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和刚体一样在空间可作三维运动.三维运动的物体有3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有6个自由度.沿3个轴可作三个方向的直线运动,也可绕三轴转动或旋转.但在人体下支撑时三个轴直线方向的运动受到约束,可作三轴的转动或旋转,称为人体三维转动.三维转动是人体的运动技能,是人体运动时气血循环体液代谢的基础,也是人体一种运动规律.人体运动通过三维转动调动大群肌肉产生动力,又以转动的形式传递作功.体育运动时由于高速度大负荷约束了人体平时的运动条件,在约束力作用下人体三维转动必须经过训练才能完成,三维转动训练可提高人体运动机能.  相似文献   

2.
总结50年实验,证明人体经络通路现象具有生物学客观真实性,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总结中华传统医药学宝贵经验;概括经络科学对人体生命调节现象的理论性概念,对与生命共存的人体经络循行给出数学表述。  相似文献   

3.
经络—重要的生命科学命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经络的定义与概念,试衅从现代科学观点评价经络。提出评价的依据,进而对人体表经络循行线作科学评价;论述经络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指出经络与控工生物学与医学观点的分离,以及生命科学中间一性的表现。依此预言,以经络作为探索生命科学的启示,在并置膜结构贯通的生物含水缝隙通道系统的空间中,调控生命物质运行的规律是可知的。  相似文献   

4.
人体体表是否存在经脉及其相应的结构和功能,是经络研究中争论的焦点问题.为生理学表征的经络现象应有其物质的实在基础.若能阐明它的物理性实质,则可揭示经络现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科学规律.该文介绍利用最新的生物医学光学测量方法以及红外热成像层析系统,来研究人体的经络现象,并构建了经络光学的研究体系,还实验探索了人体经脉腧穴红外辐射特征和光波沿经脉线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5.
生命能否以数学表达,这是生命科学家感兴趣的难题。经络循行是与生命共存的:经络循行停止,生命则终结。因此,可以通过表述人体经络贯通能力的变量,用数学公式表达生命。贯通能力U是影响贯通因素——生命活力a,反应阻力b,诱发因素c,变异等的函数。而贯通效率η是实际贯通程度UR,与理论贯通程度UT之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激光在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的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不同波长的激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特性也因其光学特性而异,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与生理状态有关,通过测量生物组织表面漫射光分布进而可以了解其生理状态。该系统基于三波长测量法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多通道三波长漫射光自动测量系统,对人体经络与非经络的光传输特性进行了测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络与非经络循行线上的光传输特性存在差异,在手阙阴心包经方向上光的传输比起非经络方向上衰减得慢。经络与非经络这一光学传输特性对证明经络的客观存在和对经络这一方面进一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帅军 《科技信息》2010,(32):I0285-I0285
从体育概念的界定和体育运动对人体机体两个方面的影响谈起,阐述了体育运动对机体运动系统、氧运输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体育运动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和创伤,辩证的透视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影响,指导人们正确的从事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从而强身健体,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在体育转轨改制时期,我国大学排球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及排球新体育运动项群中资源的合理利用、人性化开发问题.根据大学排球体育运动的特点,对多种特性排球运动分层递进式教学体系进行可行性研究,目的是让体育回归其本质——健康、娱乐.  相似文献   

9.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路,包括经脉与络脉两大部分。经是主干,犹如途径;络是分支,犹如网络。它们内属脏腑,外络支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把内部的脏腑和外部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腧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具有接受刺激的功能。这些特定的刺激点,在历史文献中有“砭灸处”“气穴”“骨空”“孔穴”“输穴”以及穴位等不同名称。从这些名称可以看出,古代医家对腧穴的理解,不是把它看成孤立于体表的,而是把它看成与内部组织、器官有一定联系的,互相输通的一些特定部位。经络的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调节平衡的功能,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腧穴的反映来体现的。刺激一定的腧穴,就可以发挥相应经络的作用,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激发机体内的抗病能力,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因此,经络与腧穴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人体经络复杂网络路由问题的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经络—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jingluo-immune-nerve-endocrinenetwork)学说,采用复杂网络定义、模型、算法和理论,对穴位在经络中的信息传递方式、交互条件、路由途径、高导电性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建立了经络的复杂网络路由模型,证实了该网络的存在·信息物质沿经络路线传播,经络循行也有确定的方向和速度,确立了经络的基本功能是传递及调控生命信息物质为经络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营养素是构成机体组织的物质基础,合理的营养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体育运动是增强人体机能的有效手段,科学地利用营养因素以促进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仿生与现代体育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的优异形态、精巧结构、运动形式、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为体育运动提供了崭新的技术原理、高难度的技巧动作、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增强人体机能的种种有效手段.向生物学习,可以促进运动形态学、运动训练学、体育选材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络研究颇受关注。十多年来,列为国家级研究课题,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谓不大。但是,对经络本质的认识似乎还很遥远,且始终纷争不断,其原因在于存在认识误区。 人体经络这个名词从文字上理解和从中医学理论上理解,会产生多重含义,使用者往往根据其理解和目的取其不同意思。字面上的意思似是泛指体内呈线条状线状的有形或无形的结构。专业人士则认为是附加于线条状线状的有形或无形的结构所形成的网络以及该网络对机体的调控。经络理论所阐述的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即整体调控。其在体内循行的路线被认为有未知的结构和(或)功能。由于经…  相似文献   

14.
1淤血的形成和范围凡因某种原因引起的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以及体内存留离经之血,影响健康,则称为淤血。它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由淤血而产生各种证候,均称为淤血证。如肝气郁夫、气滞血淤形成症瘕、下焦淤血可见小腹疼痛、妇女可有月经不调、痛经、或淋漓不断等崩漏和闭经、心血淤阻可出现胸痹疼痛等病变,虽淤血证候繁多,但临床表现可有共同特点。2妇科诊断淤血的特点妇女有经、带、孕、产、乳等特点。气血是月经、胎孕、产、乳的物质基础。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脏腑强弱、气血盛衰,经络畅滞与妇产科疾病有…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运动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它以“全身运动”和“交替运动”为主要运动方式.多年来,人们对太极拳对人体的影响一直有着不同的争论.为了探究太极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促进作用及其机理,在查阅文献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太极拳教学、训练及锻炼的经验,研究证明,太极拳作为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在对人体中枢系统起着积极而疗好的促进作用的同时,可以提高心血管、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功能,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与新陈代谢的过程,对人体心理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节.因此,从医学的观点看,它是一种很好的医疗辅助保健运动.  相似文献   

16.
<正> 人体各脏腑经络若能通畅无阻,营卫气血周流不息,气机升降有序,人则健康无病,即如《金匮要略》所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如发生壅滞不通,就形成疾病。对“不通”之证,临床多用  相似文献   

17.
人体运动的视觉分析是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近年来受到研究者关注的前沿方向之一。它主要是针对包含人的运动图像序列进行分析处理,识别和理解人的动作。人的运动分析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在智能监控系统、虚拟现实、人机交互以及医学和体育运动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项目背景 针灸用于治疗多种急性和慢性疾病,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特别是针灸的止痛作用,有时收到神奇的效果,但其作用原理鲜为人知。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功能由经络系统和运行于其中的气血来控制。针灸通过通经活血达到疗病保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经络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几千年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针炙、气功、按摩各科的临床实践,它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医学的一项重大贡献。中医学认为经络系统是人体行气血,平阴阳,法自然,处百病,调虚实,决死生的整体机能调节、控制和反应系统。就其形态内涵而言,经络是“经脉”、“络脉”,以及“经筋”、“皮部”的总称,是以十二正经为主体,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网络全身的气血运行通道。  相似文献   

20.
浅析柔韧性素质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立 《科技资讯》2009,(31):221-222
柔韧性素质在体育运动中有重要的作用,柔韧性素质有利于体育运动成绩,让耐力素质,力量素质在运作中更高效,更经济性。有助于发展人体的反应能力和调节能力。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和运动后的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