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在翻译时,应确切、深刻、完整地理解每一个成语的本意和引申义,不能只从字面上来望文生义。翻译不仅是要进行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要把一种语言中的文化转换成另一种文化形式。可以说汉语成语的翻译实际上是如何用英语去处理在汉语成语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文化特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邵南南 《科技信息》2009,(27):I0168-I0168
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英汉成语的文化内涵虽然有一定的共性,但各自的个性也比较突出。因此成语的翻译不仅的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文章旨在通过用直译、套译、意译的方法来将成语的翻译进行分类,探讨在翻译时可用的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以便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正确使用成语。  相似文献   

3.
陈丽 《科技信息》2009,(31):I0187-I0187,I0253
成语作为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好比一面镜子,极鲜明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翻译时应怎样处理成语中的文化因素,一直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俄汉成语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探讨成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作用,探讨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译者进行英语成语翻译时,文化对译者的理解和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可见,英语成语反映了英语国家的民族特色。在翻译时,译者了解英语成语的产生和来源将有助于他们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或其他的方式。其目的都在于准确进行语际的意义转换,尤其是文化意义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周雅菊 《科技信息》2009,(16):140-140,142
成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社会观点、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等。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中都有着丰富的成语,因此在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必须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文化差异导致的英汉互译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文化背景在成语、谚语、诗歌和成语典故翻译中的重要性,阐述了语用差异和语用失误对广告翻译的影响,探讨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因生活习惯的不同而造成的对日常生活中习语表达及翻译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翻译的准确性在于把握其语用意义。在翻译过程中,深刻理解英汉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采取求同存异的策略,跨越语言文化的障碍,是使译文忠于原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由文化差异看英语成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成语同汉语成语一样,是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固定的短语或句子。英语成语有自身的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尤需注意英汉文化差异。英汉成语的关系大致可分为对应、不完全对应和不对应三种关系,在英语成语汉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正确处理好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把握好翻译的适度性。  相似文献   

8.
李耕砚 《科技信息》2006,(10):325-326
英语成语是英语语言文化的精髓,对它们的理解和翻译给很多学生和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本文针对其中含有人名的英语成语,对其文化内涵和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从中可见了解英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只有学贯中西,并且具备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才能理解并恰当地运用这些英语成语。  相似文献   

9.
成语典故是语言中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形式。由于成语典故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天然地与其所承载的文化融为一体,其语言构成和文化内涵具有凝固性、整体性和不可替代性,加上其包容深广,时空跨度大,在给语言表达增添亮丽色彩的同时,也形成了语言翻译的一道特殊障碍。为了扫清英、汉成语典故的翻译障碍,有必要对英、汉成语典故的差异进行分析,揭示其文化内涵,准确理解其传递的文化信息。英语与汉语的成语典故多如牛毛,不胜枚举,在此仅从以下几方面就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语典故进行分析。一、形式和内容均不对应的英汉成语典故这类…  相似文献   

10.
高立东 《科技信息》2006,(10):97-98
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语言中的精华所在。本文主要研究了英汉成语中的文化差异,如宗教历史因素等,并提出了成语翻译的几个方法以及翻译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翻译的基础,个性是翻译的障碍。文化差异对语言可译性具有制约作用。翻译文化语义时大都采用意译、直译或直译加注,以保留词语的文化形象,还可套用译语、成语或习语。  相似文献   

12.
英语成语是英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就使得英语成语的翻译难度加大,从而汉译时出现更多的翻译腔现象。本文从翻译腔谈起,介绍了英语成语汉译时的翻译腔现象,探讨了克服这一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汉语和壮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各有它自己的特点,再加上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们由于历史和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等不同,所以围绕着成语的比喻与联想作用也就不同。因此,在翻译汉语成语时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成语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它简单明了 ,寓意深刻 ,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凝练性和重要的使用价值。但由于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的极大差异 ,多数成语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各民族自己的色彩。本文试图对英汉成语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 ,并引入语用学机制对英汉成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一 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1、生活环境的不同带来文化涵义上的差异 地域不同 ,居住在该地的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现象便有不同的感受。因此 ,一些成语的产生便和该地的地理与自然环境有了密切的联系。英国是航海民族 ,因此很大一部分成语源于航海…  相似文献   

15.
张静 《科技信息》2010,(33):216-216
要掌握英语中丰富多彩的成语实非易事:由于语言、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成语的真实含义同字面意义之间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要正确理解英语成语,就应该对语言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所了解:本文本着趣味性原则,对英语成语在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翻译归化与异化的角度,阐述了如何结合成语的语言与文化特点,分别采用归化与异化方法,恰当地将成语这一中国文化之瑰宝译成英语。  相似文献   

17.
郑慧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2):104-105
在英汉成语的来源上,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时,两国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及宗教背景也必然反映在各自的成语中,赋予他们不同的民族特色。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成语的比较,从各自语言的特色,文化的内涵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异同,有助于了解英语所载的文化意蕴与其多层面背景,是学习该语言并运用其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程欣 《科技信息》2011,(2):182-18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接触、传录、交流的重要媒介,充满着人类文化的印迹,而成语又是各种语言的精华之所在。它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民情及历史等各方面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俄语成语的类型和来源,说明俄语成语如同其他语言的成语一样,是语言社会的时代的产物,而且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现今的翻译已经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迁移,而且还是文化的交流。因此本文将讨论习语的翻译问题并着重分析在习语翻译中包含的文化因素。习语大约有六种种类,其中有两类反映了强烈的文化内涵,即成语,谚语。首先本文将对英汉成语作出比较,分析翻译成语时出现的五种处理形象的方法,然后将分析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苏燕  张君 《科技资讯》2007,(11):170-171
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世界有了一定的共识而形成了文化共核。这种文化共核使得各民族间的语言和文化交流成为可能,从而语言与文化的不可译也是相对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受到这种文化共核的影响而对翻译进行各种调节使之达到功能上的对等。这尤其体现在英汉语成语的对译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