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上海信息化》2006,(6):88-88
为规范上海市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保障公共信息系统正常运行,2006年5月7日上海市政府58号令发布了“上海市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管理办法》,于5月30日予以公布,并将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
束辉 《信息化建设》2005,(C00):89-91
自从美国“9.11”事件以来,特别是近期伦敦恐怖袭击发生后,各国政府纷纷研究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措施,其中,通信和信息保障作为最高决策指挥体系的神经中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如何因地制宜,构建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和安全实用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应急信息系统”),又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和城市功能的增强,城市居民面临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应急体系建设不仅是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现代城市持续发展的保障。城市应急信息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城市应急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处理海量信息、强调响应速度,因此策划、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城市安全规划及应急地理信息系统》(CSP&ERGIS V1.0)为例,介绍城市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及内容。  相似文献   

4.
公共信息系统是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视觉大使,能起到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文章通过阐述城市公共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提出了公共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而探索构建人性化的城市公共信息系统的具体要求,以期为公共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一定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突发公共事件(Public Emergency)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涝等)、事故灾难(火灾等)、公共卫生事件(病毒疫情等)和社会安全(犯罪等)事件。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突发公共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方法不断更新完善的动力。因此,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需要从区域、城市及村镇等层面出发,综合考虑国土空间、城市空间与公共空间等,从而建设一个安全、健康、繁荣并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及长期挑战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2月28日,为了规范本市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工作,加强信息安全监督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市信息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市首部有关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内容的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上海市信息系统安全测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于3月1日正式实施,将为本市信息安全动态监管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为全球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庞大的信息系统,对信息网络的依赖性最大,对信息安全的关注也最多。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网络安全造成的损失达170亿美元以上,金融界计算机犯罪导致的损失至少100亿美元。在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对“非对称战争”的关注,更加重视信息系统安全,把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裴乐 《皖西学院学报》2008,24(2):112-114
分散的部门性信息系统难以满足城市内各主体对公共事件信息的需求,而建设城市公共事件信息系统则能提供更好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城市公共事件信息系统的建设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更新硬件和软件并实现相互匹配.在明确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结构和功能,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多途径推进城市公共事件信息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19世纪8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了“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瓦格纳法则,一百多年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史也充分证明了瓦格纳法则是“唯一的铁律”。那么,瓦格纳法则对我国当前转轨时期的公其支出理念和政策有何借鉴与启示?本文试图就该论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公共支出扩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如何使CCIC“在逃人员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符合日常现实斗争的需要,分析了“追逃”专项斗争前及“追逃”专项斗争的系统技术机制中存在的弊病,结合公安信息网络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技术机制的改进技术,并就信息存储量、网络流量及优缺点等方面因素,对改进设计进行了分析,供建立“在逃人员信息系统”的日常工作机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突发公共事件(Public Emergency)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涝等)、事故灾难(火灾等)、公共卫生事件(病毒疫情等)和社会安全(犯罪等)事件。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突发公共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方法不断更新完善的动力。因此,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需要从区域、城市及村镇等层面出发,  相似文献   

12.
公安信息化信息安全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安信息化过程中必须要对信息安全加以关注。从组织体系、信息安全建设、信息安全策略、运行安全控制、信息安全培训和涉密信息管理六个方面,可以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用于客观评价公安信息化信息安全状态,并可根据指标体系对具体部门的信息安全水平进行测评,据此采取相应策略,维护公安信息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如何为各类信息系统安全性保障测试提供综合性支撑服务。【方法】综合应用网络主机检测、数据库检测、Web应用漏洞检测等关键技术,通过协同集成方法,设计一个集约化信息安全测评平台。【结果】该平台集网络攻防演练和演示、管理安全测试、数据安全测试、外部安全测试及网站系统内容测试、产品与系统测评、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为一体,可以在信息系统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为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提供测试和评估服务。【结论】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能够满足信息系统安全测评的关键需求,能够提供一体化信息安全测评功能。  相似文献   

14.
赵国栋 《科技信息》2009,(13):307-307
从目前城市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从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切入点、“人本主义”使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表现出顺应时代变化的态势和在城市公共空间塑造中施以城市文脉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政府自评估     
由第三方机构组织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往往无法深入到政府内部的流程中去,因此大都对以政府网站等电子政务的“外在项目”为测评对象,而且即使测评网站,也因为无法掌握确凿的“投入”数据,只能对网站的“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测评。  相似文献   

16.
刘铁锋 《科技潮》2003,(12):8-12
一个城市是否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应急功能,不仅关系到城市本身的发展或城市化进程,更关系到广大市民甚至全社会的生命安全、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还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城市具有人口高度密集、流动性强、人际交往频繁等特点。一旦发生城市灾害及重大公共危害事件,不仅会危及本市市民生命财产安全,还往往波及农村和其他城市,甚至影响社会全局。因此,城市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应切实抓好应急管理工作,增强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从而确保作为区域中心的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宜人化”生存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7.
刘强  丁明赠 《科技咨询导报》2014,(5):245-246,250
公共空间是承裁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形象气质,同时公共空间也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内城市建设鲁遍经历了“重生产,轻生活”的发展阶段,导致老城区宜居品质不高,特别是公共空间极度缺乏,越来越难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该文研究并借整了西班牙城市旧区公共空间建设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以鸟鲁未齐市旧城公共空间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框架是国家“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系统规划、设计、评估等一系列重要环节上都需要一个安全体系框架来提供指导,在信息安全的诸多问题中,如何了解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和技术,把握信息网络系统安全技术体系结构,掌握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系统建设的基本思想和步骤,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介绍了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提出基于信息系统安全三维体系结构的安全系统平台.并给出了工程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陈琨 《甘肃科技》2022,(4):14-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开始提升,人口数量也持续增长,人们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的要求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居住要求,因此需要对公共空间建筑从户型、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设计,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保证建筑公共空间的合理性。文章阐述了公共空间设计意义,分析了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现状,并从全面性、综合性的设计角度提出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终端安全管理,作为信息系统安全的“最后一公里”,多年来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因为忽略终端安全管理所导致的安全问题数量增加和严重性升级,越来越多的电子政务工作者认为终端安全管理必须纳入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监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渍于蚁穴”,为此,《信息化建设》杂志社以“电子政务网络终端安全管理策略”为主题,举办了第九期电子政务沙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