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周鲁珺 《科技信息》2013,(8):238-238
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标准,其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教师特别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好,但也不容过分乐观,其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职业倦怠。维护增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主要从四个层面:社会、组织(学校)、家庭、教师个人。辅导员在实践中强化心理训练,培养其心理教育能力,才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4,(5):51-51
心理从健康状态到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你的心理是什么等级,从下文中,你也许就可以找到答案。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心理  相似文献   

3.
健康对学习、工作与成才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要健康成才就必须具备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健康对学习、工作与成才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要健康成才就必须具备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药品生产人员更应注意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从源头保证药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一样,都是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如生理健康那样具体、精确。因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尽管心理健康的标准众说纷纭,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自身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心理特征、角色期待等特征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社会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群体,各种心理不适和心理疾患对大学生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文章结合自身的实践介绍了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恳谈工作和心理治疗工作的经验,并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三种基本方式——自我输入调节方式、自我输出调节方式和自我内协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8.
张飞虎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5):82-82,80
维护警察理健康是公安队伍建设的系统工程。文章从警察理健康的标准和维护警察理健康的意义入手,对警察心理健康的现状等进行了细致分析,从而提出了构建维护警察理健康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对两所高职院校118名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就总体而言,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发展的主流是健康的,同时对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及维护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蒙丹艳 《科技信息》2011,(16):I0266-I0266
随着人类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健康概念认识的不断加深,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我们在关注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本文应用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研究方法,对幼儿心理健康现状进行研究,研究了幼儿心理发展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潘莉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2):108-109
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视心理健康的国家,在长期的心理健康维护实践中形成了非常丰富的心理健康思想。如注重身心协调,把心理作为“整体人”的组成部分;强调“时中”的中庸思想,把“平”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讲究人际关系和谐,注重“群”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主张调息静养,通过“静”的方式来维护心理健康。这些思想现在对于维护心理健康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心理健康是人体全面健康的重要一部分,人的健康包括二大部分,即我们通常所指的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要想完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要学会调控激情,正确对待挫折,了解生理和心理是紧密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只有具备心理健康状态才能维护身心功能协调稳定,免除各种精神压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越深化、经济越发展,社会生活节奏越加快、矛盾越复杂。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心理健康就越显得重要。当前要充分把握心理健康标准及其重要性,调查研究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克服心理异常,医治心理疾病,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心理健康的内涵探求标准来确定心理是否健康或测量心理健康的程度,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与克服的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正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如何,关系到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应重视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修养,帮助他们及时调适心理状态,维护和增进行大学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陈国忠 《科技资讯》2009,(33):222-222,224
新课程标准把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即把健康放到与体育同等的位置。而健康的定义中包括了身体、心理与社会三个方面。本文就心理健康方面在学校中的重要位置与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作一探讨,提出心理与体育并重的原则。并对体育课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健康?许多人认为健康就是身体好、精力充沛、不生病,其实健康并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病,它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良好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等几个方面,其中心理健康尤其重要。  心理健康有标准 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讲,心理健康是指没有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从大的范围来讲,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儿童心理健康也就是指儿童心理上有比较完善的发展,有健全的人格,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心理和行为与社会的要求比较和谐。  我国心理咨询专家提出了心理健康儿童的10种表现:  1.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  相似文献   

18.
吴琳 《科技知识动漫》2009,(20):114-114,3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健康有了新的诠释。学生的健康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维的健康。由于心理的不健康问题严重阻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为顺应新时期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需要,人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实施体育新课标后,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文章对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既是性心理发育的高峰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最为迅速也最为不平衡的时期之一。特别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已经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同龄正常青年组,心理问题的发生比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李淑然等,1989;王淑兰等,1991;范存欣等,2001).樊滞珉在研究中发现(1994),我国大学生自杀率约为20/10万,而且仍呈上升趋势。因此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和促动因素,为有的放矢地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做好心理保健工作以及对未来人才的培养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1心理健康内涵1.1心理健康一词的来源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为人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身与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着的。1903年心理卫生运动  相似文献   

20.
对1990年以来的相关文献分析表明,目前关于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还很薄弱。现有研究主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认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生理—心理症状,人际关系问题和心理枯竭;其成因在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并从补救的角度提出了维护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在反思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如何从发展的角度,在研究的广度,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方向上实现突破,是今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