾森豪威尔的精心策划已完全成熟。然而,艾森豪威尔政府过于夸大了共产主义的威胁,因此其对印度支那的政策并不切实际。美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此后美国一步步走上战争的边缘,不断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4.
杜鲁门时期,美国对东欧国家实施了遏制政策,1948年苏南冲突公开化后,为了分化瓦解苏东集团,对南斯拉夫制定与实施了不同于其他东欧国家的差别政策。美国强行对苏东国家航空方面管制,但南斯拉夫例外;美国利用南斯拉夫分裂苏东关系,在东欧国家内培育第二个铁托政权;美国对苏东国家实行贸易管制,但对南斯拉夫不仅放松出口管制,而且在经济与军事上援助南斯拉夫。  相似文献   

5.
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对印度的援助,服从于其全球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开启了战后美国援助印度的序幕。在冷战背景下,影响美国对印度援助的因素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魏鹏  李桂峰 《科技信息》2006,(7):210-211
二战后初期,杜鲁门政府对法国对越殖民战争采取了偏袒的"中立"政策.随着冷战的爆发及其越演越烈,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出于冷战反共的需要,美国成了法国进行殖民战争的后盾.杜鲁门政府的政策为以后各届政府留下了一个不得不背的包袱,为以后美国越南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7.
冷战时期,印尼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美国将印尼作为其在亚洲反共反华战略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再到肯尼迪,美国相继对印尼制定了专门的政策,用以服务干美国的亚洲及全球反共战略。美国对印尼的外交政策势必会影响到中国与印尼关系的发展。苏加诺时期中国与印尼关系的发展并不顺利,两国关系表面上友好的背后,在美国因素的作用下,隐藏了许多的矛盾,这为1967年10月两国中断外交关系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8.
自从约翰逊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由于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不断高涨和美国侵略政策的连遭失败,美国统治集团又喧嚷着要“全面重新研究”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了。现在,这种喧嚷已经发展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全国性辩论”。但是,正像毛泽东主席所指出的,“美帝国主义称霸全世界的侵略计划,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  相似文献   

9.
在阿以争端中担当调停人,以获得阿以双方的好感、削弱苏联在中东的影响,是美国自杜鲁门政府以来的基本政策取向.1967年六日战争结束后,约翰逊政府在应对阿以争端中所采取的平衡政策,也是美国传统外交政策的反映.为此,美国积极促动与苏联在解决阿以问题上的合作,推动安理会242号决议的通过.而对阿以双方,约翰逊政府则采取了拉拢约旦、与埃及保持联系及对以色列进行规制等措施,试图构建美国对阿以的对等平衡政策.然而,由于美苏争夺等因素的制约,美国这一时期的平衡政策最终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0.
美国侵略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政府一直把对外“援助”作为推行它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马歇尔计划”的执行为美国控制欧洲开辟了道路。“杜鲁门主义”的“援助”镇  相似文献   

11.
问题的提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独占资本寡头和好大喜功的军人,一手拿着原子炸弹,一手捧着大美金元,耀武扬威,以为这两件法宝就可以慑伏苏联和控制全世界了。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原子弹的威力在人们心头已渐渐减低下去了。面临着欧亚大陆的动乱和饥饿,杜鲁门政府开始把外交的重点放在金元政策的运用上面。以杜鲁门的援助希土法案到马歇尔的援助欧洲经济复兴计划,正是这种政策运用的表现。现在、全世界都在注观着华盛顿的金元。欢迎金元的人,固然翘首伫望、馨香默祷,把它作为救星;而反对它的人,在不安与忿懑之余,也正在密切注视着金元政策的后果。因此、美国贷欵的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所关切的问题。到底美国的贷欵政策是如何执行的,它已经贷出的钱有多少,最多可能贷出的钱有多少,这些贷欵,直到今天为止,其效果是如何?这些也正是今天全世界所要求答复的问题。这里,我们尽可能引用美国自已所发表的材料,剖析美国  相似文献   

12.
美台暗战     
1979年中美建交、美台断交之前,美中关系因为台湾问题,长时间成为僵局,其实在美台几十年恩怨中,同样写满利用与操控,斗争与妥协的故事。一说起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台政策,一般的结论是:美国在冷战意识主导下,决定围堵中共,因而把台湾纳入羽翼之下,让台湾安全地躲在美国强大的盾甲后面。随着美国、台湾档案的解密和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美国的决策过程并非理性、有系统的,决策者常常是在混乱与犹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刊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询问美国的“立法否决”是怎么回事,现请吕晓波同志撰文解答如下: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国内在对台出售武器问题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7月15日,美国国防部通知国  相似文献   

14.
1945年夏天,美英苏三国领导人在波茨坦举行会议。主持会议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与参加会议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策划对斯大林发起一场心理战。杜鲁门找了一个机会,突然向斯大林透露说,美国研制了一种威力异常的新炸弹,他故意在  相似文献   

15.
瞭望台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六月五日马歇尔在哈佛演说,宜布经济援欧,有人认为这是杜鲁门主义的修正,华莱士以为是「杜鲁门主义军略上的撤退」。三月十二日杜鲁门宣布援助希土的聲明,它的爆炸性和破坏性是空前的。它向世界投下了分裂和战争威胁的暗影。世界各国的人民表示了普遍的憎恨,美国人民也给嚇住了。国际的混乱和国内人民的背向,是它的直接结果。五月八日,副国务乡阿契逊发表实施杜鲁门主义五点方案,除了宣布美国将单独复兴德日之外,又表示杜鲁门主义下输出的对外援助,将是机器而不是军火,借欵的目的必须是建设性的。在内外情势逼迫下,他对杜鲁门主义作了若干的修正。  相似文献   

16.
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拟上市公司,大都藏着掖着一些不规范经营的问题,这些事情有的是企业明知故犯、有着是为了使企业利润最大化、有着是因为国家在发展不同时期制定的政策本身就前后矛盾.  相似文献   

17.
杜鲁门总统召集了议会的特别会议,要求通过两个立法案,一是阻遏通货膨胀和生活费用上升案,一是解决房荒案。本届议会就是杜鲁门所称「美国历史上最坏的议会」,共和党人士称杜鲁门为最低能的总统。这次特别议会的召集,共和党是深致不满的,认为杜鲁门怀有竞选的目的,为「企图连任总统的政治手段」。杜鲁门  相似文献   

18.
苏美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战后世界局势的发展。因此,苏联历届领导人都把苏美关系问题放到其对外政策的首位,苏联对美国的基本政策在他们的言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研究此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窥视出苏美关系发展的一些基本线索.勃列日涅夫时期对苏美关系的发展是极为重视的,他认为“苏联和美国是当代两个影响最大的国家,全世界的政治气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苏美两国的关系。”(《勃列日涅夫言论》第门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p.341.以下同书只注页码)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勃列日涅夫的对美政策在其任内的不同时期也显现出其…  相似文献   

19.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之间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冷战结束之后,随着国际格局的剧烈变动和台湾岛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美双方的对台政策也在发生着相应的调整。总的来看,中美两国主要在美国对台军售问题、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和台湾的国际地位、以及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上存在着重大的政策博弈行为。了解中美在这些博弈点上的利益冲突有利于我们更好的预测中美未来对台政策走向和台湾问题最终将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20.
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政策:错误的政策发出的是错误的“信号”;最终很可能被拖入一场并不情愿的战争。小布什上台,许多人担心他是否会继续克林顿总统的对台“三不”政策。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小布什口头上称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还是“战略合作伙伴”,或是否重复克林顿的“三不”政策,而在于其具体对台政策是否能有效地防止美国被拖入台海地区军事冲突。不被拖入这场潜在的军事冲突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如果美国对台政策能实现这一点,也就意味着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得以维持,否则就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