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一方面通过历史追踪的考察,揭示了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影响心理学的效果,是为心理学塑造了关于心理进化符合与机体进化同样的逻辑的盲目信念;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的存在的维度的分析,阐明心理进化所符合的它自己的逻辑,而不是生物进化的逻辑,从而揭示进化论在向心理学领域的运用性扩展的过程中为心理学设置的思想陷阱或理论误区。文章研究结论同时暗示了,心理学必须自觉地超越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思想框架,才有可能寻求到它自己的目标和归宿,从而获得它的真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论心理学的日常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中,过度地张扬了心理学的科学性,导致心理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面对现实问题束手无策。心理学应该是科学性与日常性的有机统一。心理学的日常性就是关注个体的自我心理生活,关注个体的常识理解,把心理学理论的支点回归到现实的个体身上。  相似文献   

3.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无法拒斥现代进化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价值。由于不可通约性的卷入,用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无法比较现代进化心理学与标准社会科学模型的进步性。现代进化心理学是从进化生物学传统内部成长出来的,越来越为科学界及进化生物学界支持。依库恩的观点——理论选择的任务应交给最有才干的专家群体,应肯定其科学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主张在人类漫长的遗传进化过程中,形态共鸣通过形态形成场积累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文化习俗,并深入根植于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人的意识通过形态场能动地作用于外部世界。形态共鸣不仅影响人类的意识和潜意识,乃至生活事件,在生物界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形态共鸣理论也会引领心理学范式发生变革,拓展心理学边界,理解心理学观,更新心理学研究方式,提升心理学方法论研究生态学效度。  相似文献   

5.
自社会生物学、进化心理学兴起以来,"进化伦理学"就受到了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者都热衷于用进化力量来为道德或道德能力提供解释。然而,研究者们在该理论的正当性问题上始终难以达成一致。其中一些分歧源自"进化伦理学"一词意义上的含混不清。为解决该问题,我们至少应当进行以下两类区分:1)对生物学和生物哲学中"进化论"之不同含义的区分;2)对不同层面"进化伦理学"的区分,包括:描述性进化伦理学、规范性进化伦理学、进化元伦理学。这些区分将帮助研究者们对进化伦理学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4,(3):48-49
正有人说,人的内心深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多项心理学实验证实,每个人一生都难免被7种消极心理左右,从而损害自己的心理健康,破坏人际关系,甚至走上人生的弯路。对此,《生命时报》特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李君、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杨东、广东省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马健文教我们如何战胜这些心理,进化成更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用心理学研究的证据来论证归纳推理的合理性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归纳推理合理性讨论位于认识论语境中,而心理学研究本质上是在方法论语境内进行的,因此不能用心理学研究来解释归纳推理合理性问题。归纳问题实际上是关于世界-认识二元关系的追问,现已有的对这个问题的各种回答可以分成四类,前三类都不是能称为解释。当代进化心理学代表了第四类方法,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本预设建构了一个更高阶的解释系统,进而对归纳推理合理性问题做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生物语言学”及术语考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语言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视角进行理解。从广义上来说,生物语言学研究涵盖了从进化生物学、基因科学、神经科学以及心理学等角度展开的语言研究。从狭义上讲,生物语言学主要指的是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法学派关于语法属性的研究。文章研究发现国内外百科全书或词典等工具资料书对生物语言学的界定更多地倾向于广义生物语言学;而学术论文的研究更多地关注狭义生物语言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普遍语法与语言范式——从哲学、心理学到生物学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遍语法思想具有悠久的认识论渊源。乔姆斯基认为普遍语法是人脑初始状态与生俱来的生物属性,语言研究最终会同主流的自然科学统一融合。本文扼要论述了普遍语法从哲学、心理学到生物遗传与进化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作者指出普遍语法不仅改变了传统语言研究的范式,其自身也经历了多个范式的转变,当前提出的“唯递归性假设”就是普遍语法在生物遗传与进化研究基础之上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民间心理学是普通大众解释、预测行为的心理资源,代表着一种常识心理观。本文在考察取消主义和工具主义挑战民间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主要论证的基础上,对它们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重构心理概念图式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