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刑事和解应当在我国确立和发展。本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不起诉制度,从消除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主要障碍与冲突、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操作规范的初步设想及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三个方面对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2.
论微罪不起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不起诉应当是一种无罪的决定,但刑事诉讼法对微罪不起诉的规定实质上是一种有罪的规定,而实践中却要按无罪来对待,这就导致了行为人没有犯罪却要写明是"犯罪"或者行为人已经犯罪却要以无罪来对待.这说明我国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修改.  相似文献   

3.
刑事不起诉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符合诉讼发展方向、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制度,应用于世界各国。由于其生存背景及法律文化的不同,我国与德国不起诉制度存在的差异值得探讨,以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不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4.
附条件不起诉作为轻罪非犯罪化处理的一种起诉替代措施,具有灵活性、有效化解刑事纠纷、实现审前程序分流的功能,同时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节约了诉讼成本,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回归社会,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赋予检察官一定裁量权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现代刑事司法中被奉为圭臬的三方构造与被害人的地位与是一个悖论,我国学者关于限制被害人当事人地位的论述与扩大被害人权利的论述存有矛盾,也与其他国家被害人地位和权利的发展规律不符,定罪与量刑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制度逻辑,在量刑中,不存在限制被害人权利的基础,我国被害人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应当以定罪前的阶段和量刑阶段作为区分的基准,量刑中应当引入诉讼化机制,这也是在现有制度下解决量刑问题的一个相对合理的作法.  相似文献   

6.
刑事不起诉制度是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现行不起诉制度在保障人权、节约司法资源、教育挽救犯罪人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价值和意义不容置疑。但是,随着司法实践的深入,不起诉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疏漏与不足逐渐显露出来,严重制约了不起诉政策的功效。因此,必须从立法上重构和完善不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7.
独立量刑程序如何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生长并发挥效用,是一个值得各方参与探讨的问题.英美法系国家定罪和量刑程序的分离模式对我国量刑专门程序的构建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结合我国刑事审判实际及量刑程序缺失的现状,吸收和借鉴英美法系国家先进做法,构建中国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在公诉权与自诉权冲突的视阈下,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公诉转自诉案件是公诉权与自诉权矛盾集中体现的"地带"。在这两类自诉案件中存在着诸多缺陷。完善我国刑事自诉制度,可通过如下措施予以构建:明确八类轻微刑事自诉案件的具体范围、确立公诉优先原则、贯彻一事不再理原则、限制公诉转自诉案件范围、规定只有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才可以适用公诉转自诉制度。  相似文献   

9.
不起诉决定的效力 ,是指检察官依法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所具有的拘束力、确定力和执行力。不起诉决定是检察机关依据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作出的一种独立的司法决定 ,必然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基于对司法权威、司法公正和无罪推定原则以及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客观分析 ,本文认为 ,生效的不起诉决定对案件当事人、人民检察院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力 ,在程序法上具有终止诉讼的效力 ,在实体法上具有推定无罪的效力。同时具有执行内容的不起诉决定还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相似文献   

10.
量刑建议制度是量刑建议在整个刑事诉讼中的动态运作过程及其相关一系列程序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量刑建议。量刑建议制度引发了量刑建议与量刑裁判之间的博弈,有助于检察机关对法院量刑裁判进行监督,实现量刑公正。  相似文献   

11.
刘根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1):99-102
不起诉决定的效力,是指检察官依法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所具有的拘束力、确定力和执行力。不起诉决定是检察机关依据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作出的一种独立的司法决定,必然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基于对司法权威、司法公正和无罪推定原则以及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客观分析,本文认为,生效的不起诉决定对案件当事人、人民检察院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力,在程序法上具有终止诉讼的效力,在实体法上具有推定无罪的效力。同时具有执行内容的不起诉决定还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相似文献   

12.
虽然在西方刑事和解理论中存在恢复正义理论、平衡理论、叙说理论3种学说,但是我国的刑事和解与西方的刑事和解存在诸多区别,不能简单地将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嵌套在西方的法学理论体系之下。立足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司法实践,和谐司法、利益兼得、契约理论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我国今后构建刑事和解程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形成了”一国两制”下的内地与港澳台四个法域并存的法律体制。由于四地的法律传统、法律文化和刑法规定的不同.导致四地的刑事司法不同,进而导致互涉的案件或相似案件的裁判结果甚为悬殊.这对犯罪嫌疑人明显不公平,并影响了刑事司法协助的进行。本文通过对四法域量刑制度进行比较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量刑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量刑规范化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司法改革任务,其改革成败关乎刑事法治能否顺利实现以及量刑公正是否得到有效保障。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作为量刑规范化改革中的制度设计之一,有其存在的法理、法律依据以及价值内涵。量刑建议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的充分、得当与否,也在一定程度决定着量刑规范化改革"触角"的深浅,但是量刑建议作为人民检察院公诉权延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合法律性遭质疑、说理不足、标准不明确、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需要不断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借用理性的目光审视我国的刑事诉讼活动———刑事不起诉及其论据与逻辑严密的论证,较完整地揭示不起诉的创制根据、发动根据、分配根据及其不起诉的执行根据,追寻不起诉正当性的极限,旨在建立一个完备的刑事不起诉正当性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企业刑事合规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司法效果、司法理念和犯罪预防等方面具有一定内在联系,同时也不能忽视两种制度在司法效率、适用对象以及犯罪治理侧重上的外部区别。基于对制度衔接困境的考虑,应将司法效率和犯罪治理相结合、认罪认罚标准和企业合规计划相结合、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结合,以此推动制度融合,实现企业刑事合规的本土化适用。  相似文献   

17.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是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石,我国的刑事和解是在实践中自发产生的,其理论基础不同于西方国家。立足于我国刑事和解的实践,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利益共赢理论、被害人承诺理论为我国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以期对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郑艳 《科技信息》2008,(5):166-166
本文以即将展开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为背景,从职务犯罪的侦查措施、职务犯罪的侦查监督、相对不起诉的适用范围、暂缓起诉制度、刑事和解制度和认罪协商制度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检察制度的一些具体措施,以更好的发挥检察制度在我国司法制度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量刑建议制度是量刑建议在整个刑事诉讼中的动态运作过程及其相关一系列程序制度的总称,它符合"不告不理"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控审分离"的内在要求,为"量刑庭审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具有合法性和可行性,因而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20.
量刑证据是与定罪证据相对,用于证明刑事案件中量刑事实的材料。由于我国司法实践采用定罪量刑混合模式,"重定罪、轻量刑"成为思维定势,量刑证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出台,使量刑证据与定罪证据得以区分,量刑证据的独立性得到了立法肯定。然而,新《刑事诉讼法》却没有为量刑证据的适用设立独立的量刑程序和量刑证据规则,这使量刑证据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和立法,完善我国有关量刑证据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