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砂仁叶枯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sp.)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温度能促进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6;麦芽糖和葡萄糖为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硝酸铵为最适氮源;蔗糖最易促进孢子萌发;通气条件能促进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萌发;连续光照易促进分生孢子产生.无氮源和无碳源条件下菌丝生长不良;相对湿度在95%以下时,分生孢子不萌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砂仁叶斑病病原菌(Phyllosticta glycines Thum.)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5℃,菌丝生长的最适p H值为7;孢子萌发的最适p H值为6;病菌菌丝在含淀粉和硝酸钙的Czapek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佳碳源是乳糖;菌丝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但紫外光能促进分生孢子的形成;无碳、氮源时,菌丝生长不良,长势差;RH95%以下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分别为55℃和60℃。  相似文献   

3.
松树脂溃疡病菌(Fusarium circinatum)在6种供试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以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最差。菌丝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18~27℃,最适温度为24℃。在全黑暗环境下生长最好,光暗交替下次之,全光照下较差。适宜菌丝生长pH范围为 5~9,最适宜pH为80。在基本培养基上,以半乳糖为其最佳碳源,硝酸钠为最佳氮源,维生素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病菌分生孢子在包括无菌水在内的各种机质中均可萌发,营养以 5%葡萄糖为最好。分生孢子在15~35℃、相对湿度85%~100%以及pH 3~12内均可萌发。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0,最适相对湿度为100%。黑暗、氧气充足环境有利于孢子萌发。菌丝、分生孢子致死温度分别为55 ℃和52℃.  相似文献   

4.
试验表明:毛竹慢性枯萎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粘帚霉(Gliocladium sp.).病菌初生分生孢子梗轮枝状,次生分生孢子梗青霉状,分生孢子大小2.4-6.2×1.9-3.2 μ m.病菌生长最适温度25-30℃;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5℃;分生孢子萌发的pH范围3-11,最适pH 5-8;最适碳源为半乳糖、麦芽糖、蔗糖.病菌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偏高,35℃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和萌发要优于15℃条件下.  相似文献   

5.
白三叶草褐纹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白三叶草褐纹斑病叶片上分离纯化得到病原菌束状匍柄霉[Stemphylium sarcinifoDne(Car.)Wiltsh.],并对该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以燕麦片培养基(OA)为最适,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8,菌丝致死温度为51℃(10min),全光照菌丝生长最快;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在pH值为7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2℃(10min),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竹叶锈病是竹类主要病害之一,影响竹林生长。为了利用重寄生菌赭红枝顶孢(Acremoni-um salmoneum)对竹叶锈病进行生物防治,笔者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重寄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竹叶锈病重寄生菌赭红枝顶孢的最适生长培养基为ZPD培养基;甘露醇为最适碳源,最适氮源为KNO3;菌丝生长温度为8~30℃,最适温度为25℃;适宜pH为4~6,最适pH为5.0;光照对菌丝生长速率影响不大。该重寄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适宜pH为5~6,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选用佳木斯地区采集的番茄晚疫病病菌,分别在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Ph、温度及光照时间的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菌落直径、产孢量及萌发率.来筛选番茄晚疫病病菌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黑麦培养基最适宜菌丝生长及产孢,以蔗糖做碳源最好,甘露糖最差;氮源以氨基丙酸最好,胱氨酸最差.孢子囊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低于5℃和高于35℃都不能萌发;光照抑制孢子囊的萌发,p H为7时孢子囊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赤水金钗石斛黑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金钗石斛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培养性状及形态等研究表明,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为5~35℃,最适温度为25℃,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5℃,最适温度为25℃.光照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无明显的影响.药效试验表明:10%苯醚甲环唑67μg/mL,64%恶霜灵1 607μg/mL对菌丝的抑菌率均为100%,90%乙磷铝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香梨树腐烂病病原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香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在高温、低温和最适温区内生长差异显著,在20-30℃的条件下生长较快,低于10℃或高于35℃均不利于菌落的生长;菌丝生长适宜的pH值为4-5,二者对菌丝生长无显著性差异,与其它酸性条件下生长的菌丝差异显著;香梨树皮培养基和玉米粉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好,与其它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差异显著;菌落在含有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光照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分离自冀东地区冬小麦上的根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病菌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0~39℃,最适温度为24~28℃;分生孢子在5~35℃内均可萌发,15~24℃范围内萌发率高且芽管粗壮;产孢的温度范围为8~30℃,20~22℃范围内产孢量最大;pH值在2~12范围内菌丝都能生长,最适pH值为6~8;产孢的pH值范围为3~10,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产孢量最大;分生孢子在pH值4~10范围内均可萌发,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光照对病菌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分生孢子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95%时不能萌发,水滴中的萌发率最高;营养利于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秦皇岛地区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适宜环境,采用不同温度、光照、培养基、氮源和碳源对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秦皇岛地区葡萄灰霉病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20~25℃,全光条件下最适宜于菌丝的生长;葡萄灰霉菌在供试的各种营养条件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最适宜于其生长的培养基是胁本哲氏培养基;碳源和氮源试验中,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最适于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从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碳源、氪源、酸碱度、温度、光照等方面探讨羊肚菌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羊肚茵菌丝适宜在PDA固体培养基以及黄豆芽——玉米粉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单肚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硫酸铵;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最适pH范围为6~7,最适温度为25~33℃之间,并且在光照条件为弱光时羊肚菌菌丝生长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3.
褐口蘑菌丝的培养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不同营养条件对褐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褐口蘑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能明显促进菌丝生长的微量元素为硫酸镁,生长调节因子为吲哚乙酸;最适温度为25℃;最佳pH值为7~8.  相似文献   

14.
筛选野燕麦致病菌株,研究其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为野燕麦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离体叶片接种测定,筛选对野燕麦有良好抑制作用的致病菌,并通过对致病菌的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分析鉴定其分类地位;以单因素试验法对影响该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各种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经初步鉴定3号菌株属于镰孢菌属(FusariumLink ex Fr.),对野燕麦有致病性,发病率在80%以上,在SCS培养基生长最好,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5~32℃,最适为28℃,pH范围2~11,最适6.0,在以葡萄糖为碳源、以磷酸氢二铵为氮源的Czapek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20~35℃,最适28~30℃,pH2~11,最适6.0,以自由水或饱和湿度条件下萌发最高;蛋白胨、牛肉浸膏、吐温-80明显提高孢子萌发速度。结果提示3号致病菌株对野燕麦有较好的致病作用,具有进行野燕麦杂草生物防治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蝴蝶花枯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重庆地区绿化植物蝴蝶花上分离出引起枯斑病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在6~36℃均能生长,最适温度是28℃.菌落生长和产孢的pH范围是3.10~11.80,最适pH值为7.11.分生孢子在5~35℃,pH3~10,相对湿度90%~100%范围内均能萌发,且在最适温度24℃,最适pH7和相对湿度100%时萌发率最高.光照对菌落生长速度的影响较小,但对产孢量的影响较大.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48℃(10min).该菌能利用多种糖、醇类作碳源和多种有机氮、无机氮作氮源.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昌黎旱黄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和针刺法对其病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ITS序列分析方法鉴定旱黄瓜茎基腐病原菌种类后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旱黄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该病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6.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NH4NO3,致死温度为69℃,10 min;大型分生孢子生长最适温度为25℃,小型分生孢子生长最适温度为30℃;两种孢子生长的最适pH,碳源,氮源均为5.0,蔗糖,NH4NO3。  相似文献   

17.
影响空心莲子草镰刀菌生长发育的几个重要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有试验发现空心莲子镰刀菌草生长产孢对光照、通气及淹水与否不敏感的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测定营养培养基、温度和酸碱度因子对空心莲子草镰刀菌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3个因子对此真菌菌落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都有极显著的作用,所以认为它们是影响真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真菌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5℃~30℃,在25℃时生长最快而产孢最多;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范围是20℃~35℃,在30℃时萌发率显著高于其它温度处理.对6种培养基的测定结果显示,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胡萝卜培养基(CAA)、空心莲子草根茎煎汁培养基(ARS)和空心莲子草叶片煎汁培养基(ALA)上都能够正常生长、产孢和萌发,而在清水洋菜培养基(WA)上不能生长发育,但是马铃薯蔗糖琼脂(PSA)是该真菌的最佳培养基.菌落生长和产孢的适宜酸碱度范围是pH 4.5~pH 11.0,最适约为pH 7.0,在pH 4.0和pH 12.0时生长和产孢都明显减缓;分生孢子萌发适宜的酸碱度范围为pH 4.0~pH 9.0,在pH 10.0~pH 12.0范围内孢子不能萌发.由此可见,在25℃和pH 7.0条件下使用PSA,是空心莲子草镰刀菌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三叶木通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从培养基种类、碳源、氮源、pH、温度和光照等方面对三叶木通叶斑病病原菌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生物防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在PCA培养基,30℃,pH值为6,12h光照/12h黑暗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分生孢子在CA培养基,30℃,pH值为7,24h光照的条件下产孢量最大。该病原菌可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菌丝的生长会受到硫酸铵和氯化铵的抑制。枯草芽孢杆菌SNUB16可显著拮抗三叶木通叶斑病病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了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供试培养基中以rye、大豆培养基和C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该菌在15-30℃范围内均可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15min、55℃5min或60℃5min。在pH5-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最适pH6-7,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5-6,全黑暗有利于病菌生长,分生孢子在饱各湿度或水滴中萌发快,葡萄糖对分生孢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相对湿度低于80%时不能萌发,病菌对葡萄糖和蛋白胨的利用较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灰离褶伞(Lyophyllum cinerascens(Bull.et Konr.)Konr.& Maubl.)菌丝生长所需的碳氮营养及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灰离褶伞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麦麸和蛋白胨,最佳碳氮比为5∶1~10∶1,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