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对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主要体现在顶岗实习中,普遍没有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缺乏劳动教育专任教师,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兼顾行业发展需求,加强对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实践等方面的教育.为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并产生实效,职业院校需要设立专门的劳动教育机构、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程...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劳动论的历史传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实施“制造强国”时代战略,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职业院校的体系建设、舆论宣传、科学规划是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是培育新时代劳动者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分析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培育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培育的路径,建立产教融合机制,建立多元化人才培育机制,建设线上融合教育云平台,形成劳动教育、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融合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新一轮工业革命必然会引起传统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同高新技术科技的博弈,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逐渐成为人才培养质量提档升级的新赛道,随之开辟的新兴技术领域需要更多复合型的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应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培养出能吃苦、敢担当、有理想、肯奋斗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本文深度剖析劳动教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聚焦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阶段、新要求,研讨分析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效能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正向作用与潜在空间,精准定位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短板、痛点及成因,制定优化策略,为高职院校全面深化和构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背景下,丰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内涵,是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具有培德、健体、增智、育美等多维目标追求。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面临诸多阻力,即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系统性缺乏、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深度不够及劳动教育课程高水平教师队伍匮乏。为此,新时期职业院校理应注重打造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加强主体合作,丰富课程形式、强化育人理念,提升教师建设劳动教育课程的素养,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和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主要聚焦劳动认知、劳动态度、劳动技能三个层面,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积极的劳动态度以及必需的实践技能.高校应将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关键性的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和育人要求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通过建构劳动教育体系、拓宽劳...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需要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行研究.本研究从四川省职业院校大学生对"工匠精神"认识水平、职业院校教师及企业对"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认识水平及需求来探究四川省职业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并从将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到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将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实到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之中、将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实到实践教学环节之中、将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实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赵琪  周晶  范萌 《科技资讯》2022,(14):156-158
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工巧匠,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方式去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成长为能工巧匠。“工匠精神”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的统一,是从业人员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经济的转型、企业、职业院校及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的生存发展均需要“工匠精神”做基础,使得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将劳动教育写入党的教育方针,而劳动教育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渠道。本文结合5所地方高校调研结果,明晰了地方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根源,重申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旨在推进劳动教育课程改革和落地,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新时代劳动教育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软件和VOSviewer软件制作了知识图谱,重点分析了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的分布状况、热点研究领域和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年均发文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参与的研究人员及研究机构较多、全国分布较散,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高产作者群和系统的知识体系.2.不同年份研究热点领域不尽相同,2018年主要研究劳动精神与劳动价值,2019年主要研究高校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劳动教育,2020年主要研究立德树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和劳动教育实践路径.3.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的未来趋势是重视研究范式的多样性,注重实证研究以及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劳动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有天然的联系,却在实践中存在多种误读。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混同、与谋生手段混同、与思政教育混同,分别是劳动教育窄化、劳动教育异化与劳动教育虚化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产生这些误读的原因主要是对劳动概念、劳动价值观以及劳动与教育的关系认知不清,深入分析这些误读的原因并正确解读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是化解劳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误读的前提与关键。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打造劳动教育的协同育人体系,以专业实践为载体重塑劳动价值观,以产教融合为途径诠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真谛,从而解答劳动教育在职业院校的若干误读并让劳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大量合格建设人才.劳动教育因其综合性及独特的实践教育功能,在合格建设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新时代劳动内涵的增加和形式的变化,为更有效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有必要重新审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发展脉络、内涵与逻辑本质以及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地位与功能,认识劳动...  相似文献   

13.
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不仅有助于推动企业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品质革命,还有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于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就目前来看,职业院校在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还面临着校内外环境不佳、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实践活动受到忽视等诸多困境。对此,职业院校需通过改善校内外环境,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优化师资队伍,保障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实施;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外化于行,助力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学生掌握现代劳动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以及立德树人、培根铸魂、造就时代新人发挥着独特价值和重要功能。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是我国开展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党对劳动教育的领导,通过制定完善劳动教育培养方案、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途径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培养创新型劳动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有着密切联系,二者的结合体现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根本性与实效性意义。在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的融合过程中出现了认识模糊、课程体系不合理、实践载体单一、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从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劳创融合”教学格局;建立督导机制,完善保障服务等方面推进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必要环节。新时代劳动教育既扶志又扶智,基于受助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具体情况,探析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对于新时代各高校进一步提升资助育人成效、推动建立新时代资助育人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新时代高校实施劳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全面育人体系与立德树人的需要.针对高校目前存在的劳动教育顶层设计缺失、学生劳动观念淡化、劳动条件保障不足以及对劳动教育认识不全面等问题,应当坚持劳动教育与立德树人融合、劳动与德智体美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校内与校外融合、教师与学生融合的原则,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抓好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推进美好生活建设的重要抓手。美好生活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要通过发挥课堂育人作用、搭建实践育人舞台、凸显文化育人功能、建好网络育人阵地等途径,切实引导大学生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应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自身更应该具备工匠精神。教师要有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并立志奋斗终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以及对业务能力刻苦钻研的精益求精精神,从而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带动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助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