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颖 《厦门科技》2006,(4):22-25
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改变了资本的属性,科技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和资产,在经济发展中.科技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高新技术则是其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因素,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迈克尔·戴尔是当今美国财富增长最快的人。1999年戴尔在《财富》杂志排出的40岁以下最富有人的排名榜中名列首位,戴尔同时被美国的《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第六位最富有的人,其财富总额高达214.9亿美元。1999年10月18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又将戴尔评为在数字技术领域影响重大的50人之一。创建于1984年的戴尔计算机公司像一辆飞驰的金钱列车,若以销售额、利润和股票价格的上升来衡量,戴尔公司的成长似乎违背了通常的逻辑。1988年戴尔公司的年销售额为15亿美元,1999年销售额跃升为199亿美元;19…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与企业效益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澎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4):51-52,59
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和长期的工业经济时代后,现在已叩响了知识经济的大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崇尚的是外延扩张的经济规模,产品以量取胜,这一时代的经济增长以高消耗、高投入和高消费为动力,单纯谋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经济增长方式是总量增长型的。经济发展至今天,由于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大量消耗和破坏,使工业经济出现衰退。同时一个崭新的时代来临,传统的物质财富即将让位于蓬勃兴起的知识财富。由于知识是一种无限的资源,具有共享性,发展知识经济可以使人类自然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水平。因而大…  相似文献   

4.
胡留现  余亚辉 《科技信息》2008,(12):163-164
教育创新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财富增长的源泉,也是知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推进器,具有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大意义。我国高校教育制度进行创新性改革,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海子  王非 《科教兴省》2008,(2):58-59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和市场经济的海洋,不知造就了多少搏击风浪的弄潮儿,他们驰骋商海,纵横市场,用自己勇于创新,善于探索的智慧和魄力,在追求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他们,是时代的骄子,是最值得我们去讴歌和尊敬的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马杰 《科技信息》2007,(34):80-81
斯密从封建社会的运行状态中,考察了财富的自然增长的顺序。他认为,财富的增长首先用于农业。笔者的观点与他不太一致。笔者从对几种社会状态的分析中得到,财富的自然增长是首先用于制造业,再用于农业和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7.
21世纪, 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和社会的主要财富。传统知识论正在淡出:知识真理符合论与怀疑论;知识本体论与内在主义;非基础非内在主义和现象论。把知识作为对象,从存在论进路研究知识论已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因为一是知识对经济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二是知识的社会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三是信息化知识产业突飞猛进,四是关于知识经济的理论趋于成熟。针对“德鲁克疑难”提出当代知识论研究的一些主要设想。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创新在当今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及生产力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因此,对科技创新的提出是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9.
张绍新 《科技信息》2010,(33):I0410-I0411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大超过了物资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人力资源俨然已经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其拥有者带来巨大的财富。将价值工程的思想应用于人力资源价值管理中,可以对企业人力资源存量、流量以及员工个体的价值状况和企业整体价值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等提供直接、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创新在当今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及生产力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因此,对科技创新的提出是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富人     
过去十年是人类历史上财富增长最快的十年,也是创造无数富人的十年。尽管一些依靠.com而名声大振的“大亭”已经销声匿迹,但这并不妨碍百万富翁数量与日俱增。现在,全球有720万人的个人财富超过100万美元,百万富翁的数量比1997年增加了200万,他们控制了全球1/3的财富;同时,全球还有425名资产在10亿以上的富翁,其中274位在美国。 时代何以造就了如此多的“新富人”?这些身家上亿的富人们如何管理他们的财产?从一文不名一跃到社会最顶层的新富人们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烦恼?新富人的秘密,我们为你细细讲来。  相似文献   

12.
以股票、债券、金融衍生产品和房地产为主要形式的虚拟财富在各自市场追逐利润的过程中蓬勃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但由于虚拟财富自身所具有的价格高波动性、易泡沫化、高流动性等特征以及其特有的运行方式,使得财富在社会中的分配越发失衡,从而对社会福利形成负面影响。我们在关注虚拟财富在社会效率方面作用的同时,也应关注其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田延平 《科技资讯》2006,(21):219-220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竞争的时代。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当前世界财富的64%是由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创造的”。美国经济学和社会学教授贝克尔更是深刻地指出,发达国家资本的75%以上不在于实物资本,而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成了人类财富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源泉。正因为此,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也就成为许多知识型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拟探讨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激励体系设计的一般政策,以及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激励体系设计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核心思想是: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在对物的享受中丧失自我;提出“符号价值”,特别关注商品的符号性质;个人和集体的财富的增长是与危害的增加同步的;不平等的功能是增长的本身;人们社会“需求”的增长是没有限制的,而财富的增长是有限的;广告“通过他人来激起每个人对物化社会的神话的欲望”,不断为大众制造新的欲望需要、人际关系冷漠化等是消费社会的特征,消费社会也有问题和缺陷。  相似文献   

15.
对于知识经济,我们真正了解多少?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可避免的是,我们亲身经历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越来越多地置身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背景中。高技术增长的日趋加速意味着在这个时代最能利用其知识优势的个人和组织获取财富和成功的可能性远远超出他人。本书由美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和知识管理专家达尔·尼夫主编,是作为知识经济的一本经典著作。本刊节选此书第二部分《知识作为增长和变化的经济动力》,标题系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6.
社会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的发展地,是人类财富的源泉;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必须从教育结构、内容、方法手段上实现真正的结合,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发展史和当代的社会实践都已证实,最基本的生产力是人,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21世纪的经济竞争,将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业已成为每一个国家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一定分析的基础上,来探讨它与现代经济增长的密切关系,并对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现代经济增长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人才资源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已经演变为高科技的竞争。专利制度作为一种激励和保护创造发明、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科技水平的有效机制,已逐步成为各国科技经营竞争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是知识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一种新的财富,一种与有形财富相区虽的无形财富。为了适应这种无形财富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因而被区分为专有知识和社会公有知识。作为专有知识财富,就应当制定有关法制予以保护,以防止他人无偿使用。专有知识财富———知识产权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迈克尔·戴尔是当今美国财富增长最快的人。1999年戴尔在《财富》杂志排出的40岁以下最富有人的排名榜中名列首位,戴尔同时被美国的《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第六位最富有的人,其财富总额高达214.9亿美元。1999年10月18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又将戴尔评为在数字技术领域影响重大的50人之一。创建于1984年的戴尔计算机公司像一辆飞驰的金钱列车,若以销售额、利润和股票价格的上升来衡量,戴尔公司的成长似乎违背了通常的逻辑。1988年戴尔公司的年销售额为15亿美元,1999年销售额跃升为199亿美元;1989年,戴尔公司利润为2.5亿美元,1999年的利润为9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