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章用GMPLS方法实现一种常见异构网络的多协议标签交换,该方法在PON和以太网中运行扩展的OSPF,用LMP协议构建GMPLS控制层面,用RSVP—TE和PBB—TE实现LSP建立和拆除。在整个异构网络中实现GMPIS,并用LSP来传输数据,保证数据快速、安全传输和良好的QOS,同时实现OAM管理整个网络。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本文分析了实现办公自动化的优点及意义,讨论了我校科研处实现办公自动化应该实现的功能、包括的模块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用面向对象技术,将知识元对象化,实现动态的作图子系统;综合计算机代数知识和计算机自动推理技术,实现高中代数复数题目的自动解题,文中叙述了具体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科技园建设与大学发展互动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学发展战略作为实现大学管理目标的必要手段,是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特色发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实现。大学科技园可以推动大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产学研结合,是大学发展战略的实现方式之一。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将大学科技园上升到大学发展战略的高度,在推动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大学发展战略,促进大学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异结构超混沌系统的同步及电路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两个不同结构超混沌系统间的同步,采用自适应反馈同步的方法,构建了混沌同步控制器。在控制器的作用下,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可以实现同步。通过对广义Lorenz系统与超混沌Lü系统的同步进行数值仿真和电路实现,证实了自适应反馈法可以实现不同结构超混沌系统间的同步。该方法不仅有效、可靠,而且对于具体的误差,系统可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来实现同步,具有稳健、易于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为减小老年人因跌倒造成的身心伤害,实现及时救助,设计了一种实用的人体跌倒检测器。采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ZigBee无线通讯实现人体运动状态的数据采集和传输,采用基于加速度向量幅值和人体姿态角检测算法实现跌倒检测,通过报警单元实现基于GSM模块的短信报警,利用对GPS数据解析实现跌倒事件的地理信息的Google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器对人体向前跌倒后平躺、向右跌倒后侧躺和向前跌倒后未平躺等状态判别准确率达到100%,监控界面良好。  相似文献   

7.
介绍基于线序划分(LOP)的时态拟序索引技术TQD-tree,基于前期研究成果实现增量更新.能否实现增量更新是时态索引技术成败的关键.首先,讨论TQD-tree所需数据结构和LOP实现算法;其次,讨论实现增量更新算法;再次,讨论批量更新的可行性;最后,完成仿真评估以表明更新技术可行性和有效性.实现批量更新,减少扫描重构TQD-tree次数,能大大提高系统效率.研究时态数据索引更新技术能解决大数据管理框架中实时响应和频繁更新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高速光纤通信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平台上实现光纤通讯的方法.利用Xilinx的EDK(Embedded Development Kit)开发包和Virtex-ⅡPro内部包含的Power PC硬核搭建起内部系统,然后利用Aurora IP核、高速串行收发器Rocket IO和SFP光模块实现高速串行光纤通信,并通过OPB-PCI桥实现系统和主机之间的数据传送.结果表明,这种实现方法简单、快捷、可靠,并且可以方便地实现数据的片上处理,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能力,作为高速通信和数据处理的片上系统平台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可以在技术层面、组织层面和制度层面提高政府效率、效能和回应性,但实现信息共享,公共管理者却同时面临技术、组织与制度层面的障碍和困境,只有当技术、组织和制度逻辑相互碰撞相互协调时,信息共享才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0.
韩兵 《科技咨询导报》2014,(31):175-176
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对煤炭产业政策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良好发展,更需要企业自身建立良好的企业管理文化,通过科学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建成本质安全、和谐高效的矿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煤炭企业必须抢抓机遇,紧跟时代步伐,调整发展思路,加大投入,提升硬件设施和软件队伍建设,以企业文化引领业务创新,实现管理提升。最终实现黑色煤炭,绿色开发,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系统及系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详尽讨论了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点,分析了求解建筑热湿负荷的国内外现状及建筑热湿负荷的影响因素,指出建筑热湿系统是一非本征灰色系统,并对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如何应用于建筑热湿系统提供了思路,最后指出该方法能够得到建筑热湿负荷的“满意解”。  相似文献   

12.
在Pecora和Carroll提出的驱动-响应同步方法中,响应系统是直接复制驱动系统的稳定子系统。但是,这种方法对有些系统是失效的,因此提出了实现混沌系统驱动-响应同步的另一种方案。在此方案中,响应系统不是直接复制驱动系统的稳定子系统,而是由驱动系统中的多个变量组合。同时在响应系统中,引入了驱动函数,提出了构造驱动函数的方法,以实现Pecora和Carroll方法所不能实现的混沌同步,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逆系统设计方法对变风量空调箱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的内环(风量控制回路)和外环(房间温度控制回路),进行逆系统设计.消除了在设计时将非线性系统做近似线性化处理所带来的设计缺陷;同时采用二次型最优控制技术对变风量空调箱的控制器进行优化设计,使控制器的参数达到最优值.逆系统设计方法与二次型最优控制技术相结合能有效地改进和提高变风量箱的控制品质和性能.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多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解决刚柔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的刚柔多体系统动力学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通过该方法和其它方法的数值算例结果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通常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相比,该方法涉及矩阵阶次低,无需总体系统动力学方程。该方法为解决一般刚柔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般的仿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建立T-S模糊模型的方法. 使建立的模糊系统与原非线性系统具有相同的响应特性,避免了平衡点线性化产生的系统误差的不利影响,同时也适用于含有多个非线性项的系统. 将这种建模方法应用到GMAW系统,建立了改进基于T-S模糊模型GMAW系统,并且建立的模糊系统和原系统具有相同的响应特性. 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系统动态特征参数的测试与计算的问题,分析了常用的时域响应法和频率响应(共幅值)法使用的局限性,根据系统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关系式,推导出一种动态特性的测试计算方法。该方法建立在系统频率响应基础上,兼顾了幅频和相频二者信息,其测试和计算简便,不仅适合阻尼较小的系统,也适合阻尼比较大的系统。  相似文献   

17.
逆系统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非线性反馈控制系统的方法,称作过系统方法.这种方法的要点,就是用对象的逆系统构造出一种可用反馈结构实现的“α──阶积分逆系统”,将原对象补偿为具有线性传递关系的系统,即α阶伪线性系统,然后用线性系统的理论来解决这种系统的综合问题。同时,本文还将逆系统方法用于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从所给出的仿真来看,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在Krylov-Bogoliubov-Mitropolski(KBM)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响应瞬时特性的非线性系统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系统响应瞬时特性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一次性识别出所有系统参数.采用归一化Hilbert变换(normalized Hilbert transform,NHT)和广义过零(generalized zero-crossing,GZC)法求解信号瞬时振幅和瞬时频率,通过算例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效果.以Duffing方程和Vanderpol方程两类非线性振动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系统识别方法的精度.算例表明,即使在系统响应受到较大噪声污染时,该方法也有很好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中原油田有杆泵采油生产的实际 ,对电模拟法、常规APIRP 11L方法及Rodstar方法等优化设计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Rodstar方法是一种能与实际生产情况完全拟合的系统设计和模拟技术。该方法可根据油井当前的运行参数、生产状况、井底流压变化幅度和流入动态曲线判定油井是否有提液潜力 ,能定量地分析拟合系统的设备工况 ,模拟液面撞击以及井被抽空时的状态 ,并能用于对整个有杆泵系统作定量的经济分析评价。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吻合较好 ,是迄今为止对有杆抽油系统进行设计、模拟及分析的较为完善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结合接枝淀粉的结构特点,分析了该浆料的物理性能和浆膜的机械性能.认为接枝淀粉具有优良的上浆特性和环保性能,是替代PVA用于经纱上浆的理想浆料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