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地震后北川县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查阅四川省北川县县级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统计表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全国卫生统计公报。【结果】:北川县级医疗机构卫生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6.02%,大专学历占44.31%,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占64.23%,医护比为1:0.52,医技比为1:0.14.【建议】积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引进人才,稳定卫生人员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田七(Panax notoginseng)主根及田七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和微量元素含量,为广西建立田七规范化生产基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除镉(Cd)含量偏高外,其它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绿色行业标准.另Cd含量在根茎中最高,其他测定的铅(Pb)、铜(Cu)、汞(Hg)和砷(As)等重金属及微量元素都以须根中含量最高,主根中最低.【结论】不同产地的田七主根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但没有明显变化规律;田七不同部位富集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的能力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淡黑镊丽鱼(Labidochromis caeruleus)对不同环境颜色和不同颜色鱼群的选择偏好。【方法】实验1:测定实验鱼在红、橙、黄、绿、蓝、紫、黑、白等不同环境颜色背景中的停留时间;实验2:测定实验鱼在同种鱼群以及不同颜色如雪中红鱼(Metriaclima estherae)、蓝阿里鱼(Sciaenochromis fryeri)、白鲷(Hindongo socolofi)等慈鲷科(Cichlidae)鱼群组合之间的选择偏好。【结果】1) 实验鱼在非白色背景中的停留时间均高于在白色背景中的停留时间;实验鱼除在橙色和白色背景的停留时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外,在其他非白色背景和在白色背景的停留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2) 实验鱼在不同颜色异种鱼群之间选择时偏好选择接近自身颜色和非白色的鱼群,且该偏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鱼在同种鱼和与自身颜色差异较大的异种鱼群间选择时偏好选择前者,且该偏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鱼在同种鱼和与自身颜色相似的异种鱼群之间选择时,无明显偏好。【结论】淡黑镊丽鱼对颜色具有一定的选择偏好,在环境颜色选择中偏好非白色背景,在选择同伴鱼类时偏好非白色以及接近自身颜色的鱼群。  相似文献   

4.
倪娅 《科技咨询导报》2009,(19):223-223
【目的】研究甘草水提物对小鼠遗传物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试验对甘草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下的抗诱变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甘草低、中、高剂量组均有拮抗CP诱发微核效应(P〈0.05);甘草三个剂量组均表现出对CP诱发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增高有抑制效应(P〈0.05)。【结论】甘草在小鼠体内试验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诱变性。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断】 (学生学习了测量部分物体的长度后) 师:你们现在还想知道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长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科学、可持续地经营桉树(Eucalyptus)人工林以及评价桉树人工林在区域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和生态效益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南宁七坡林场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及其林下植被的生物量进行调查。【结果】在尾巨桉人工林中,各层次生物量呈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尾巨桉生物量最大,处于主导地位;尾巨桉各器官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树干(64.38%)〉根(24.29%)〉树皮(5.97%)〉老枝(2.25%)〉嫩枝(1.56%)〉老叶(1.32%)〉嫩叶(0.20%)。【结论】尾巨桉的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树干上,叶的生物量最少。  相似文献   

7.
白骨壤果实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获得高效的抗氧化先导化合物,对红树白骨壤(犃狏犻犮犲狀狀犻犪犿犪狉犻狀犪)果实中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及细胞定量分析方法,对白骨壤果实中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并运用色谱分析和文献对照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白骨壤果实中分离鉴定了4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单体化合物,分别为tamarixetin-3-O-β-D-glucopyranoside(1)、3,4-dihydroxyphenethylalcohol-6-O-caffeoyl-β-D-glucoside(2)、类叶升麻苷(3)、焦地黄苯乙醇甙C(4).化合物1~4的EC50值分别为(16.0±0.98)μM,(18.5±1.47)μM,(9.5±1.09)μM 和(12.0±0.89)μM.【结论】红树白骨壤果实中存在着具有强抗氧化活性成分(1~4),且上述活性成份均为首次从该物种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药材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OES)测定小叶榕药材中1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线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小叶榕药材中含量丰富的微量元素,从高到低依次为Mg、Fe、A1、Mn、Zn等。【结论】建立了微波消解-ICP-OES测定小叶榕药材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局部保持投影(LPP)是一种经典的非线性数据降维方法。在LPP方法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判别局部保持投影方法(DLPP),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DLPP方法存在小样本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广义矩阵指数判别局部保持投影(GEDLPP)算法。【方法】基于矩阵函数的性质,使用广义矩阵指数函数来重构DLPP,即为GEDLPP算法。【结果】提出的算法有两个优点:一是解决了DLPP方法的小样本问题;二是GEDLPP所隐含的非线性映射拉伸了不同类别样本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模式分类的能力。【结论】在COIL-20数据库,Yale,ExtendedYaleB和CMU-PIE人脸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最近提出的解决DLPP小样本问题的改进方法相比,GEDLPP的识别率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四川诺水河自然保护区铁溪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特征、水质状况及鱼类资源的现状。【方法】于2020年8月在铁溪河段设置5个采样点,进行浮游植物采集、水体理化指标测定并对鱼类资源现状进行调查,运用Shannon 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等对采样点水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采样点水体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 共采集到浮游植物4门46属85种(含变种),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物种数最多。各采样点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1.046 0个·L-1,平均生物量为1.856×10-1mg·L-1。2) 各采样点水体中浮游植物的H′、D和J的平均值分别为1.875 4、2.508 4和0.745 5。3) S1、S2、S3、S4和S5采样点水体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依次为:1.500、1.802、1.200、1.500和1.500。4) 共采集到鱼类3目5科15种,其中鲤科(Cyprinidae)鱼类种数最多,占鱼类总种数的60%。【结论】四川诺水河自然保护区铁溪河段水质整体为Ⅰ类水质标准,水体处于轻度污染至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一)引入 创设情境Ⅰ(引入主题):师生合作表演小品(内容为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拍卖古董汽车、纯净水、新鲜空气),并让学生讨论其寓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红鳞蒲桃($zygium hancei)群落5种优势植物中最适宜移栽的种类。【方法】通过考察移栽失水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来探讨红鳞蒲桃对移栽胁迫的抗逆性。【结果】起苗后24h内,5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下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叶绿素荧光参数h/Fm、фpsⅡ、qP、NPQ和Fv/Fo变化显著(P〈0.01),其失水率与起苗时间显著正相关(P〈0.01)。移栽胁迫对喙果皂帽花(Dasymaschalonrosfratum)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红鳞蒲桃,对打铁树(Rapanea linearis)和紫荆木(Madhuca pasquieri)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下龙新木姜(Neolitsea alongensis)的影响最小。【结论】5种优势植物中,下龙新木姜为最适合移栽的种类,其次为打铁树和紫荆木,喙果皂帽花对移栽胁迫抗逆性较差,不宜选择;建议各树种的最佳移栽时间为起苗后16h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米东区为天然水流汇集区的优势,分析束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水回用价值及中水用量预测;【方法】l:实地调研、实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水资源、污水资源分析,得出该区域水资源匮乏,综合开发利用程度底,可用中水资源丰富,中水用量可观;【结论】该区域利用中水,即约水资源又可提高污水的利用价值,也为以后更好的开展中水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环境因子对4种江蓠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海南地区江蓠(Gracilaria)的人工栽培产业,考察4种不同江蓠品种在海南地区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方法】比较采自广州南澳岛的脆江蓠(Gracilariabursa-pastoris)和龙须菜(Gracilariopsislemaneiformis)与海口当地的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和细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在不同的盐度、温度、光照以及氮源条件下20d内的生物量变化情况。【结果】细江蓠和菊花江蓠能耐受盐度范围较宽,耐受高温能力强。脆江蓠和龙须菜对盐度的耐受范围较窄;在合适的盐度条件下,能在水温达30℃的条件下存活较长时间;添加硝酸钠能明显促进脆江蓠和龙须菜的生长。在合适的盐度条件下,脆江蓠的生长速度与当地的细江蓠相当。【结论】对脆江蓠进行良种培育与筛选,能获得适宜在海南进行推广栽培的优良江蓠藻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改善新型路用环保材料——生物沥青的高温性能及提高生物油的适用性,研究多聚磷酸(PPA)和不同来源的生物油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及性能差异。【方法】采用玉米秸秆油(CSO)、厨房废油(KWO)和植物类生物油(VBO)三种常见的生物油,制备PPA改性生物沥青,并对其开展常规性能、流变性能和微观形貌试验,研究其高、低温性能和表面形态。【结果】PPA对沥青的高温性能有较大提升,三种PPA改性生物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均较好;生物油的种类会影响PPA改性生物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其中PPA/CSO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最高,三种PPA改性生物沥青按其高温性能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PPA/KWO改性沥青、PPA/CSO改性沥青、PPA/VBO改性沥青;按其低温流变性能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PPA/VBO改性沥青、PPA/CSO改性沥青、PPA/KWO改性沥青。【结论】PPA和生物油共同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本研究可为生物油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使道路工程建设更加绿色和环保。  相似文献   

16.
【教学流程】(教材:数学《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一位经历战争老人讲述的故事(见课本150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广西北海市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海南蒲桃(Szygium cumini)、香梓楠(Michelia hedyosperma)、闽楠(Michelia macclur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冠幅、生物量和碳储量情况,为该地区建立人工林优势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两年生的巨尾桉、红锥、海南蒲桃、香梓楠、闽楠、杉木、马尾松进行常规的群落调查,采用收获法收集各树种的根、茎、叶、枝,通过实验手段测定其生物量、含碳率、碳储量。【结果】巨尾桉冠幅为其他树种的1.7~8.6倍,高度为3.1~6倍,基径为1.6~3.6倍;巨尾桉生物量高达17.2t·hm^2,其次海南蒲桃为3.6t·hm^2,其余树种生物量较低;巨尾桉含碳率在所有树种中居于中间水平,碳储量为其他树种的6~30倍。【结论】在同龄树种中,巨尾桉的固碳能力较强,可作为人工林生态固碳的优选树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了一个带有随机利率的二维离散时风险模型,该模型由边际分布服从延拓正则变化族分布的随机变量组成的随机向量构造,建立一个更为符合实际需求的二维模型。【方法】借鉴求带常数利率的二维离散时风险模型中的二维有限时破产概率的方法,研究了此模型上的二维有限时破产概率问题。【结果】在给定的一些假设条件下,得到了如下带随机 利 率 的 二 维 离 散 时 风 险 模 型 中 关 于 二 维 有 限 时 破 产 概 率 的 一 致 渐 近 结 论:当 x → ∞ 时 * 其中x=x1+x2。【结论】推广了带常数利率条件下的二维离散时风险模型中的相应结论。(注:*处代表公式)
  相似文献   

19.
颜丽军 《科技信息》2009,(18):219-220
【教材分析】(人教版8年级《生物》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能概括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2.能力培养(1)通过比较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20.
【情景描述】(《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片断) 师:三角形的面积还没学过,你们准备如何来研究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