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安徽科技》2000,(Z1):26-28
安科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特别是基因工程药物研制、开发和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几年前,她还是合肥一家默默无闻的生物科研所,设备陈旧,入不敷出,人心涣散.自从涉足基因工程制药领域,短短几年时间研制并开发出国家一类新药1个、二类新药2个、四类新药4个并有部分品种实现了产业化开发,企业效益逐年翻番.  相似文献   

2.
新药研究与开发 ,是指新药从实验室发现到上市应用的整个过程 ,是一项综合利用各种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系统工程。近年来 ,由于计算机技术、现代合成技术、生物技术的应用以及药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酶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 ,新药的研究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近年来国外新药开发的进展1 合理药物设计合理药物设计 (rationaldrugdesign)是依据生命科学研究中所揭示的包括酶、受体、离子通道、核酸等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 ,再参考其内源性配体或天然底物的化学结构特征来设计药物分子 ,以发现选择性作用于…  相似文献   

3.
连翘酯苷A作为连翘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菌等药理作用.对近20年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分别按照体内代谢研究、体外代谢研究和药物动力学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连翘酯苷A的代谢和药动学研究进展及其分析方法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连翘酯苷A的研究以及新药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目前连翘酯苷A的代谢及药动学研究发展迅速,各种代谢模型和检测方法的优化结合必将加快人们对于连翘酯苷A的研究步伐,从而进一步推动连翘酯苷A的新药开发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沈阳药科大学诞生于1931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学校一直坚持"以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研究为主,兼顾基础研究"的科技发展战略,以推进沈阳及全国医药经济、服务战略新兴型医药企业为目标,走自主创新之路."十一五"期间,学校与439家医药企业签订技术贸易合同676项,成交额达到2.2亿元,合作品种累计实现产值约50亿元;获得13个新药证书,其中3个为化学药品1.5类新药,13个药品临床批件.学校与沈阳56家医药企业签订技术合同及协议199份,技术贸易成交额3111.4万元.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外医药研究部门对新药的研制开发出现了十大趋势: 一、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基础研究促进新药研制开发。二、由过去依赖从土壤中筛选、化学合成新药,逐渐转向生理生物工程技术法开发新药  相似文献   

6.
《天津科技》2013,(2):97
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张伯礼院士带领下,面向国家重大新药研发需求,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重点实验室管理方针,重点开展了现代中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完善了组分配伍创制现代中药研究,发展了组分配伍研发中药新药的系列关键技术;研制了组分中药新药"三叶片",获得了SFDA临床试验批件;发展了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领域,建立了开发策略和系列关键技术,并在全国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经  相似文献   

7.
基因组学及系统生物学的飞快发展加速了新药发展的步骤。然而,新药的开发及认证仍然是目前制药工业及药物研究人员所面临的挑战。为了促进新药的开发,推动在该领域的信息交流,加强中国与欧盟国家在新药开发及动物模型研究领域的合作,由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承办,于2004年10月18-20日在杭州召开了“中欧药学生物技术研讨会——新药开发及动物模型专题”。会议邀请中国及欧盟国家药学、生物技术、基因组学及系统生物学学科领域的40余位科学家就该专题领域多个研究方向展开研讨和交流,加强沟通,尝试合作。  相似文献   

8.
金属配合物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相关药物的研究,应用和副作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等,希望会对金属离子配合物在新药开发和临床用药方面有一 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药物开发方法在很多方面受到制约,而新的生物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为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来寻找药物作用的靶点,进行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进行新药毒理学和药动学的研究可以大大提高新药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基础研究的新发现推进到临床应用是一个耗时、低效并且花费巨大的过程;新药开发过程需要优化各种经济和伦理因素,在合理时间范围内为病人提供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此抗肿瘤新药研发成为新药研发的重点领域。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自主研发抗肿瘤新药的能力不断提高。2019年,一些新的国产抗肿瘤新药上市并开始临床应用,给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从生物类似药、免疫治疗药物、靶向药物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等方面盘点了2019年上市的部分抗肿瘤新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反义核酸药物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东 《科技信息》2008,(12):20-22
反义核酸药物是基因药理学的一个新领域,对于肿瘤、遗传病以及传染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反义核酸药物的研究开发、临床试验以及市场前景等。  相似文献   

13.
 全新分子实体作为新药的研发是一个长期的创新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转换研究可以将新候选药物分子的基础实验室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评价和临床应用广泛联系在一起,建立新的开发模式,进而缩短研发周期和加快向临床推广速度。在全新研发过程和临床试验中,药物代谢和药物处置的属性特征(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是用以评价候选药物成药可能性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整个全新的研发模式里,药代动力学研究对于全新分子实体在转换研究过程中的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实验室到临床,从临床到市场的转换研究方式对于提高效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其中每一步都涉及大量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某一种化学实体成药可能性、早期失败、早期出局等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因此,药代动力学评估在药物发现、设计、研发过程中对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并进一步获得安全有效的药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肿瘤是目前引起人类死亡的棘手疾病之一,虽然通过各种现代化治疗手段使肿瘤患者的预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多药耐药依然是导致肿瘤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难题。纳米材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EPR(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效应、可控修饰、靶向性等众多优点,在突破肿瘤耐药方面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纳米载药体系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成为逆转肿瘤耐药的新方式。从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纳米技术在肿瘤耐药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今后可在以下方面展开深入研究:1)结合肿瘤耐药机制研究,合理控制药物浓度,克服耐药;2)深入探索纳米载药体系的生物安全问题,优化纳米载药系统,使其避免或降低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为逆转肿瘤耐药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3)结合免疫学、光动力学、声动力学等多种方法,提高纳米载药体系逆转肿瘤耐药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传教士是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中的传统课题,进入21世纪后出现了新的研究趋势,即在传教士个案研究的选题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传教士活动范围和领域方面呈现出不断拓宽的趋势。学界在传统研究领域里不断出现的新成果,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明清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尽管明清天主教史研究领域已经出现了范式转换,但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之栽体的传教士来说.对其研究不应减弱而需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16.
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小分子肽,具有广谱性、高效性、稳定性等特点,其本身不易产生耐药性.耐药性细菌的出现致使现有抗菌药物对细菌感染治疗的疗效低下或无效,形成的危害日益严重,抗菌肽作为最有希望代替抗生素的新药制剂倍受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介绍了抗菌肽的发展,并重点阐述了最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
方剂配伍理论及模式是蒙医复方研究的关键,本文以方剂配伍理论方法的梳理及方剂配伍思想的研究为基础,就新近研究中的组分配伍进行归纳,通过复方组分分配比优化方法研究,提出可将组分分配作为蒙药复方配伍的新模式.蒙药复方配伍新模式的研究及形成。对新药研究及临床疗效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药Ⅰ期临床试验是指进行初步的临床药理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新药对人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重要意义,是整个临床试验的起始阶段.本文通过几种新药Ⅰ期临床试验,探索和总结了护理管理的经验和护士在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的作用.拓宽了护理工作范畴,增强了护理科研意识,保证了新药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泥沙问题是长江三峡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简要评述了三峡工程论证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泥沙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针对三峡工程投入运用后的新情况,就三峡工程“十一五”泥沙研究提出应实现从预测性研究为主向、以原型观测资料的分析和研究为中心的转变,重视和加强大坝下游河道演变问题的研究,将泥沙问题纳入生态与环境范畴,注重整治工程的实际需要,重新列入国家科技攻关序列,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分工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蒙药地格达-4味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蒙药“地格达-4味汤”进行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剂型改进、质量控制、临床研究等方面的文献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该蒙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