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罗佳 《科技资讯》2012,(5):13-13
针对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特征,把模糊理论和灰色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应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评估某局的OA系统安全风险,并和OA系统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做了对比,验证了灰色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对人机操控界面进行质量评估,构建一种多指标决策的综合评估模型。首先,提取与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然后,依托灰色接近关联度算法实现评价人员可靠度的量化表达;最后,结合灰色关联贴近度方法计算评估结果。采用该文模型对6种乘用车驾驶操控界面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体系24项二级指标中安全防护设计、操控-反馈方向、认知规律3项指标相对最重要,综合权重的均值较其他21项指标均值高95.14%;汽车车型、设计定位、生产成本均与驾控界面质量的优劣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甜菜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甜菜杂交组合品种进行了多个性状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甜菜杂交组合以D9016的综合性状最好,NA8907次之,宁甜302最差,评价结果与大田生产示范的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初步探讨了用该方法综合评估甜菜耐丛根病品种的选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应急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灾害减除能力评估体系,包括6个1级指标和25个2级指标,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多层次灰色评估模型,用以定量评估城市社区灾害减除能力.根据建立的模型,结合河南省焦作市龙源湖社区进行实例计算表明,该社区灾害减除能力处于良好与中等之间,需要强化灾害减除在社区应急管理全过程的各项工作.综合评估模型为提升城市社区灾害减除能力评估的科学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雷达系统效能的灰色综合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雷达系统性能指标的相对性、不可比性和灰色性,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雷达系统效能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估效能的模型。以四种型号系列警戒雷达为例给出综合评估的分析实例,实例表明该方法较模糊综合评估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关联的无人值守变电站维修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模糊评估模型的构建原理,应用模糊映射和灰色关联理论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估理论模型,提出了无人值守变电站维修性评估灰色关联度建模和计算方法,给出了220kV无人值守变电站维修性评估实例.结果表明,采用二级分层模型,可以显著降低多因素评估的计算复杂性,高效地实现目标评估.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系统的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综合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elphi法构建了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AHP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结合灰色系统评估法和模糊综合评估法建立了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综合模糊评价模型,最后以青岛大学工程硕士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该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聚类方法提出一种城市空气质量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首先对数据的灰类限值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确定白化函数,再结合白化函数和聚类叠加权重计算出聚类系数,最后按聚类对象的最大化原则归纳得出评价结果。用该模型评价合肥市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的日空气质量状况,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等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聚类模型克服了AQI评估中以最大污染指标代替总体水平的缺点,解决了评估层面边界信息丢失的问题和模糊综合评判法不确定的最大隶属函数问题,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绝缘子状态评估中指标信息兼具模糊、随机和灰色性特点。针对当前评估方法较少考虑到参量因素灰色性的问题,基于贝叶斯修正IFAHP法并结合灰色模糊理论和灰云模型提出一种绝缘子污秽状态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该模型首次引入IFAHP和直觉模糊熵理论以更为科学合理地确定评判因素权重集,并基于贝叶斯公式建立主观权重的优化模型以实现指标的二阶段赋权;同时,利用灰云模型求得评判指标对应各状态等级的关联度并作为评判矩阵模部,再以灰部兼顾评判信息的灰性,进而对建立的评判矩阵综合处理。实例对比表明,贝叶斯修正IFAHP法确定的权重集更为合理适用,基于灰色模糊评判的结果也更贴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体质与健康评估的灰色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学生体质与健康多综合评估的灰色系统模型,以灰色统计的白化权函数平估中的“W价值标准”问题,评估方法不仅考虑了数学的抽象和样本的经验归纳,还考虑了人的经验及灰区间形式给出的结论,符合体质主佑好与差的划分要依赖于样本之外的医学规律和经验的要求,作为实例,应用该模型对各省市学生体持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同时还对中国学生在形态、机能、素质各指标发展的不平衡性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高速公路养护机械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高速公路养护机械灰色关联评价比选模型,同时结合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对养护机械配置方案综合评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多指标示系统评估的灰色统计和灰色聚类模型。提出了以实际样本数据为依据确定灰色权系数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确定权系数时的主观因素的影响。通过实际使用说明,将灰色统计与灰色聚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灰色评估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增压柴油机废气再循环(EGR)性能评估及最佳EGR率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多目标灰色决策的评估方法。该方法选取柴油机主要运行参数为决策目标,以不同EGR率下各性能参数的实验数据作为效果样本矩阵,构建初始多目标灰色决策模型;将EGR燃烧与排放性能之间的折衷问题转化为决策模型的目标权重问题,根据增压柴油机不同工况下的EGR特点,采用专家打分初步确定NOx的排放量权重经验指数,通过灰关联分析法求解初始主观权重,并结合熵权法分析求解主客观综合权重,最终建立不等权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优化模型。基于Matlab Guide设计并创建了增压柴油机EGR性能评估及决策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及仿真平台可以实现不同工况下EGR率的性能评估及最优决策,且有效提高了仿真效率,决策结果较为合理,与目前普遍采用的确定原则基本保持一致,对增压柴油机EGR的优化研究及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地面防空武器系统对干扰目标的探测跟踪能力,结合装备武器系统主/被动雷达的技术特点,以及其良好的优势互补性,研究设计了一种主/被动雷达协同探测跟踪模式,并基于交互式多模型算法和不敏滤波算法在处理强机动目标和非线性问题上的优势,以及系统实时性要求的考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不敏滤波算法.通过Monte Carlo仿真,与主/被动雷达单独跟踪效果相比较,其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也进一步验证了主/被动雷达协同探测跟踪模式及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就是根据有关的信息安全测评标准,对信息资产存在的脆弱性、面临的威胁以及脆弱性被威胁利用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科学评价的过程。运用灰色评估方法,建立信息系统风险多层灰色评估模型,描述了信息系统的风险灰色综合评估过程,并且通过某学院校园网络系统加以实施和验证。  相似文献   

16.
采用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对风险投资的多目标进行决策,往往会导致错误的决策。针对风险投资多目标和高风险的特征,从系统观点出发,以风险平均值和灰色关联度为基础,采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建立风险型层次——关联综合优化模型,将灰色关联分析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广,把多指标决策问题转化为目标优化模型处理,使其能解决风险型多指标决策问题,并结合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海洋环境探测载荷配置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无人机海洋环境探测系统的功能载荷进行配置优化,是提高探测效能的重要途径。依据探测任务的应用需求,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无人机海洋环境探测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针对所研究问题的数理特性,结合德尔菲咨询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系统效能评估的数学模型。以海面风场探测为例,采用该模型对可搭载载荷进行了配置方案优选,证明了该优化思路与方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从理论上为无人机海洋环境探测系统载荷配置优化提供了一种科学、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理论的教学工作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结合模糊数学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提出了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的二级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评价模型和评价结果分析模型,对全面、公正、科学地评估高校教学工作及学校自身深入地了解各项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将灰色关联分析法运用于工程机械质量水平的评估,建立了工程机械质量水平评估模型,并以液压挖掘机为例阐述了应用该模型进行质量水平评估的基本步骤,结果表明它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同时该模型也适用于其他具有多指标评估选优性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将灰色理论应用于电子装备系列化程度评估,建立了基于层次结构的评估指标体系,讨论了多层次灰色评估模型和评估算法,并进行仿真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