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联金灭辽”和“联蒙灭辽”宋朝就总体而言是个腐朽的朝代。在国力日衰的情况下,宋朝的外交一塌糊涂,几无是处。如果说宋朝还有外交战略的话,这个战略就是:苟且图安,不求自力更生,只赖借一个强敌来抗衡另一个强敌。先是“联金灭辽”,辽亡而北宋亡;继是“联蒙灭金”,金灭而南宋也灭。北宋时,辽国是北方的强敌。宋太祖致力内政,对辽取守势。太宗时几次伐辽,均为辽所败。真宗时与辽订“澶渊之盟”,这是宋对外屈辱的开始。乃至徽宗,腐败更甚,信用佞臣蔡京和宦官童贯。此时东北的女真族崛起,建立金国,威胁辽国。蔡京、童贯怂恿徽宗“联金灭辽”,但金师攻辽大捷,而宋师却连连败北,原约应由宋师攻陷的燕京  相似文献   

2.
北宋教育家胡瑗,字翼之,泰州人,生于宋淳化4年(公元993年),卒于嘉祐4年(公元1059年)。他少年和青年时代刻苦钻研经术,卓有成就,是北宋安定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专心致志从事教育事业,主张为学要多接触实际,广其见闻,教育要“明体达用”。他培养学生达千余人,为当时造就了不少有用之材。下面转录有关记述他的教学方法之事一则,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3.
略论西夏的军事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的西夏王国,是一个与宋、辽、金同期并存的封建割据政权。这个政权以党项族人(古代羌族的一支)为主体,包括汉(宋人)、藏(吐蕃)、维(回鹘)、蒙(鞑靼)等族。自公元七世纪初,这个民族便活动在今四川、西藏、青海等省交界  相似文献   

4.
一金集团结成的经过金集团是一九三三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时所产生的.所以我们欲明瞭金集团结成的经过,对于世界经济会议开幕前夕各国币制的情形,便不得不略加追述,虽然已是些旧话.当时(现在这是如此)国际间对于币制的主张,约可分为三派:一派为法意比荷等国,即现在的金集团,主张拥护金本位制,并愿  相似文献   

5.
古代交趾(今越南承天以北诸省)境内的经济状况如何?有那些重要物产?古今史家论及不多,史籍记载甚少,今辑《安南志原》(河内发行)有关记述,将散见各书的资料缀合整理,并略加考释如下: 一、矿产类金:《陈书·阮卓传》云:“交趾通日南、象郡,多金……之产,前后使者皆致之。”《安南志略》记载:其黄金,则产于富良、广源等州。按:当时各府、州、县所报,“太原府(地括今太原省、北(氵件)省和高平省的西半部)属金穴十七处,富良县(在今太原市北,今县同)则无。谅山府(地括今谅山省及北江省山洞县)属金穴四处,广源州(地括今高平省广渊、  相似文献   

6.
北宋庆历八年(1048),黄河决于南胡口。决河北流经今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下游合御河(今南运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成为黄河历史上第三次大改道.至和二年(1055),朝廷讨论黄河治理方案,有人主张“回复故道”,有人主张“请开六塔”,总之要使黄河继续东流。时欧阳修连呈三状,疾呼故道不可复,六塔不可开,力主因其北流,增治堤防,疏其下流,浚以入海。欧阳修的至和河议,不失为当时最实际、最科学的治河方案,影响到整个北宋一代,成为后世治河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北宋建国以后所设置的诸种武装力量,至“靖康之变”,大都被金兵击溃。南宋初年重新聚集与组织起来的武装力量,与北宋已有很大不同。孝宗乾道五年(1169)薛季宣在《召对札子》中说道:“厢军之置,即唐方镇之兵是也;周世宗及我太祖皇帝增置禁旅,则今之禁卫与诸州之禁兵是也;神宗皇帝立将兵之法,今之帅藩系将禁军是也;太上皇帝(即宋高宗)收诸将麾下,作三衙、御前诸军,今之大军是也。四者之外,复有弓手、土军、役兵。今惟大军可供战伐之用,将兵而下废为皂隶之役。”这段文字,指出了南宋军队的种类及其渊源,并说明了由唐、五代、北宋延续到南宋的诸种军队皆“废为皂隶之役”,而真正“可  相似文献   

8.
常华 《科技潮》2002,(9):36-37
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侧,是世界上使用年代最久、古代大型天文仪器数量最多而又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物。说起它的历史,要上溯到金代。金元时期的观象台北京地区设置天文台始自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袭宋制,立太史局,设候台,当时将宋朝在汴梁(今河南开封)设置的主要天文仪器迁至中都(今北京),并由太史局修建了一座候台,贞元二年(1154年)把这些仪器置于候台之上,开始了观测工作。当时的候台遗址在今复兴门外白云观附近。  相似文献   

9.
金诗概观     
一女真族生活在我国东北,历史颇为悠久,千百年来,艰苦经营于白山黑水之间,至五代之际而逐步壮大。公元一一一五年(宋徽宗政和五年),大祖完颜建立金国。九年以后,太宗完颜晟继位,于一一二一年灭亡辽国,第二年攻下汴京,覆亡北宋。于是金统治中原,到一二三四年被灭于元,凡有国一百二十年。女真原来偏处东北一隅,文化落后,立国之初甚至还没有文字。立国以后迅速汲取了汉族的文化,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他们占领了中原,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期,国际交往十分频繁。《春秋》所记载的244年间,各国之间的朝、聘、盟、会等活动有351次,还不包括其他的友好活动。《左传》比《春秋》多记13年,所载类似的活动更多。朝、聘、盟、会,都是由国君或卿士出面参加的正式官方活动。国家地位的高低荣辱,身份相当者是否得到平等对待,常常表现在位次的先后上。因此有时会发生位次之争,严重的甚至引起战争。公元前712年春,膝侯(膝国在今山东膝县西南)和薛侯(任姓国,今山东膝县南)同时到鲁国朝见鲁隐公(前722-712年)。谁先朝见,双方发生了争执。薛侯说,先祖奚仲当过夏代车正之官,封于  相似文献   

11.
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宋、金双方订立和议,南宋向金称臣,每年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宋、金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羿,中间的唐、邓(均在河南)以北地区划于金,史称“绍兴和议”。后代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束高宗赵构和宰  相似文献   

12.
唐诗札记     
一 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骆临海集》卷一有《在江南赠宋五之问》一诗,有句云:“秋江无绿芷,寒汀有白苹.采之将何遗,故人漳水滨.漳水滨,陈熙晋援引《说文》所云上党之浊漳,清漳为注,并云:“宋汾州人,故云.”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考略》(载《文史》第八辑)辨宋之问籍贯,亦引此为据,云:“据陈熙晋笺注,说漳水有浊漳、清漳,浊漳出上党长子鹿谷山,东入清漳,清漳出沾山大要谷,北入河,皆在山西境.”因此断宋之问为汾州(今山西  相似文献   

13.
我写这篇论文的动念是很早的,文献收集也不是最近期内的事情,特别是日人加藤繁写的宋、金贸易论和国人全汉升写的宋金间的走私贸易,读过以上两篇论文之后,开始引起我对这一问题的注意,当时我内心中就发生过疑问,宋、金间的贸易问题,确是很关重要,事件经过也相当复杂,可是契丹建国也有百多年的历史,宋、辽两国从澶渊结盟以后,和平相处时间很长,除却我们十分熟习的雄州榷场外,就不可能有些更新的情况么?以上还只是我个人在解放以前的片段想法。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之初,数学家对于数学之基本问题曾致深湛之注意,例如如何使数学合理化,数学之象是什么等问题乃当时众目之的。于时乃有所观念论与实在论之对峙,前言可学举 Hilbert 与 Hadamard 为代表,此派主张,只要理论上之公理系统,由始至终,无所牴牾,即认该种数学为合理的,其对象其得谓之存在,后一派之主张则不然,即一一数学不具有形势上的意义,且须具有内容的意义,而数学之对象  相似文献   

15.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于宋熙宁十年(1077)至元丰二年(1079),任徐州知州。其时徐州(彭城郡)属京东西路,下辖彭城、沛、萧、滕、丰五县.宋之滕县,即今之滕州市,境域宋大今小。当时滕县在苏东坡管辖之下,在膝县留下了不少事迹.  相似文献   

16.
被誉称宋金十大曲之一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中期文学大家苏轼的代表作。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是诗人、散文家,又是西家、书法家。可以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他主张儒家“仁政爱民”的理想,在不触犯大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实行政治改良。反对王安石革新社会的变法运动,思  相似文献   

17.
不少学者以为散曲出两宋都城,时在宋金.我以为散曲肇源于燕京,时在金元.因为:首先,从散曲对音乐的依赖程度可以推断,其产生一定与燕京(今北京)及周边地区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散曲也带有鲜明的以大都(今北京)语言为基本标准和典型代表的北方方言特征.第三,散曲的特点,决定其必然产生发展于商贸繁荣市井发达之地,燕京作为辽、金、元三代都城,发展这种“市井俗曲”的文化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第四,以散曲与杂剧的密切关联度亦可佐证其肇源地就在燕京的推断.同时,北散曲的繁荣发展,久远保留和广泛的传播,都依赖元大都国家首都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金灭北宋,将卫州纳入版图,开启了对卫州100多年的统治。卫州靠近黄河,自古以来频遭水患,金也不例外,明昌年间升为河平军节度,并要求卫州之地的官员兼管河防之事。蒙金易代之际,金宣宗南迁,卫州的战略地位持续受到重视,金视之为拱卫汴京的门户,并多次在卫州击退蒙古的进攻,金哀宗开兴元年(1232年)失去对卫州的控制,卫州最终被纳入蒙古统治范围。  相似文献   

19.
钱乙(约公元1032~1113年)是我国古代著名儿科学家,鉴于其对小儿科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曾破后人誉为"儿科之圣"。钱乙的祖籍在浙江钱塘(今杭州),为五代十国吴越王钱的子孙。北宋时期,他的曾祖北上,迁到山东郓州东平县落户,从此全家安居山东。他的父亲钱王景是一名长于针灸的医生。由于嗜酒出游,一直没回来。当时钱乙才3岁,不久母亲又病死,孤苦的钱乙便由姑母抚养。他的姑父吕氏也是一位医生,将钱乙当亲子看待,让他读书,并教以医术。坎坷的遭遇造就了钱乙悬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二)乱事之起因及其真性质 (三)乱事之发展 (四)李顺之结局 (五)大蜀之末路 (六)张咏悼蜀诗苏辙蜀论及唐士耻拟平李顺露布 一引言 北宋初年四川有王小波(波或作传,或作皤)李顺之乱,其事与南宋初年鼎沣间钟相杨么之乱遥相对偶,皆可助阶级斗争说张目者。之二乱事,宋史及宋会要皆有记载,惟其特质,即‘均贫富’之理论与举动,二书皆绝不泄露;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其书讫于北宋)于前一乱事亦然。谓非有阶级意识为祟焉,不可得也。幸私史所记,尚足补其缺。以此二事例之,有裨于阶级斗争说之史实,为正史所隐,而不幸野史无传,遂以湮没者,当复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