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根据空间经济模型和经济金融发展实际,构建若干指标体系对中国东中部部分省会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因素有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上市公司筹资额、保费收入、就业量、专利授权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贸易成本、最终消费、产业份额、经济外向度、地方政府干预,等等。因此,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水平低的省会城市应该制定政策尽快降低不对称程度,提高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水平,加快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战略是目前我国实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将有力推动国内外地方区域的开放与发展。本文在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基础上,论述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现状,并从两个方面分析了郑州航空港区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最后提出了郑州航空港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建议,以推动郑州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基于安徽省1978—2012年的城镇化率和人均GDP数据,建立数学模型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安徽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数量水平具有双对数关系,同时经济发展对城镇化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则相对有限.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原因,安徽省过于注重发展大型城市而忽视小城镇建设,造成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水平.安徽省需要调整城镇化发展动力,重点开发县域,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城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对外贸易的现状和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在河南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郑州综保区检验检疫局不断探索新型管理模式为例,充分验证了制度创新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发展,金融业已成为西安的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建设国家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必须把加快地方金融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本文以西安金融产业为出发点,具体分析了西安金融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为动力;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必须妥善处理国际经济竞争中出现的矛盾。这些问题都与知识产权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郑州商贸城的同时,如何发展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使二者互相促进,互为动力,是郑州社会、经济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影响未来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针对郑州商贸城建设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营造城市文化环境、塑造文化名城的新形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发展性意见和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动力。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分析了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的变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下,低碳城市建设已成为郑州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立足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基于城市碳排放测算框架,采用科学的计算标准,系统测算了郑州市2006—2015年的碳排放情况,分析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碳排放强度变化情况,最后通过分析郑州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优势与限制因素,提出郑州低碳城市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杜青锋 《科技资讯》2014,(5):174-175
郑州是我国中部重要的城市和主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加快对郑州航空港区的规划建设是将郑州打造成国际化城市的战略选择,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打造郑州新的经济增长核心,以推动郑州经济整体的高速发展,进而为提升国内经济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郑州目前处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发展中,房地产业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拉动郑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在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近几年郑州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价格变动及居民对房价承受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提出完善住房供应体系、适当控制房价、提高居民承受能力等建议,为进一步促进郑州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及各级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就是创业者经济,创业者的不断涌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谐创业环境的构建和优化,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河南科学》2016,(1):286-293
作为传统内陆腹地,河南省在"十二五"时期通过建设郑州航空港国际枢纽,在供给侧提供新的生产要素,促进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2.9%,创造出"对外开放靠蓝天"的新模式.2016年,河南省多项国家战略获批,战略叠加效应凸显,发展动能提升.结合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河南省明确提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目标,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战略导向.研究认为,要实现这种战略目标,就要毫不动摇地推动中原腹地成为开放发展前沿,毫不动摇地构建双向开放新体系,毫不动摇地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重点抓好五大战略举措: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提升郑州航空港开放发展优势,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开放式创新,积极探索自贸区建设之路.通过全面开放,河南正在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发展的前沿,成为内陆地区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传统内陆腹地,河南省在"十二五"时期通过建设郑州航空港国际枢纽,在供给侧提供新的生产要素,促进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2.9%,创造出"对外开放靠蓝天"的新模式.2016年,河南省多项国家战略获批,战略叠加效应凸显,发展动能提升.结合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河南省明确提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目标,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战略导向.研究认为,要实现这种战略目标,就要毫不动摇地推动中原腹地成为开放发展前沿,毫不动摇地构建双向开放新体系,毫不动摇地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重点抓好五大战略举措: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提升郑州航空港开放发展优势,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开放式创新,积极探索自贸区建设之路.通过全面开放,河南正在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发展的前沿,成为内陆地区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经历了高速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后,全球各大城市正面临气候变化以及资源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促进节能减排、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和路径选择。本文在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的基础上,以郑州为例,深入探索了制约郑州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对郑州如何开展低碳、高效、经济的城市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为推进郑州低碳经济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川东革命老区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四川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川东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为实现川东革命老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深挖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走符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指向作用和产业发展指引作用,而国内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综合研究还很少。从投资规模、结构与效益三个角度对郑州市2008—201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判定郑州投资的适度规模,分析郑州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及投资对郑州经济发展产生的效益,最后提出经济新常态下郑州投资适度、合理、均衡增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是我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新开发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及中原经济区都是我国近年来重要的国家战略规划的组成部分。就当前河南省的整体发展来讲,河南省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能够有效地推动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经济体制转型升级和带领河南创新发展、对加快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优劣势的剖析,并针对示范区的创新发展形式提出了政策保障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看我国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也是经济保持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分析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发挥巨大推动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创新驱动是郑州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和推动城市转型的源动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既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培育郑州发展新动能的重要现实支撑。应当从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速科技投入多元化,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汲取优质科教资源,完善郑州城市创新系统、构筑创新"三螺旋"空间等方面着力提升郑州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