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儒家与道家常被看作是一个出世,一个入世。其实,儒道二者在修身思想上有许多一致之处。通过对儒家经典《周易》与道家经典《老子》修身之道作一比较,可看出儒道两家在修身思想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易”之阴阳乃辨证关系,坤(或阴)与乾(或阳)相互依存。目前学术界对《周易》有两种看法:传统的以之为儒家经典之道,陈鼓应则认为它主要表达了道家思想,似乎有各执一偏之嫌。本对《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学说,提出阴性的坤道哲学是其重要部分并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3.
程颐是理学的奠基人,而理学主要是在《周易》等儒家经典解释的基础上完成建构的.《程氏易传》是《周易》解释学的集中体现.他对于《周易》的解释是在突出主体意念基础上的创造性解释,这与程颐之前的传统易学大相径庭.如重视易理的阐发、重视义理而不废象数、历史的解释法等等,而这些仅仅只是程颐解易的途径和桥梁,其精神实质最终是以一种超越时空、超越存在的视野,以此来揣度和体悟圣人的精神实质,与圣人展开精神的对话,并以此作出创造性的解释,所以程颐对《周易》解释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周易》热席卷神州大地,书刊报纸论《周易》,有人认为是复古思潮,堪忧;有人却认为《周易》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部珍贵文献,数千年来,阐释《周易》的著作不下三千部,今乃必然,当喜.孰是孰非,言人人殊.《周易》热中有两个方向,一是结合现代科学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为中国当代的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作出有益的贡献,从一九八四年东湖之滨首次盛大的《周易》学术会议以及此后一系列《周易》学术讨论会所显示出来的方向;一是《周易》占卜或叫预测这类书籍的大量涌现,也结合不少现代科学的新名词新成果的方向.很明显,前一倾向得到大力提倡,成绩斐然;对待后者,则要慎重,教育引导,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5.
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儒家经典成为当时和此后的稀缺文化资源。魏晋时期,王肃为了推翻郑学,开始制造伪经。《孔子家语》及《孔丛子》就是他的伪作,并且在学术界流行很长时间;两宋之际,吴棫首先对《古文尚书》辨疑,到清初,阎若璩吸收前人研究成果撰成《尚书古文疏证》,系统地考辨了《古文尚书》之伪。  相似文献   

6.
年号作为某一帝王个人统治的标志,在命名上很有讲究.与历史上其他朝代相比,唐朝帝王更加偏爱以<周易>来命名年号.这一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易学的昌盛,也与唐王朝的崇道风气密切相关.从更深的层面看.唐代统治者以<周易>命名年号,是出于对<周易>治道的深层认同和提升文化地位的策略性考虑.  相似文献   

7.
两宋时期,面对民间社会生活中道德秩序的混乱局面,宋代的儒家学者主张通过让普通民众践行家礼等外在的礼仪制度来培养人们内心的道德观念及规范其外在的行为方式,从而实现社会道德秩序的稳定。为此,司马光、朱熹等儒家学者积极编写和推行适合民间社会施行的《居家杂仪》《家礼》等礼教书籍,将以往只适用于贵族社会的儒家礼仪规范深入到民间社会,成为指导民众生活习俗的重要礼仪标准。  相似文献   

8.
《广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其中有46个字头下引用《周易》或说明《周易》的用字情况,部分保存了唐宋时《周易》的面貌。今就其所引《周易》与今本《周易》相异之处进行勘校。  相似文献   

9.
谈谈“通变成文”的美学意义陈志椿《周易》为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宝库中独具魅力的宝贵文献。其由(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组成。现在学界一般认为前者是一部算卜(卜)的书,大约萌芽于西周初年;后者共10篇,也称《十翼》,是对前者最古的解释、引申...  相似文献   

10.
《周易》古经是一部巫术性质的著作,但是在巫术的世界观中已经孕育出了哲学的萌芽。《周易》的哲学萌芽至少包含着三个方面:《周易》已经显示出思维的类分性和系统性,并在具体的形象中体悟出一定的抽象的哲理;《周易》对世界的把握与认识,已经有了朴素的对立统一、转化变易的辩证观念;《周易》已经初步具有了对事物的节制观念。  相似文献   

11.
在王船山之前,《易》学有义理与占筮(象数)两个流派,这在宋代易学中亦然,具体的表现就是程颐易学与邵雍—朱子易学的张力。船山则以为,此二者不仅不可偏废,需要并重;而且当融而为一,故提出了"即占即学"的观点。如果说《周易外传》《周易内传》是学中见占,船山记录其卜筮过程的《章灵赋》则是占中见学。对于船山易学而言,此篇文本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全宋词》这部著作出版至今已有几十载,但是目前没有人系统研究过,全宋词中与杜甫相关的资料有多少,在宋代词中杜甫是怎样一个形象,宋代词人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拟将《全宋词》中的明显与杜甫相关的词作进行研究,阐释杜甫在两宋词人、词作中的形象。杜甫是一个处江湖之远仍忧其君的隐者形象;是一个有着忧国忧民、民胞物与思想的致君尧舜的儒家士大夫形象;是一个仕途失意,骑驴作诗苦的诗人形象;是一个诗酒飘零、嗜酒如命而诗无敌的老者形象。  相似文献   

13.
帖子词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诗体。作为一种宋代皇宫节日门帖用诗,帖子词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几乎贯穿两宋。但由于诗作散佚严重,今所存帖子词仅约六分之一。《全宋诗》漏收了《盘洲文集》、《后村先生大全集》中洪适和刘克庄帖子词共53首,兹予以补遗。  相似文献   

14.
两宋之际,堪舆之风尤盛,不少理学家有堪舆学著作问世,蔡元定《发微论》是这一时期堪舆学的代表之作。该著以儒家思辨文化为底色,对堪舆文化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全文15篇,具体展开为生成论、吉凶(价值论)论、环境论和方法论等四个方面,集中反映了两宋知识分子对天人之道的哲学思考。对《发微论》堪舆思想的研究,也能正本清源地批判"风水文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学术资源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六、明代     
楼英 (1322—1400年),字全善,又字公爽,号全斋,杭州萧山人。五代时其始祖楼彦孚奉钱镠命镇守乌伤,后来定居在萧山楼塔黄岭岩下。楼英少年时学习儒家经典,对《周易》尤有心得,雄才善辨,众人都仰慕他.  相似文献   

16.
"孝"是儒家伦理哲学的理论起点,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包括生命意识、知性精神和道德观念三大要素。"孝"的文化内涵与儒家经典《周易》的"精义"、"利用"、"崇德"三者统一,和《大学》所倡导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身原则是一脉相承的。目前对"孝"文化的研究,弘扬其德性内涵固然重要,挖掘其生命意识和知性内涵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任鸣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5):131-134
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论的生成,受《乐记》和《周易》等儒家经学元典的思想影响。《乐记》提出的感物→心动→乐成的音乐创作原理,构成了古代艺术创作论的基本框架。《周易》提出的"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等哲学命题,完全适用于艺术创作,揭示了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因而构成了古代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乐记》、《周易》的这些理论不但对古代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天人之学是整个中国哲学的核心命题,而《周易》也是中国哲学最重要的经典。从某种意义上讲,《周易》全书都是在讲天与人的关系。《周易》为天人之学提供了两种路径:一是神秘主义,二是道德形而上学。中国古代神秘主义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站在道德形而上学的立场上,探讨《周易》中的天人关系,则是一个更有建设和指导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西村 《吉安师专学报》1993,(5):44-45,37
宋代文学是在中国文学史上足可媲美秦汉、盛唐的极其辉煌的文学,而对宋代文学史的研究却很薄弱。由程千帆.吴新雷两教授所著的《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版)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研究之现实意义的角度审视《周易》,我们不但会对先民的智慧深感慨叹,而且对人们进一步研究《周易》、利用《周易》为现实服务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本文主要从研究《周易》语言的学术意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立身意义、文学意义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实意义还远不止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