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海霞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0):71-73
近年来,绘本阅读逐渐受到家长、学校和图书馆界的广泛重视。英文原版绘本以其视角多元、绘画优美、富于情趣而更受孩子们的喜欢。对于英文原版绘本阅读,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2.
张华影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140-143
通过文献资料、实践观察等研究方法基于文化生态的视野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变迁进行了分析,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在生存体系上面临着现代社会取代农耕基础,城市化进程引致空间肢解与压缩,传统延袭遭遇现代传播,西方现代体育大行其道的外来冲击等生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首先要确证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价值,在确证价值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保护民俗体育环境、打造民俗体育生态圈;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方式、唤起民俗体育活力(包括休闲化、竞技化和传播化的创新);突破固有认知、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觉等路径以更好的保护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儿童绘本具有简洁的文字、精美的画面、灵活的版式,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绘本阅读能够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审美意识,培养丰富情感。为更好地发挥儿童绘本阅读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既要为儿童选择适合其需要的绘本,也要家长和教师在阅读中加以引导,更要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廖荣华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1):95-99
生态旅游地文化变迁研究是可持续旅游的重大选题,本文对国内外生态旅游地文化变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该研究领域创新研究的主攻方向和生长点,并试图从方法论角度探讨生态旅游地文化变迁研究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5.
在从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生态进入急速变迁的历史进程。传统节日环境的现代性转变引发了节日文化内在结构和价值功能的时代性重建,导致了传统节日文化生态的失衡;社会精英在文化自觉、文化多元思想指导下反抗现代性对传统性的过度侵蚀,重塑节日文化的历史传统,构建节日文化生态的合理社会功能和价值秩序。 相似文献
6.
全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将绘本纳入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必备图书,因此,开展融合教育绘本资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融合教育对绘本资源建设的需求出发,结合融合绘本资源建设原则,提出科学遴选绘本、加强融合绘本开发设计、建立“线上+线下”绘本互动平台、构建科学规范融合绘本教学体系的策略,以期通过绘本资源的建设助推我国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影戏的农耕文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影戏的起源地及其流布地区来看,影戏应是农耕文化的产物,至于围绕农业丰产仪式所形成的大量民俗活动,则是影戏的重要的生存方式之一.作为农耕文化里的产物,它具有一些农耕文化的特性:影戏的演出季节、演出剧目、影戏的演出目的和功能等都是与农耕文化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花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32(5):117-119
知识与文化的断裂或分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价值重心偏移,精英文化式微、大众文化膨胀的现状使大学校园文化呈现出文化生态的失衡格局。我们应通过重视校园文化的意义解读,培育校园文化,复归精神文化的核心地位,促进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这几个途径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怀民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3):109-111
良好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生态,是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与自然、社会能够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文化生存状态.基于文化生态的观念,我国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保护应当坚持科学、包容、普适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生态保护教育,从静态的文化保护转向动态的生态开发,加强立法,建立民间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区. 相似文献
10.
11.
吴捷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9)
阐述了绘本及绘本阅读的重要性,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绘本阅读环境和阅读气氛的建立与形成,指出公共图书馆应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探索绘本阅读推广及拓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各种语言或者非语言因素共同创设了丰富的语言环境。儿童绘本作为一种语言载体,经过英译汉、汉译英等多种语言之间的翻译转换实践过程,基于国际和国内政治文化等宏观环境、我国宏观政策保证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价值,彰显出跨文化语境下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绘本汉译英实践对于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据此分析现阶段我国儿童绘本汉译英在相关主体认识、专业度、理论和营销策略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成为创新突破口,以提出更新翻译视角、提升主体素养、强化理论指导,以及实施品牌战略等针对性策略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14.
乡村农耕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研究的青睐,但很多区域农耕文化资源集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及利用。为进一步挖掘这一类资源的开发价值,从实地调研、理论方面对皖北农耕旅游资源现状、衍生价值等进行研究。通过对皖北农耕资源的开发价值与问题进行评价,就互联网背景下开发皖北农耕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相关整合,探求对策与建议,寻求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新机遇,为旅游消费实现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伴随工业化的推进,传统农耕文化经历了一条从繁盛主流到冲击削弱、重拾自信的曲折发展道路。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的自强精神,“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互助精神,“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人本精神等价值观契合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需要。传承并创新发展农耕文化需要着重传承农耕文化的价值要义,着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强化现实体验,以农耕文化的复兴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没有不变的“变迁”,音乐变迁也同样是内容和形式上的历时性变化。音乐变迁有它自身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比如声音的非语义性、表情性决定了变迁的不具体、抽象性等。但是不能因为不具体、难以量化就说它的变迁仅仅是“来自音乐体系内部的意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农业对中华历史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阐明中华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从儒家文化、释家文化、道家文化三者的有机组成进一步探讨农耕文明的发展过程。并以贵州省贵定县多元文化发展为例来深入探讨中国农耕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黄玲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13,(1):127-131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到了大众教育的时代,文学教育作为人文学科通识教育之基础,必然需要对其知识系统和功能价值进行新的认定。文章对“文学”的概念进行反思,运用比较文化视野来观照文化的多样性,也呈现出多样性表述对文学生态的形成发展与互动共生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这也引出与之相关当代社会文学生态的诸多话题,甚至为一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打通提供新思维和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也是人回归本真状态的文化,人的本真性以生态文化的方式得以显现,具体表现在人对自身生态本性的挖掘,家园感的重建,以及人的存在状态的生态转向,生态文化时代人的生态本性的回归体现出生态本真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