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建立最低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以及能力分析,得出如何在我国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的结论,并分析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制度及五保制度的关系,找出符合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它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贫困农民最低生活的一种制度保障,还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2007年7月,黔西南州开始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7%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确定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关键步骤,是社会保障这一社会安全网的准入门槛。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对象经历数次演变,其目标定位日益准确,但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矛盾和困惑。科学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当今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提出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通过对山西省阳泉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对象的实际情况的论述,阐释其现状及危害,提出解决的措施,以期对社会保障理论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确立方面能有些许贡献,也为提高阳泉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供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级政府或民政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体系。但该制度过渡依赖行政推行模式的弊端影响了低保制度预期目标的实现。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从减少规范层次、提升立法效力、健全监督机制等三方面建立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构建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由政府按照法定的标准向那些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人,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在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机制,合理确定低保对象和保障标准等等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尽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救助农村困难群众的新型社会救助制,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生活问题的重大措施。城乡低保运行几年来,它不仅让千家万户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而且对于保障困难群众最低生活、维护地方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农村低保制度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和规范农村低保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重庆市涪陵区部分乡镇、湖北恩施市屯堡乡的部分村落进行实地调查和走访,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福利依赖进行研究,客观分析目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否存在福利依赖问题及其程度,并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福利依赖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在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过程中存在着保障水平不平衡、保障标准低、低保组织机构不健全等问题。应该通过完善农村低保资金的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标准、建立高效率的低保组织机构等途径不断完善,缩短各地区保障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推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国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应逐步在全省建立健全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医疗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以农村五个保障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建立覆盖全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化解农村社会风险、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经济改革的必要措施。通过从试点经验出发,结合农村经济状况对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建立覆盖全国且城乡衔接的农村低保制度是现实的选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定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衡量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主要因素,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算尤为重要。通过对2000-2009年《山东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进行分组,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山东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实证研究并与现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比较,且对低保发展标准进行预测。研究发现:现行低保标准偏低,与理论标准存在很大差距,发展和完善现行低保给付标准符合新时期社会救助事业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市2000-2011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重庆市城乡居民各类消费支出进行分析,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实证结果表明重庆市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有明显的差异;根据重庆城乡居民当前消费结构的具体特点,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优化消费结构,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调查发现,重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基层政府的执行力亟待改善,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不足:经济力不足、执行文化力缺失、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力缺少和监督乏力。因此,应采取开源节流,解决农村低保资金短缺;改造基层执行文化,重塑执行文化力;整合信息资源,构建信息网络;内外监督,解决监督乏力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运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法和系统聚类法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第一主成分把选取的31个省市地区分为五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提高生活水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重庆市1996-2011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城镇化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具有协整关系,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没有协整关系,城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城镇化的发展是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增加的原因,而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增加并不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栩 《太原科技》2012,(10):27-30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制度上保障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以政府为主为公民构筑的最后一条保障线。对太原市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建设的主要做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城乡低保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份农村居民2006年平均每人实际生活消费支出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对应分析方法,结合Spss 15.0统计软件,对我国西部地区各省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中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