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元倩倩  安洋  李慧 《科技资讯》2023,(7):146-150
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创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教师结合电子信息专业的时代特点进行学生的培养教学,还需要高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加强校企联合,创新激励制度,为学生实践提供更多机会与保障,最后是安排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学,约束学生的实践行为。我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这需要教师加强专业的实践教学。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要加强在基础设施设备上的投入,帮助学生学习更前沿的科学技术,并且高校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进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改革创新,不同的特点,可以发展学生不同的能力。该文将概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分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及现状,对电子信息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一定调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学生特点,探索具有创新思路的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践证明,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不断地为社会培养满足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逐渐步入到我国高新技术行业领域,对我国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重大的作用。现阶段,培养高技术、高技能、具有创新意识的实践人才已经成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该文主要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的角度出发,浅析了其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旧存在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电子信息工程市场未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加大和要求的提升,在这样的发展现状下,高校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的阵地采取何种方式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是急需思考和解决的课题.针对这样的课题,进行专业建设是一个比较好的思路,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则可以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建立竞赛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开展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开展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重庆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思路。通过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室开放等措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王皑 《科技咨询导报》2012,(17):224-225,227
工学结合是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要方式。本文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案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紧密校企对接为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流程。本设计突出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有一定的实践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培养目标,针对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通过对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整合与优化,构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平台,目的是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8.
结合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制”试点和应用型大学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需求,该文首先给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及能力定位,在该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专业导师”应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进行分级指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均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该专业涵盖了丰富的知识,涉及到了计算机技术、信息通信和电子科学等诸多内容,属于应用型学科,对于实践性的要求较高,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社会提供高专业素养的人才。我国于2013年启动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建设工作,首次提出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高校的实验教学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对电子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实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工科对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分析传统实践教学体系以及面临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新工科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从学科基本技能、专业技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4个层次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从教学目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4个方面进行教学实施。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探索,着力提高了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深化与拓展高校专业教育的客观需要,是培养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现实要求。文章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从新工科建设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依托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平台,提出了基于众创空间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制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自顶向下的课程体系设计和分层多平台实施,设计专创深度融合的三层次实现途径,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机制等全方位对品质、意识、知识、能力、思维、精神六个维度进行系统科学地评价。实施的结果表明,毕业生质量有了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严辉  赵彦强 《科技资讯》2006,(32):204-205
专业特色建设,对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增强社会竞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针对建筑类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如何体现专业特色,进行较为细致的探讨。建筑类本科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建设,不仅要注重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还应注重结合建筑类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形成自己独到的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13.
吕成丽  仇士玉 《科技信息》2013,(24):275-275,278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实训课程。为了培养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实用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成为该课程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针对电子实训教学模式的不足,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采取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带领学生制作实用产品、改变实验内容、改编实验教材、开展技能竞赛、教师现场演示等措施,使得电子专业毕业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需要。  相似文献   

14.
培养能适应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介绍我们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中,如何开展专业建设、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培养能适应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介绍我们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中.如何开展专业建设、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任务是培养能紧随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能胜任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等方面工作的高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任务,根据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新升本科院校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与实践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基于大量调研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三创"(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与实践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以"三创"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应用"为宗旨,目的就是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重理论轻实践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重庆文理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课堂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阐述了“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文理通融,基础厚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马彧  谢印庆 《科技咨询导报》2011,(30):154-154,156
本文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方向二者之间的关系。从系统论观点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系统,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方向则是这个系统下的一个要素(子系统)。电子信息工程教学指导和支持着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方向,表现在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同时,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方向又对电子信息工程教学有反作用,表现在为后者提供经验和提出课题。  相似文献   

20.
杨献峰  雷进辉 《科技信息》2013,(14):293-294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量也随之加大,要求却各有不同。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结合我校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实际情况,尝试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具体举措,对地方普通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进行了新的尝试,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