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N,N-二苄基甘氨酸和N,N-二基甘氨酸为固定相,以不同浓度的盐酸和高氯酸为展开剂,研究了它们对8种贵金属的萃取行为,实验表明:N,N-二苯基甘氨酸的萃取能力较N,N-二苄基甘氨酸大;两种萃取剂在盐酸体系中的萃取能力比在高氯酸体系中大。  相似文献   

2.
以N,N- 二苄基甘氨酸的乙醇 苯溶液和氯仿溶液为固定相,以不同浓度的盐酸和高氯酸为展开剂,用反相纸层析法研究了N,N- 二苄基甘氨酸对11 种稀土离子的萃取行为.结果表明:氯仿溶剂固定相对La3 + 、Nd3 + 、Eu3 + 的萃取能力比在乙醇 苯混合溶剂中大;在高氯酸展开剂中较盐酸展开剂中的萃取能力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3.
以N,N-二苄基甘氨酸的乙醇-苯溶液和氯仿溶液为固定相,以不同浓度的盐酸和高氯酸为展开剂,用反相纸层析法研究了N,N-二苄基甘氨酸对11种稀土离子的萃取行为。结果表明;氯仿溶剂固定相对La^3+,Nd^3+,Eu^3+的萃取能力比在府昆合溶剂中大;在高氯酸展开剂中较盐酸展开剂的萃取能力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4.
以N235为萃取剂,正庚烷为稀释剂,在盐酸体系中研究萃取铼的热力学.在N235+(NH4)ReO4+n-C7H16+HCl+H2O体系中,在温度278.15-303.15 K和离子强度0.1-2.0 mol.kg-1范围内,以NH4Cl为支持电解质,在HCl体系中测定了萃取平衡水相中ReO4-浓度和pH值.计算了萃取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0,并利用EXCEL得到经验公式logK0=15.7445—745.501/T-0.0253T,同时计算了萃取反应的其他热力学量,指出了该萃取过程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在盐酸体系中以N,N—二乙基正辛硫基乙铣胺(简写DOTA)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对钯(Ⅱ)的萃取作了研究,讨论了[H~+]、[Cl~-]、萃取剂浓度、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萃取剂的再生利用,萃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6.
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几种常用的萃取剂从盐酸溶液中革取In3~+的性能分析。发现在较高的盐酸浓度下,N235、TBP萃取In~(3+)的能力均较大,分配比达到最大时所对应的盐酸浓度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初步探讨了N263-MIBK,N235-MIBK,N235-N263从盐酸溶液中苹取In~(3+)时的协同作用,发现对In~(3+)均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对于N263-MIBK,协萃分配比在N263和MIBK的浓度分别为0.08 mol/L,4.8 mol/L时达到最大,最大值为580。改变盐酸浓度和温度,协萃分配比亦有较大的变化,但协萃比变化不大。在盐酸浓度为4.5mol/L时,协萃分配比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7.
以生姜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姜酚类化合物.在强酸性条件下姜酚类化合物脱水成姜烯酚后,与甘氨酸加成生成姜烯酚一甘氨酸复合物以增强姜酚类化合物的稳定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对姜烯酚-甘氨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姜烯酚-甘氨酸,最大特征吸收峰在230、280 nm处.吸光度比值为1.776;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姜烯酚-甘氨酸,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在pH=2~8的范围内,姜烯酚-甘氨酸的电化学活性随着pH的降低而减弱;姜烯酚-甘氨酸对N,N-二苯基N'-苦味基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计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加入量为0.125 mg时,其清除率为81.8%.研究发现,姜烯酚-甘氨酸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于甘氨酸.  相似文献   

8.
以二乙醇胺和乙二醛为原料,合成N,N-二羟乙基甘氨酸.利用其螯合性能,加以碱式氯化铝、氧氯化锆和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一种带阳离子性的新型水溶性铝锆偶联剂,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作出表征.将此偶联剂初步应用于造纸涂布中,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叔胺N235(三烷基混合叔胺)从羽毛水解液中萃取盐酸分离胱氨酸的工艺条件。用φ=0.4的N235作为萃取剂,相比2.5,常温下萃取20min,脱去水解液中游离的盐酸;然后用φ=0.2的N235作萃取剂,相比为1.5,常温下萃取8min,静置12h便可析出胱氨酸。与传统工艺相比,操作简化,劳动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含铜细菌浸出液萃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萃取剂LIX984N研究了3种含铜细菌浸出液(KLTK,HTS和LW)的萃取效果.萃取剂LIX984N萃取铜的最佳条件:pH为2.5,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3∶2,萃取剂的质量分数为20%,萃取原液Cu2+的质量浓度为3 g.L-1,萃取时间为11 min.实验表明经过一级萃取后,萃取率在99%以上,一级反萃率在95%以上,二级反萃率在97%以上,萃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选用N50[3N,N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和P50[7O-(2-乙基已基)-2-乙基已基磷酸酯]两种萃取剂对焦化废水进行萃取处理,在控制油水比、萃取温度及萃取时间等因素一致的条件下,研究不同萃取剂及不同pH值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生物法工业化生产乙醛酸,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甘氨酸氧化酶(ThiO)进行表达优化,使用SDS-PAGE电泳手段验证ThiO的可溶性表达,通过全细胞转化法检测重组菌体生产乙醛酸的能力,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在放大体系中考察其应用性。结果表明:构建的菌株Bacillus subtilis 168(pP43NMK-ThiO)...  相似文献   

13.
为了考察三脚架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配住形式和性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荧光性质、生物活性提供依据,以氨三乙酸为母体合成了N,N,N-三(2-甲基苯并咪唑)胺及其稀土配合物(La^3+,Sm^3+,Y^3+,Tb^3+,Ce^3+,Eu^3+).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差热-热重、紫外及荧光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结构关系和荧光性质.研究表明。谊类配体是较好的主体分子。能够与稀土离子发生配位,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内界的NO3^-以双齿形式与中心离子配位;配合物热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特别是Tb^3+配合物是高效的稀土有机发光配合物,可用于荧光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风化煤中提取的腐植酸类物质对废水中有害重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络合作用,但有沉积速度慢,时间长,沉积不易分离等缺点,本文用腐植酸钠与纤维素反应产生的复合物,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络合效果比单纯用腐植酸钠效果要好。因而腐植酸纤维素 事物有望成为重金属污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N,N’-二氯醌亚二胺两种衍生物为主单体,通过金属配合物催化法合成的含富电子环和含缺电子环两大类系列共聚物为基础,介绍了该合成方法的优点和影响因素。并对所获得的两个系列共聚物在中性溶剂和酸性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结果表明,在三氟乙酸溶液中缺电子环聚合物与主单体之间的电荷移动移动比富电子环共聚物明显,因此最大吸收波长较大程度的红移。两种主单体中苯环未取代的单体所组成的共聚物因为空间阻力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移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6.
由N235与路易斯碱三辛基氧膦(TOPO)组成协同萃取体系,对碱性氰化浸金贵液中金(I)协同萃取和反萃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有机相中N235含量、水相平衡pH、相比等因素对金(I)萃取率的影响,考察了反萃液中氢氧化钠液浓度对负载金有机相的反萃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有机相为10%+10%协萃剂TOPO+80%煤油的协萃体系,对pH=9~10和初始金(I)质量浓度ρO=10.87 mg/L碱性氰化浸金贵液进行萃取时,经一级萃取后,萃取率可高达98%左右;同时,采用0.05~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对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反萃率达到91%以上.  相似文献   

17.
在pH 7.4、0.1 mol·L-1 Hepes条件下,由Tb3+荧光测得Tb-EHPG条件稳定常数log K为13.95±0.13;EHPG与金属离子结合后分子内O…H-O型氢键断裂而导致荧光被淬灭;HBED与金属离子结合后分子内N…H-O型氢键断裂而导致荧光增强,荧光变化均与结合的金属离子的原子量成反比.由此总结了稀土离子与HBED,EHPG结合的规律.并用荧光方法推断了脱铁伴清蛋白N-,C-端结合部位酪氨酸残基的分子内氢键类型.  相似文献   

18.
负载型贵金属离子细菌还原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载型贵金属离子细菌还原的探索研究傅锦坤于新生林种玉胡荣宗(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刘月英姚炳新翁绳周(厦门大学生物学系厦门361005)生物化学法制备高分散度贵金属(Rh、Pt、Pd、Ag、Au)催化剂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