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脱硫石膏进行热重分析,分析脱硫石膏的相变温度范围,选定不同的煅烧温度对脱硫石膏进行热处理;比较不同煅烧制度处理后脱硫石膏制品的物理性能等,并通过XRD/SEM等微观分析手段对水化产物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脱硫石膏在煅烧时间为1.5 h,煅烧温度设定在180℃时,其水化产物表现出最佳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2.
脱硫石膏-石灰-粉煤灰体系胶凝性及水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粉煤灰中掺加不同质量分数的脱硫石膏、石灰、NaOH、Na2SO4、煅烧脱硫石膏等研究体系的胶凝性能。结果表明:单掺脱硫石膏或煅烧脱硫石膏能提高体系的强度,最佳煅烧温度为800℃;加入石灰及NaOH碱性激发剂后,粉煤灰的活性得到激发,体系的胶凝性能明显提高。当脱硫石膏掺量的质量分数为7%、石灰为8%、NaOH为0.5%时,其28 d的抗折强度达4.19 MPa、抗压强度达16.70 MPa。在脱硫石膏、石灰、NaOH等的共同作用下,粉煤灰的水化反应加强,其主要产物为钙矾石、水化硅酸钙,体系的致密性及胶凝性能均增强。  相似文献   

3.
利用XRD定性分析,确定湿法烟气脱硫石膏的矿物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和磷酸盐含量较多,没有发现CaSO3的特征峰,但在煅烧和高温使用FGD石膏时易挥发重金属Hg、Cd等存在隐患.通过对4种FGD石膏进行不同升温速率(10,20,40 ℃/min)的热解分析,模拟FGD石膏高温煅烧生产混合相型粉刷石膏和水泥熟料的过程,研究其高温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在硅酸盐水泥中,应用经过煅烧的石膏比二水石膏更能提高水泥的强度.为此,研究和分析了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对煅烧后的二水石膏在纯水中的溶解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氟石膏分解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炉内气氛、CaF2 质量分数、温度和时间对氟石膏分解特性以及堆积状态、CaF2 质量分数对用氟石膏所配生料的分解和煅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氛是影响氟石膏分解的关键因素;氟石膏中CaF2 质量分数为2 %时,分解率和脱硫率出现低谷;氟石膏分解的最佳参数为近中性(微还原)气氛、CaF2 质量分数为 6%~9%、恒温1300℃煅烧2h。料层越薄,氟石膏所配生料的分解率和脱硫率越高;CaF2 质量分数在1.63%~2.18%时,生料煅烧产物中的硅酸盐矿物含量低,CaSO4和f-CaO的含量高;CaF2 质量分数在 3.27%时 ,生料煅烧产物中的硅酸盐矿物含量最高;生料中CaF2 含量高有利于f-CaO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工业废渣制加气混凝土砌块工艺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内蒙古高铝粉煤灰、硅钙渣和脱硫石膏成分分析的基础上,以硅钙渣、脱硫石膏以及高铝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成功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证明了以工业废渣制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可行性.重点探究养护时间、养护温度等工艺条件对试件性能的影响,并得出最佳工艺过程为预养2 h/70 ℃,蒸养10 h/170℃.对最佳试件进行了XRD、TG-DSC等微观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硫石油焦脱硫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配的脱硫剂,通过低温化学法分别对煅烧前后的高硫石油焦进行脱硫,并与生焦直接高温煅烧脱硫进行比较.借助红外光谱解释化学法脱硫和高温煅烧法脱硫的行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法脱硫,在温度为333 K、液固比30 mL/g、搅拌时间为12h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脱除高硫石油焦中75%的有机硫,效果明显优于高温(1773 K时生焦的脱硫率为60%)煅烧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较深入地研究了脱硫石膏粉煤灰化学成分、杂质、颗粒特征和激发剂等对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 ,激发剂是影响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这为脱硫石膏、粉煤灰资源化利用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经实际应用表明 ,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能很好相符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煅烧与酸浸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磷石膏脱色增白工艺条件的研究。以磷石膏白度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考察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酸浸时间、酸浸温度、硫酸质量分数和液固比等因素的变化对磷石膏白度的影响,所确定的较佳脱色增白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70min、酸浸时间3.5h、酸浸温度90℃、硫酸质量分数35%、液固比4∶1。此条件下的重复实验结果表明,磷石膏的白度可由33.0%提高到89.8%。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脱硫石膏对矿渣混凝土气体渗透和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为其在矿渣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脱硫石膏加入矿渣混凝土以后,矿渣混凝土在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掺有脱硫石膏的矿渣混凝土的气渗系数变小,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也得到改善.将脱硫石膏作为一种复合掺合料在矿渣混凝土中应用,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增强耐久性,实现了2种工业副产品的资源化复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报告鸡法氏囊病的流行状况,主要症状,剖检情况及诊断,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于创新。在接受美学诞生之前,学者们往往从作家的角度讨论文学创新问题。本文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探讨文学创新的问题。笔者将文学创新的标准与读者接受相结合,就创新的三个方式与期待视野的方法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读者期待视野的提高是作家作品创新的主要依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才能做到创新。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