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行政行为的科学含义为切入点,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对行政行为的界定提出观点,即以行政职权为核心并结合外在形式进行分析,从而为行政行为理论研究发展及实务操作提高另辟新径。  相似文献   

2.
要使发生于学生、教师与高等学校之间的纠纷能够通过诉讼得以及时合理有效的解决,前提在于准确认识高校的法律地位,关键在于廓清高校行为的属性,而核心问题在于行为性质界定标准的确立。高校行政行为的界定标准的确立可以从行为对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影响程度着手,构建行为效果标准,在此基础上把握高校行政行为的基本特征,厘清行为的具体样态。  相似文献   

3.
抽象行政行为的数量繁多,性质不同,如果都纳入司法审查的范畴,在我国现阶段还不现实。抽象行政行为分为立法性抽象行政行为和非立法性抽象行政行为,结合我国司法现状,应先将非立法性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到司法审查的范畴,为抽象行政行为的全面司法审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现行《行政诉讼法》自实施以来,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监督制约行政权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该法的不足也日益显现,其中一个被广泛质疑的焦点就是抽象行政行为并不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内。实际上,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畴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在目前的多种抽象行政行为诉讼模式中,部分审查模式更适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但也并非是完美方案和终极目标。在具体实施时,应当在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理论研究成果、现实因素和先进经验,进一步扩大受案范围、放宽原告资格,并引入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使行政相对人可以就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5.
由四川省一起行政区划调整纠纷引申出法学领域的两个重要问题——行政区划调整的法律性质如何界定和行政区划调整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对于这两个问题,目前学术界鲜有研究。为此,界定了行政区划调整的法律性质。经过详细论证,认定行政区划调整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而属于国家行为。其次,基于国家行为的不可诉性,行政区划调整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6.
对行政登记行为的特征、本质内涵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针对行政登记行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司法救济的观点,并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证;阐明了行政登记行为可诉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行政规划作为现代行政行为法发展的产物,其在行政法领域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是该行为定性的复杂程度制约了其发展,尤其是在缺少司法救济空间的情况下。行政规划行为在时间、空间、内容以及考察视角上的不同,导致了其在行为定性上存在争议。过程维度的阶段型界定、层级维度下的递进性界定和内容维度下的铺陈式界定,在司法救济上各有千秋。处理好不同维度下行政规划的性质与司法救济的关系,是行政规划法领域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行政事实行为理论作为行政行为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在与其有着“姊妹”关系的行政法律行为理论比较中显得十分薄弱。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及政治民主化、法制人性化、经济市场化、社会自治化的程度不断深入,呼唤着行政事实行为对国家作用的发挥。“行政事实行为”这一学术概念,起源于德国学者耶利·纳克(WalerJellinek)所谓的“单纯高权行政”,丰富于法、德两国学者适应于现实制度需要的理论创新,得益于世界各国学者积极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为行政事实行为提供司法救济,其实就是将行政事实行为纳入到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中去,其既有理论依据,而且在我国现行法律之中也存在突破口,行政事实行为的司法救济包括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两种,其诉讼类型包括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预防性诉讼。  相似文献   

10.
行政合同概念之检讨与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合同概念的界定是研究进而规范行政合同的基础。长期以来,学界关于行政合同概念的界定多有分歧,主要表现在行政合同主体的范围、行政合同法律关系的归属、行政合同主体的意思自治程度、行政合同主体的地位等方面。从行政合同的主体要素、内容要素、意思要素、目的要素、地位要素和形式要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对行政合同作如下界定,即所谓"行政合同",是指为了公共目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依法设立、变更、终止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及以之为载体实施行政行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及其弊端进行了分析,并在我国现行对抽象行政行为复议审查的基础上,论证了我国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范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公路行政主体是公路行政行为的主体要件,但目前对公路行政主体的界定尚存分歧。从行政法理视角对公路行政主体的内涵、特征和范围进行界定,并提出优化公路行政主体制度的建议,以推进公路行政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目前的行政赔偿范围进行了反思。认为我国现行的《国家赔偿法》主要以列举方式确定的行政赔偿范围,极大限制了行政赔偿范围。建议采取“概括加否定排除式”的立法模式扩大行政赔偿范围,将行政规章以下的抽象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行为和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行政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14.
唐敏 《科技资讯》2011,(7):206-206,208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政府行政模式逐渐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多地采用非强制性行政行为。本文分析了实行非强制性行政行为的必要性,目前我国非强制性行政行为存在的困境,通过完善立法、建立健全救济制度等途径来完善非强制性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行政管理"的基本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管理学科的建立,需要有来自于对学科研究对象的基本界定,而行政管理理论的政治的、社会的、国家的背景,又影响着对行政管理的认识。本试图从学科演变及社会现实等方面,探析“行政管理”的基本界定。  相似文献   

16.
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主体积极作出的不产生直接的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行政事实行为的目的正当性规范是对行政事实行为合法性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行政事实行为的目的正当性规范进行详细研究,有利于对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力、任意实施行政事实行为、侵害公民合法权益又规避法律责任的行为予以限制,保障法律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17.
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诉讼的争议对象,审查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是行政诉讼的中心任务和最终结果,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标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行政行为必须走向程序化是“行政法治”的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要求 ,本文在理论结合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的几方面内容及其处理办法 ,对于实现依法行政这个目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保护灵活就业劳动者的权益急需政府行为的适当介入,本文从政府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两个角度入手,对抽象和具体行政行为中的违法不作为及违法作为加以分析,提出具有合理合法的相关保护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的法规政策并且相关法规政策通过政府具体行政行为落到实处。最终保障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行政行为补正是行政程序违法的一种责任实现方式。在未来的统一行政程序立法中。应该将补正与更正分开规定;在规定补正的适用范围时,应该从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进行明确的列举;在补正的期限方面,应该规定为行政复议程序终结前或行政诉讼程序终结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