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靓  王胜军  于晓娟 《太原科技》2007,(11):80-82,86
IXP2350是Intel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网络处理器.具有强大的网络处理性能、高度的可编程性、灵活的网络处理功能。DSLAM是xDSL技术的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局端接入设备。提出了一种基于IXP2350的IP—DSLAM的实现方案.系统可连接64路ADSL用户线路,解决了系统局端的接入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用户呼叫层和分组层的不同运行机制,建立了认知无线电网络呼叫层和分组层相互关系的跨层马尔可夫模型,推导了次用户的呼叫阻塞概率和分组时延的表达式,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建模的随机频谱接入新机制,并对认知无线电网络进行了系统级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模型能够准确地评估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性能,随机频谱接入新机制可同时保证次用户呼叫层和分组层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3G?WLAN混合组网不但能大幅降低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还能有效解决数据业务热点区域3G网络的容量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融合网络中用户接入网络的不均衡性是影响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融合网络的负载均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融合网络接入选择算法。文中给出一种面向群体用户的网络接入选择实现机制,该机制根据用户在网络中获得的效用函数,引入非协作博弈论方法建立网络效用模型,并证明该非协作博弈满足势博弈条件。仿真结果比较了网络融合环境下的各群体接入网络在非协作博弈模式中的收益特性,模拟了用户网络接入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网络接入层维护工作进行重点讨论。接入层主要由一些二层接入设备构成,其主要面临的安全问题是一些基于二层协议的用户攻击行为和广播风暴的抑制、用户侧的故障处理等。  相似文献   

5.
无线Mesh网简称WMN,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网络;这是一种高容量、高速率、多跳的分布式宽带无线网络.以某体育学院校园网工程为背景,对原有校园网进行分析,提出了全新的整体规划,包括各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无线接入的配置等;设计中采用三层交换结构,即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在各个层上采用相应的配置策略;新的设计提高了校园网数据交换速率和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6.
使用开源软件实现有针对性的网络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博  刘鹏 《科技资讯》2010,(21):14-15
随着陕西联通数据业务的高速发展,接入层设备数量逐年增长,在现有网管系统已不能满足设备监控需求的情况下,通过采用开源软件成功的实现了城域网网络接入层流量监控和日志采集,不但较好的实现了预期目标,而且由于建设成本的低廉,也为建设部门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域继电保护是针对传统后备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的一种电力继电保护新思路,在进行广域继电保护的设计实现过程中,拥有实时、可靠的通信网络是实现广域继电保护的重要基础,广域继电保护的分层系统结构就是针对这一要求设计实现的。本文主要结合广域继电保护的分层系统结构,从广域继电保护的IED接入变电站网络以及广域继电保护的IED接入电力通信网等方面,对于基于MSTP平台的广域继电保护分层系统结构的通信组网设计进行分析论述,以推进广域继电保护网络技术与通信水平的发展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针对电信运营商在IP城域网接入层维护当中常遇到的问题,以目前较为流行的ADSL接入方式为例,对在ADSL网络中造成网络速度变慢的几个因素,从网络环境、局方设备和用户端几个方面逐一分析了可能影响网络速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接入层维护人员进行故障处理时提供参考。论文未涉及接入层线缆质量、设备硬件等引发的常见故障类型,对一线安装人员进行网络质量测试时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开源软件的校园网监控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发现网络故障、定位故障点,需要对接入设备进行管理,了解网络的运行情况,包括端口数据流量、设备运行性能和状况等各项指标.通过开源软件设计了一种利用遵循SNMP协议的高效监控系统,来获取校园网络节点状态信息的有效方法.并将校园网接入设备状况以非常直观的形式显示出来,以便有效地提高网络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邵鹏飞  杨焦赟 《科技信息》2007,(35):78-79,12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业务服务质量保证变得越来越重要,接入控制功能的实现为业务提供商给用户基于策略的流量限制提供了可能,更好地满足网络成本与业务服务等级之间的公平性,同时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边缘设备接入控制的关键技术是在实现接入控制的同时保证数据转发处理的性能。本文基于边缘设备接入控制需求和接入控制策略表的特点,设计并分析了多种匹配算法,提出了接入控制策略实现中需考虑的关键因素。文章的最后给出了"接口 编号"链表式接入控制表的实现。该实现方法被应用国内驻地网边缘设备的接入控制,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介绍在Internet环境下运用Winsock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法.给出一种合理先进的系统结构设计方案,并根据此系统结构,运用VB6.0开发的系统软件,实现报警信息数据采集、远程设备状态诊断、网络实时数据通信和数据存储功能.系统结构简洁,成本低廉,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接入设备是网络拓扑的关键部分,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能分析。目前针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评估方法会受到网络环境因素影响,不适用于接入设备的安全性能评估。该文设计实现了一个针对WLAN接入设备的安全等级评估系统,融合安全功能评估和漏洞评估,基于半定量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实现了与应用环境安全性无关的设备安全等级评估。通过对多个主流品牌设备的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估系统可有效实现WLAN接入设备的安全等级自动评估,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宋文兵 《科技信息》2009,(34):214-215
同煤集团IP城域网建设方案规划建设共约覆盖13万用户,整个系统以IP化、宽带化作为网络特征,按应用层、核心交换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的分层方式进行构架,为充分保护原有投资,规划时在原网络的基础上进行设备性能及带宽的扩展,并充分考虑兼容性、容灾和冗余能力。  相似文献   

14.
屠子谦 《科技资讯》2013,(26):38-42
随着科学技来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在全球纷纷涌现并被广泛使用.但是虽然用户可以有很多无装网络可以接入,但是用户很少知道他们运行某一应用程序时哪种接入网络对他们来说是最合适的,由此无线网络的最优接入也成了目前最热门的研究之一.本文通过对无线网络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无线网络的最优接入架构,该架构由四部分组成,分则是:无线网络最优接入服务器、无线网络侦测器、最优网络接入决策器和用户应用判别器.在介绍完架构的功能后,本文对架构所能实现的部分功能进行了性能测试,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架构能够较好的选择出最合适用户的接入网络.  相似文献   

15.
耿延兵 《科技资讯》2011,(16):121-122
本文介绍了AB PLC多种网络在选煤厂的设计,介绍系统结构为信息层、控制层、设备层三层网络结构.同时讲解了各种网络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6.
向路  谢昊飞  肖华 《科技信息》2013,(5):129-130
低速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在IEEE802.15.4协议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基础上,加上网络层和应用支持子层形成的协议栈架构。本文是在深入研究和分析低速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规范及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低速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测试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并设计了性能测试的总体体系统结构,给出了测试器、上测试器代理的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17.
李乐 《科技信息》2012,(14):219-219
DCS(Data Communications Subsystem)数据通信子系统是信号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实现信号数据的无扰双向通信系统,它属于一个宽带通信系统,其主要提供信号系统中三个主要列车控制子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室,轨旁子系统和车载子系统的数据通信。数据通信子系统基于开放的业界标准,有线通信部分采用IEEE802.3以太网标准,无线通信部分采用先进的WLAN技术,IEEE802.11g标准。国内城轨交通的DCS系统结构主要以北京、广州的系统结构为代表,其数据通信子系统结构主要包括轨旁接入网络、骨干网络、车载网络、车地双向通信网络、车辆段日检设备和其他相关设备。  相似文献   

18.
史蕾  赵洁 《科技信息》2011,(4):252-253,255
计算机数字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兴起的现场总线技术(Filedbus),是计算机数字通信技术向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延伸,它的发展将促使自动化系统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是传统的基于PLC及DCS控制技术系统发展的必然归宿。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一门迅速发展的新技术,它顺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革,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新型的控制系统之一,为形成以网络集成自动化系统为基础的企业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本文是在MCU上实现TCP/IP协议,形成一个结合嵌入式系统的现场控制器。从而实现了嵌入式设备方便地接入Internet,降低了构成系统成本,是嵌入式设备接入Internet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多层节点覆盖的异构蜂窝网络性能,采用独立的齐次泊松点过程分别对异构网络中的各层基站分布进行了建模,选择最强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基站的接入方案,推导出多层异构蜂窝网络的覆盖概率,并且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影响整体网络覆盖概率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多层异构网络在小基站密度和发射功率处于适当值时有较好的覆盖率性能.  相似文献   

20.
在嵌入式平台上实现一个基于开源Linux系统,面向小规模网络的集成路由和防护功能的网络接入设备,并对其路由和网络防护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满足小规模网络的接入和保护需求,支持直观简单的Web管理(WBM)配置方式,同时也为具备一定网络技能的用户提供传统的Telnet路由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