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小麦小染色体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中科院植物所遗传育种室经过3年的攻关,在小麦小染色体的研究中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利用4E(4D)蓝单体培育4D自花结实缺体工作中,发现了一种小麦小染色体。他们在多年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遗传行为和遗传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发现“小偃6号”小麦自发结实缺体  相似文献   

2.
花药培养与多种技术结合选育小麦优良新品种(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小麦杂交育种、诱变充种、突变育种,花培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不同育种技术的综合比较研究认为:花药培养技术具有快速稳定变异材料的作用,与其它育种技术结合运用效果更好,特别是与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结合,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p×q交配模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在F1的表现及其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性状在F1多倾低亲或近中亲遗传,呈负向优势,产量性状则表现较大的正向优势.各性状的基因效应以加性为主.#409在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较高,小偃6号和冀麦23则在产量、千粒重及蛋白质产量等性状上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4.
根据模糊数学原理,提出利用变异系数赋权、信息量赋权与距优平方和赋权3种变异性信息权重分配方法对小麦品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对陕西省7个育成小麦品种(系)品质综合评判结果为:λ>0.65,为优质小麦品种,包括高优503、陕160、小偃6号、大粒878、陕优225.λ<0 6,为低筋粉专用小麦品种,包括小偃7号、秦发12号、陕354、荔丰3号  相似文献   

5.
GS冀麦26号、冀麦36GS冀麦38号和GS石4185是我院”八五“以来培育的几个高产、稳产、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小麦新品种,亦是冀中南不同时期的当家品种。本文以GS冀麦38号为例,回顾了冬小麦育种的总体思路、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分析了其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麦区超高产育种的三种途径和模式,即多穗型、中穗型和重德型,依据本生态区气候条件和现推广品种的产量的构成特点,认为采用多穗型和  相似文献   

6.
小麦花药培养,我国许多科研单位,特别是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所、中国科学院遗传分所、西北植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黑龙江省合江地区稻科所、河北省农作物研究所、山东省昌潍地区农科所、昆明市农科所以及兰州大学生物系、甘肃农业大学等做了不少工作。且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与昆明市农科所协作,培育出了小麦新品系“花培一号”。这个品系是由科春五号与小偃759杂交第一代花药培养育成,据试验,产量超过对照品种34.2~53.4%。看来,小麦花药培养对粮食增产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7.
庄巧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与遗传研究工作60多个春秋,主持育成“华北187”、“北京8号”、“北京10号”、“丰抗8号”、“北京837”等冬小麦优良品种.在品种选育过程中,他善于在亲本选配和杂种后代处理上很好地将产量、抗病性和熟期有机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亲本的特点进行合理组配,尽可能拓宽种质资源的利用面.2010年8月,庄巧生院士围绕自己的小麦育种生涯以及“北京8号”、“北京10号”以及“丰抗”系列品种的育种过程进行了口述回忆.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纵横》1997,(4):28-28,30
辽春10号是由辽宁省衣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用“1048”做母本,以“70181—2”为父本,采取有性杂交和定向培育的方法,历经18年选育成功的国内外顶尖级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实现了我国小麦育种的重大突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已喜获1996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其主要特点是:1、熟期特早辽春10号为春性小麦品种,在沈阳地区春播,lA出苗到成熟仅需75天左右,在雨季到来之前的6月末至7月初gF可成熟,比国内外同类品种早熟7~10天,是当今世界上生育期最短的面包小麦品种。由于早熟早收,不仅可…  相似文献   

9.
用近10年的小麦区试资料,从粒重的角度将四川麦区小麦品种分为“大粒型”、“中间型”和“粒数型”三类,通过相关及因子分析表明;我省推广小麦品种大多属“中间型”,该类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及商品性都较优良;“粒数型”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三类品种中最好但粒重较小,商品性欠佳;而“大粒型”品种对环境适应性较差,不利高产稳产。四川小麦育种宜采用“中间型”或“粒数型”路线,特别是产量水平要有所突破,要须走“粒数  相似文献   

10.
在旱地地膜覆盖栽培环境下,对冬小麦新育成品种的增产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旱地地膜覆盖小麦生态型是重穗型;产量三因素中对提高籽粒产量的作用是穗粒数>千粒重>穗数。提出了培育地膜覆盖小麦种质的育种目标是稳定的成穗率,多粒数,高粒重,具备根穗比值大,叶片功能期长,抗逆适应性强等性状。地膜覆盖栽培配套品种的最佳产量结构模式是穗数360~405万·hm-2,穗粒数45~50粒,千粒重40~45g。  相似文献   

11.
皖北小麦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39份皖北小麦主栽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分析,以探讨品种产量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为小麦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的是小穗粒数、小穗数和千粒重;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为穗粒数、千粒重、单穗结实小穗数;建立了产量因素与产量的回归方程,解释了单位面积产量变异的99.3%。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千粒重、穗粒数、小穗数是通过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产量。因此,高产育种时,宜考虑选择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高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2.
使用遗传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38个河南省历年小麦推广种的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和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部分植株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在改良小麦营养品质的育种中,以赖氨酸产量为主要选择尺度并参考赖氨酸百分比和籽粒产量等其它指标,也许能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随庄 《甘肃科技》2001,17(1):28-29
近年来,无性系变异开始应用于农作物品种改良。无性系变异育种是继花药培养花粉单倍体育种技术之后成为实用化的细胞工程育种方法。 1 小麦无性系后代材料变异类型丰富多样,后代稳定快,能基本保持原品种特性 小麦无性系后代材料性状变异几乎包括了小麦的全部形态特征与产量性状等。Larkin等从墨西哥品种Yaque50E的未成熟胚得到数百株再生植株,其后代产生了一系列形态变异,如芒的有无,颖壳和籽粒的颜色,株高增减等。梁竹青等从未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获得了数千个再生植株,它们表现了丰富的变异。腾世云等对10个小麦基因型幼胚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低能离子束处理小麦种子及其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在我国人口众多 ,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 ,提高小麦单产是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提高小麦产量 ,一方面可更新品种 ,另一方面也可对现有品种进行预处理 .传统育种技术获得一个新品种所需周期长 ,增产效益有限 (仅 5%左右 ) .要进一步提高产量 ,新的育种技术和种子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 .离子束技术用于作物育种和种子的预处理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的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3] .但目前国内外有关利用离子束处理植物种子提高产量的报道较少 ,且对种子处理基本上均使…  相似文献   

15.
普通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份皖北小麦主栽品种进行遗传性状分析,以探讨品种产量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为小麦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千粒重,小穗数,小穗粒数,粒宽,小穗密度,粒长,穗长,株高,分蘖数和护颖长短。其中千粒重、小穗数和小穗粒数是制约产量的最大因素;粒宽、小穗密度、粒长、穗长、株高、分蘖数和护颖长对产量制约力依次变小。因此,高产育种时,宜考虑选择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高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6.
新疆春小麦品种演替规律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年代至今新疆春小麦品种经历了多次更替。对不同时期的54个品种所采用的育种方法和品种的形态、产量、品质性状以及抗逆性、抗病性的演变趋势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品种的更替,育种方法已由引种发育到新的育种方法;在形态性状中,株高明显变矮,株型由楹散型紧凑型发展;在产量性状中,产量明显提高,穗粒数及千粒重有所提高;在品质性状上逐渐向强筋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白粒二号”是凉山州西昌农科所和四川农业大学采用弄地联合育种的形式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经1994~1999年试验示范及较大面积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该产品丰产性好,一般可比西辐5号增产10%以上,抗条锈病的能力明显优于绵阳20、26等系列品种.分蘖成穗率高,适应性强,籽粒品质好,是一个具有良好推广应用价值的新品种。在适宜地区肥水条件稍好的田块种植,因地制宜地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优化施肥并加强田间管理,一般亩产可达400kg 以上。  相似文献   

18.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与天蓝偃麦草(Agropyron glaucum)远缘杂交获得具有高度不育的多年生杂种子一代。通过与普通小麦进行回交并连续七年的不断选育,获得恢复育性的粮草兼用型一年生(越年生)饲草新品系——“华牧一号”。”华牧一号”结实率最高可达90%以上,它具有出苗早,齐苗快,分蘖和再生能力强、生长迅速,鲜草产量高、草、籽质量均好,抗逆性强,奶牛、淡水鱼适口性好,并能耐盐以及一年刈割数次等优点,特别能够解决冬春月份青绿饲料紧缺鲜草供应不足的问题,是既能作为青绿饲料又能获得可作精料的种子,是较为理想的粮草兼用型牧草。  相似文献   

19.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与天蓝偃麦草(Agropyron glaucum)远缘杂交获得具有高度不育的多年生杂种子一代。通过与普通小麦进行回交并连续七年的不断选育,获得恢复育性的粮草兼用型一年生(越年生)饲草新品系——“华牧一号”。“华牧一号”结实率最高可达90%以上,它具有出苗早,齐苗快,分蘖和再生能力强、生长迅速,鲜草产量高、草、籽质量均好,抗逆性强,奶牛、淡水鱼适口性好,并能耐盐以及一年刈割数次等优点,特别能够解决冬春月份青绿饲料紧缺鲜草供应不足的问题,是既能作为青绿饲料又能获得可作精料的种子,是较为理想的粮草兼用型牧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油菜育种研究技术,从常规育种发展到生物技术和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从最初的三系法正在逐渐向两系法过渡,最终将实现一系法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目标也从最初的产量育种到双低育种,再到今天的“高效型优质油菜”育种,包括在双低基础上,进一步改良油菜籽的品质,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实王见油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操作。说明我国油菜育种研究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