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联合国发出警告:类人猿濒临灭绝类人猿是同人类最接近的物种,但是联合国日前发出警告说,如果不采取紧急国际行动,世界上所有4种类人猿都将可能在未来50年内灭绝。这4种类人猿是: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倭猩猩。据《纽约时报》报道,为拯救类人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联合在法国首都巴黎召开紧急会议,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希望能够筹集到2500万美元的资金。联合国表示,2500万美元是为了避免类人猿  相似文献   

2.
最近,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动物研究所通过实验证实黑猩猩也有“行为感觉”,知道自己所做的是什么行为。专家们通过试验发现.黑猩猩等大型类人猿具备识别镜中自己影像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露西”是1974年10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当前对“露西”的步态等问题存在着争论,这一争论涉及到人类进化系统的分类。人类对自身进化的认识,随着这些化石的发现不断地在修正。吴汝康教授《有关“露西”和人类进化系统的争论》一文,对此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人类是数百万年前从与猴子有血缘关系的类人猿进化来的。但是,到了今天,人类的外貌已经和猴子、类人猿相去甚远。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外貌一直在悄悄地变化,推动这种变化的最大力量是饮食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5.
多亏这只名叫卡米拉的大猩猩,最后一种大型类人猿有了它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实验结果表明了人类与大猩猩之间的关键相似之处——它们是继黑猩猩后第二种与人类最为相似的近亲。英国剑桥大学桑格学院的理查德?德宾带领着他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几种不同的测序技术,将西部低地大猩猩的基因组拼凑了起来。这个基因组包含了超过30亿对DNA"字母",几乎与人类的相同,并且还包含了大约21000个基因。早些的分析表明,大猩猩这个分支是大约1000万年前从其他大型类人猿分离出来的,这比黑猩猩与人类分离的时间还要早大约300万年。所以,黑猩猩与人类有更多的共同之处就并不奇怪了——在已发现的70%的大型类人猿的遗传物质序列中,黑猩猩与人类这两个物种的联系比大猩猩与黑猩猩、大猩猩与人类都要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6.
类人猿正接近灭绝,下一个猴年恐怕再也见不到它们了. 类人猿集中在东半球,又名无尾猿,包括灵长目猩猩利四种大而无尾的动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和猩猩.这"四大金刚"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它们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力密切,黑猩猩的DNA有99%踉人类相似.1987年,全球幸存的猩猩数量在四五万只之间.但是到2001年,仅存2.5万~3万只,这其中约有一半生活在保护区之外.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人类是数百万年前从和猴子有血缘关系的类人猿进化来的。但是到了今天,人类的外貌已经和猴子,类人猿相去甚远。研究表明,人类的外貌一直在悄悄地变化,而推动这种变化的最大动因是人类饮食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8.
人脑短时记忆机制同人类语言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早期的“惟理普遍语法”,完全根据逻辑关系去进行语法分析,强调各种语言的结构一致性,用一个固定的框架往各种语言上套,主要也就是用拉丁语的语法范畴往其他语言上套。例如,由于以拉丁语中主语、宾语等一套句法成分范畴为分析语段结构的前提,对于汉语“台上坐着主席团”这样的句子就产生了长期的争论:有人认为“台上”是状语,“主席团”是主语,也有人认为“台  相似文献   

9.
科技传真     
植物也有“语言” 日本京都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植物也有“语言”。尽管这种语言与人类语言不同,但植物彼此之间可以靠它进行交流,当危险来临时,也能够互相通知,共同御敌。  相似文献   

10.
“哲学问题”编辑部按:最近两年以来,在许多生物科学的刊物上展开了关于物种与物种形成问题的争论。由于在争论的过程中发生了—些生物科学中重要的哲学问题,编辑部认为有必要在我们的刊物上封这些问题予以讨论。编辑部发表г.в.普拉托诺夫这篇论文,作为这些哲学问题讨论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1997年,由IBM公司开发的国际象棋软件“深蓝”与当时世界男子第一高手卡斯帕罗夫之间的比赛,曾吸引了无数世人的眼球,电脑最终戏剧般地取胜。虽然人们对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不再大惊小怪,但在有“人类智慧试金石”美誉的国际象棋赛场上,电脑打败世界冠军,这还是第一次。戏剧性的比赛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一时间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争论,而且争论的焦点早已超出了国际象棋本身。人们更关心的是,这一令人难堪的比赛结果说明了什么?难道由人类设计并操纵的电脑已经胜过人脑而天下无敌了吗?能自我思维的计算机“机器会思维吗?”这是一…  相似文献   

12.
前几年,围绕着三峡工程的上与不上,利与弊等,我国朝野各界之间有一场旷日持久的热烈而尖锐的争论,对立双方各持一是、互不相让,以至几乎马上要立项的工程不得不延缓。一场急风暴雨似的争论暂告停息之后,却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我国水能资源这唯一“富甲天下”的自然矿藏实际上绝大部分还“藏之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6,(9):7-7
为未来作打算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智力的一个典型特征,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至少还有猩猩及倭黑猩猩(产于非洲刚果河以南地区的一种类人猿)也懂得“未雨绸缪”。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来探察这些类  相似文献   

14.
杀鲨与保鲨     
近几十年来,国际上一直在进行一场“杀鲨”与“保鲨”的大争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至今尚未定论。 在邱吉尔“杀鲨”声明后 1945年,英国首相温斯顿·邱吉尔曾经向公众声称:“英国政府正在竭力反对鲨鱼,就此你们可以  相似文献   

15.
猩猩是濒危的大型类人猿, 目前仅生存于印尼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密林. 更新世时猩猩类动物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及东南亚. 研究了最近发现于广西崇左木榄山洞古人类遗址中的大型类人猿牙齿化石, 并与现代猩猩、亚化石猩猩及相关古猿进行比较分析, 认为这批类人猿牙齿化石可归入猩猩类, 但区别于印尼猩猩, 表现在牙齿较大, 颊齿咬合面釉质皱纹较简单, 暂归入猩猩魏氏亚种Pongo pygmaeus weidenreichi. 与此同时, 分析讨论了华南及近邻越南地区猩猩类动物牙齿变异与分类的复杂性, 为探讨华南地区大型类人猿的分类及系统演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学翻译“应象原著一样,给人的感受是生活,而不是文字。”要译出风格,传精神,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我国著名翻译家,中国译协副秘书长冯亦代先生说得好:“翻译不是油漆,可以在片刻之间把白的漆成黑的,黄的漆成绿的。翻译是要把某一国的语言换成另一国的文字。两个国家的文字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要把甲国的文字化成乙国的语言,这中间有多少难关需要闯过!”  相似文献   

17.
寻找灵魂存在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魂”的有无,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之一。相信“灵魂”存在的人认为:人的“灵魂”和人的肉体是组成人生命的两个缺一不可的部分,即使人的肉体死亡了,其“灵魂”依然存在。各种正统宗教信仰都相信有“灵魂”的存在。例如,基督教认为,信仰基督的人的“灵魂”在人死后可以进入天堂,而不信基督的人则要下地狱。佛教认为,人的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要转生,即六道轮回,转生成什么取决于其在世间的所作所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年底,一只叫“恺撒”的黑猩猩借助美国大片《猩球崛起》而人气爆棚.而在这部以黑猩猩为主角的影片中,通过遗传改造而获得智慧的猿族,表情逼真似人,并最终把人类逼上了绝路.类人猿+转基因=星球易主,一个可怕的等式,通过这部电影向人们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19.
尽管“地球生态学”这一术语在近期得到广泛传播,但有关该学科的概念基础至今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关于“地球生态学”这一术语本身、这门学科的结构及它所研究的对还存在着许多争论.本文概述了地球生态学的概念、任务、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谢荣庆 《世界科学》2000,(11):41-42
据说如果外星球有高级生物莅临地球,为了测估我们的文明水平,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将是:你们从何而来?怎么一个个都变成这个样子的?他们把能否正确回答自身进化规律的问题,视作一群生命体是否脱离襁褓婴儿期、是否成熟的标志。对此,我们应随时准备着──题首记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以下简称《猿到人》)一文中指出,类人猿渐渐学会直立行走后,“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这是恩格斯在论述人类起源时的一句名言(以下恩格斯的这句话都简称名言),许多版本都以加粗的醒目字体表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