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盐渍下华北葡萄叶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分离纯化了一种带正电荷的过氧化物酶(CPOD)并研究了其部分特性。结果表明,在NaCl 浓度大于100 m mol/L时,叶片过氧化物酶总活性下降,但NaCl 浓度为150 m mol/L时CPOD仍不受影响。该CPOD可用DEAE- 纤维素柱和人造沸石柱纯化,其最适pH 为6.14~6.47,对蛋白的表观Vm ax 为4 082 U/mg,对H2 O2 的表观Km 为3.49 m mol/L。高浓度无机盐刺激纯CPOD 活性增加,推测该CPOD 可能在葡萄抗盐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盐度和营养限制对盐生隐杆藻生长和胞外多糖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盐生隐杆藻在整个生长期内都不断地释放胞外多糖,而且进入静止期后释放量增大,盐生隐杆藻胞外多糖的不断释放,使培养液相对粘度不断增加.0.75mol/L NaCl盐度是盐生隐杆藻生长和释放胞外多糖的最适盐度,更高或更低的盐度不利于生长和胞外多糖的释放,营养限制对盐生隐杆藻生长的影响从大到小为:NO^-3〉Mg^2+〉K^+〉Ca^2+〉SO^2-4〉PO^3-4。从每个藻细胞外多糖的产率看,Mg^2+  相似文献   

3.
Cu2(OH)3Cl-CuO纳米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铜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Cu2(OH)3Cl-CuO纳米粉体,并借助XRD、TEM及IR等技术对粉体结构和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体的最佳合成条件为:CuCl2浓度为0.5-3.0mol/L,NaOH浓度为4.0-6.0mol  相似文献   

4.
不同程度中碱性复合盐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模拟天然盐碱生态条件,将NaCl、Na2SO4、NaHCO2和Na2CO3等4种盐按不同比例混合成30种盐碱强度各不相同的混合盐溶液(浓度为50-250mmol/L,pH值为7.12-10.72),对向日葵苗进行盐碱混合胁处理。结果表明:(1)无论PH高低只要总盐浓度不超过100mol/L向日葵即可全部存活,但如果总盐浓度超过100mmol/L,同时PH值高于9.75,盐的浓度和PH值二者之中行休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源对盐生杜氏藻生长和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 Na N O3、 N H4 Cl和脲 3 种不同氮源对盐生杜氏藻生长和 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05~0.5 g/ L 浓度范围内,较高浓度 Na N O3 对杜氏藻生长有利. N H4 Cl对杜氏藻的生长有毒害作用,0.2 g/ L 的浓度即对杜氏藻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脲在0.1~1.8 g/ L 的浓度范围内对杜氏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当脲浓度达到 3.0 g/ L 时,生长速度又有所下降;杜氏藻细胞中β胡萝卜素积累量与培养基中 Na N O3 浓度成反比.在室外强光照下,以 0.1 g/ L 低浓度脲和 Na N O3 作为氮源,杜氏藻细胞均可积累较高的 β胡萝卜素含量.本文的实验结果提示,低浓度脲有利于杜氏藻细胞生长和 β胡萝卜素积累,可作为良好的氮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133Cs,23Na NMR方法测定了 DMF体系中不同 CsI、 NaBr浓度下的化学位移;推算它们的缔合常数Kip分别为7.8(mol/l)-1与2(mol/l)-1。又测定不同浓度DBC时 CSI的化学位移;推测该体系可能形成 CS+(DBC)2夹心络合物,且估算络合平衡常数 K为 4.2×104(mol/l)-2。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盐藻在NaCl浓度为0.1-3.5mol/L的培养液中均能够正常生长,其最适生长盐浓度为0.1-1.5mol/L,并能随大幅度的高渗震动。用超声波破壁后得到的细胞抽提液,经7.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出3个三磷酸甘油脱氢酶的同功酶组分。其中“调渗型”同功酶被证明与渗透压调节紧密相关,同时还发现在“调渗型”同功酶附近,有4条着色较浅的同功酶带,其变化情况与“调渗型”同功酶相似。  相似文献   

8.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的生物学特性与培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盐生杜兵藻富含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适宜在高纬度、光照强的各种咸水环境中生长,对它的生物学特性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适宜于盐生杜氏藻生长的培养基主要成分为:2mol/LNaCl,5mmol/LKNO3,6.5mmol/LNaHCO3,5mmol/LMgSor,0.3mmol/LKH2PO4。  相似文献   

9.
用UV、IR研究了酸度对水杨醛缩异烟肼酮式烯醇式互变及其配位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固态物以酮式为主要存在形式且存在分子内氢键,溶解后,酮式与烯醇式的比例依溶液酸度而异,当HCl浓度>7116×10-3mol/L时,以共轭体系较小的酮式存在,当NaOH浓度>414×10-3mol/L时则以共轭体系较大的烯醇式存在.通过对其Cu(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证明当HCl浓度<005mol/L时可合成1∶1型配合物,仅当HCl浓度≥005mol/L时,才可获得1∶2型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应用自制的ECL-1型电致化学发光仪,对新试剂6-(2-羟基-4-二乙基氨苯偶氮)-2.3-二氢-1,4-酞嗪二酮(HDEA)在Na2CO3-NaHCO3缓冲介质中的电化学发光行为作了研究.结果发现,当介质pH值为 10.54时,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施加 1.7V (VS.SCE)三角波脉冲电压,体系的发光强度与HDEA浓度在5.0 × 10-9~1.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反应的检测限达1.0×10-9mol/L.  相似文献   

11.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是世界上最耐盐的一种单细胞真核绿藻,可在含0.1~5.0mol/L NaCl的培养液中正常生长.盐生杜氏藻细胞内的主要调渗物质是甘油,在甘油代谢途径中,3-磷酸甘油脱氢酶是一个关键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杜氏藻(Dunaliella tertiolecta)细胞质和叶绿体中都存在3-磷酸甘油脱氢酶的同工酶,且叶绿体上的同工酶与渗透调节作用直接相关,为了解D.satina中3-磷酸甘油脱氢酶同工酶的细胞定位和分布,我们通过冰浴超声波破碎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获得盐生杜氏藻的完整叶绿体,用相差显微镜镜检、酶的活性分析等方法对其完整性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一种单细胞的盐生杜氏藻为实验材料,利用化学和机械的方法破碎细胞,然后梯度分离细胞核,用盐酸抽提细胞核蛋白质,并与小牛胸腺组蛋白相比较。用SDS-PAGE分析测定所得的碱性蛋白发现盐生杜氏藻核中有三条碱性蛋白带,两条蛋白带与H3与H4相对应,另一条分子量很小。  相似文献   

13.
RIBONUCLEASEACTIVITYOFDUNALIELLASALINA(CHLOROPHYTA)UNDERHYPEROSMOTICSHOCKSLuShan△ZhangXiaoningXiaZhonghaoLiuZhili(Departmento...  相似文献   

14.
以盐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对盐藻的毒性作用。分别使用含有浓度为0、2.5、5.0、10.0、20.0、40.0mg/L AE的营养液培养盐藻,每日记录细胞总数。在实验的第9d,收集藻液并分别对总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AE对藻类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AE处理9d后,各处理组盐藻叶绿素a和T-GSH含量没有显著差异;4.0mg/L AE组盐藻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25mg/L组(p〈0.05);0.25mg/L组和4.0mg/L组MDA含量显著低于1.0mg/L组(p〈0.05);2.0mg/L组和4.0mg/L组盐藻H2O2含量显著低于0.25mg/L组和0.5mg/L(p〈0.05);AE浓度为0.25mg/L和1.0mg/L组盐藻中CuZn-SO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25mg/L组(p〈0.05),AE浓度4.0mg/L组盐藻中CuZn-SOD含量显著高于与0.25、0.5、1.0mg/L组(p〈0.05)。证实AE对盐藻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为活化剂AE的合理使用和安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钒酸钠和氯化锂对盐藻质膜排钠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有着极强的耐盐碱性.盐藻在低pH值条件下,主要依靠质膜上的Na+/H+逆向转运蛋白实现Na+的外排.在pH值较高的环境中,由于Na+/H+逆向转运蛋白不能够很好的发挥效能,所以盐藻质膜上很可能存在着不依赖于跨膜质子电化学势梯度的排钠机制.通过将盐藻培养液的pH值稳定在7.1和8.9,比较Na+/H+逆向转运蛋白的特异性抑制剂LiCl,以及P型ATPase的特异性抑制剂钒酸钠对盐藻生长的影响,推测盐藻质膜上存在着由不依赖于跨膜质子电化学势梯度的P型ATPase所介导的排钠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是极端耐盐的单细胞真核绿藻,依赖于NAD的3-磷酸甘油脱氢酶(NAD+-GPD)是盐生杜氏藻调渗物质——甘油合成的关键酶.盐生杜氏藻NAD+-GPD基因是第一个被发现含双结构域(SerB和GPD)的GPD基因.而双结构域可能是盐生杜氏藻具有极强耐盐性和快速合成甘油的关键.通过与莱茵衣藻基因组数据库比对,发现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中也存在具有SerB和GPD结构域的NAD+-GPD基因序列.在对两个物种NAD+-GPD基因的基因结构、mRNA组成成分、编码蛋白及其理化性质和编码蛋白结构的分析中,发现二者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针对目前仅在盐藻和衣藻中发现含SerB和GPD结构域的NAD+-GPD基因这一现象,分别对SerB和GPD结构域同源基因的系统进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hypoosmotic shock on state transition in darkness in Dunaliella salina were studi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NaCI in culture medium was dropped from 1.5 to 0.5 mol/L abruptly, the photosynthetic rate of D.salina declined, but the respiratory rate and intracellular ATP content increased in the dark. The FpsⅡ/FpsⅠ ratio at 77 K of D. salina cells exposed to hypoosmotic shock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cells, indicating that more excitation energy was distributed to PS Ⅱ in stressed D.salina cells upon illumination. A decrease in LHC Ⅱ phosphorylation level was also observed when D.salina was exposed to hypoosmotic shock. Thus a state Ⅰ transition of photosynthetic apparatus occurs when D.salina suffers hypoosmotic shock in darkness, which is supposed to be related to an enhancement of respiration and an increase in ATP content in stressed D.salina cells.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盐藻生长的NaNO3、NaH2PO4、NaHCO3和VB1、VB12、VH等几种主要营养盐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做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实验结果得出优化配方为N/P值固定为f/2培养基,NaNO3和NaH2PO4添加量为f/2培养基的10倍、NaHCO3 0.4g/L、VB1 100μg/L、VB12 1.0μg/L,其他元素按f/2培养基添加.对盐藻的选择标记进行了研究,选择了氯霉素、G418、潮霉素3种抗生素进行实验,得出氯霉素适合作为盐藻基因工程的筛选抗生素,CAT基因为其阳性筛选标记基因,固体培养基筛选浓度为80μg/mL.为该藻的进一步高密度大规模培养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实验室长期保存的两个盐藻株(Dunaliella salina)核糖体rDNA的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序列(ITS1 5.8S rDNA ITS2)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经序列测定后,与从GenBank中获得的相关序列一起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其中一个(Dunaliella salinaSHU 01)与Dunaliella viridisCONC 002的距离最近,另一个(Dunaliella salinaSHU02)与Dunaliella salinaUTEX 1644的距离最近.因此分别命名为Dunaliella viridisSHU与Dunaliella salinaSHU.  相似文献   

20.
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微藻的若干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14C示踪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甲胺磷对三角褐指藻、球等鞭金藻和盐藻在生长繁殖、光合作用速率和生化组成的生物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甲胺磷的胁迫下,3种微藻的生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球等鞭金藻、三角褐指藻和盐藻的72hEC50分别为43.0、15.5和12.5mg/L.甲胺磷对3种藻类光合作用速率和对球等鞭金藻细胞内的碳水化合物、脂类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