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是笔画二维排列构成的图形,汉字笔画队列具有唯一性。用汉字笔画的基本笔形作为汉字的点、撇、横、竖、折五类基本笔画的代码,提取汉字五类基本笔画的二笔画排列的特征,建立二笔码及键码的符号体系P_p'(P=、,ノ,—,│,∠;P'=、,ノ,—,│,∠);配合指法,建立二笔码键盘,实现了字与码、码与键、键与指三对应,汉字编码直观,输入简易,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字块特征的汉字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汉字分类的意义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汉字"字块"分类方法,具有汉字拆分简单、直观,符合汉字结构和笔顺规律,记忆量小等特点,能方便地移植到数码设备中用于汉字输入编码,亦可广泛应用于汉字分类研究、汉字检索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汉字笔画若干数据的统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统计汉字笔画信息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主要包括:每个汉字的平均笔画数及按使用频度加权的平均笔画数、以各种笔画起笔的汉字数目、各种笔画在汉字字库中的出现次数、汉字字库中笔画相同的汉字、能与其他字区分开的汉字前若干笔画数的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以及汉字字库中相邻笔画的频度等。统计的数据对于基于笔画的汉字输入法和汉字的联机手写识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根据这些统计资料设计了标准键盘和数字键盘,并在Windows下实现了以上两种笔画输入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对限制性手写汉字的结构识别方法。在对汉字的笔画构成以及笔画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链码来描述汉字的结构特点。通过回溯策略的运用,使得笔画抽取中的一些错误可以得到自动的纠正。在实验中,该方法对500字种的常用汉字取得了较好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5.
从信息编码的角度研究汉语字和词的构成及其组合规律,界定汉语编码系统的三级基码及各级基码之间的关系,分析汉语从笔画到词十四级编码过程,从中探索汉语字词的编码构成及规律,阐释汉语的信息编码系统。  相似文献   

6.
定义了环(F2+uF2+…+ukF2)n到F2(k+1)n的一种新的Gray映射及线性码李重量分布.利用二元线性码及其对偶码的重量分布关系和新的Gray映射,建立了环F2+uF2+…+ukF2上线性码及其对偶码之间多种重量分布的Mac Williams恒等式.  相似文献   

7.
量子纠错码是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可靠运行的保障,构造具有很好参数的量子纠错码是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用二元线性码构造量子码的方法有CSS(Calderbank-Shor-Steane)方法和Steane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建立在如何构造给定对偶距离的自正交码上,研究了用组合方法构造二元自正交码问题.由已知对偶距离的二元自正交码链,用组合方法构造对偶距离为3、4、5和6的二元自正交码, 以及对偶距离为3、4、5和6的二元自正交码构成二元自正交码链的条件.在此基础上, 对每个满足47≤n≤70的 , 构造出参数为[n, n-s-t, 5][n, n-s, 3]和[n, n-u-v, 6][n, n-v, 4]的S-链.利用所得到的码链,由Steane构造法构造出距离为5和6的具有很好参数的量子纠错码,改进了前人得到的几个量子纠错码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基于基本笔画运笔特征的汉字笔迹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汉字笔迹鉴定的有效特征主要蕴于手写汉字笔画运笔中的设想 ,提出以汉字笔画作为笔迹鉴定的主要对象 .在选用手书基本笔画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 ,进一步从手书汉字中抽取基本笔画作为对象 ,在基本笔画中抽取反映各自行笔部运笔的特征 ,形成多维特征空间 .求得各鉴定对象在特征空间中的分布 ,计算它与辞书中各书写者位置间的广义距离 ,实现笔迹的鉴定 .实验选用 10位书写者 ,8种基本笔画 ,每种笔画采用 10个样本 ,结果显示对于单一笔画和简单的汉字取得令人满意的鉴定率 .本研究完全克服了以往笔迹鉴定研究中结体依存性的不足 ,大大缩小了辞书所需的空间 .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还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前景 .  相似文献   

9.
作者基于汉字基本笔画起收笔中蕴含丰富的个人特征的设想,提出以手写汉字基本笔画为研究对象,抽取其中起收笔特征,形成特征空间,求得鉴定对象在特征空间中的分布,并计算它与辞书中各书写者之间的广义距离,从而实现笔迹鉴定.该研究选用10位书写者,4种基本笔画,每种基本笔画采用10个样本进行实验.结果证实此方法完全克服了以往笔迹鉴定研究中结体依存性带来的不足,只需对少数基本笔画的研究就对全体汉字有效,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基本笔画的笔迹鉴定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n次甚稀疏码的组合特性,并给出了判断一个甚稀疏码次为n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研究具有某种最优性质的码的存在性、结构和构造是编码研究的中心问题,为构造量子纠错码开始研究具有特定对偶距离的二元自正交码。研究了码长n满足12≤n≤20的二元不可分解自对偶码B12、D14、E16、F16、H18、I18、J20、K20、L20、M20和S20的两类子码,即对偶距离最优或对偶距离拟最优的子码,以及相应的S-链的构造。依据不可分解自对偶码的生成矩阵,利用组合方法构造出对偶距离为2、3和4的对偶距离最优或拟最优的子码生成矩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些子码构成的子码链,以及由它们的对偶构成的S-链。最后,利用得到的S-链构造出好的量子纠错码,这些量子码都是给定码长和维数时距离达到最大值的量子码。  相似文献   

12.
基于笔画平面抽取和动态网格划分,提出一种笔画平面与模糊隶属度相结合的手写体汉字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克服了汉字特征抽取过程中因笔画粗细不均、笔画长短变形等引起的特征抽取不稳定问题.其基本思想是:用动态网格将汉字图像分别划分为横、竖、撇、捺4个笔画平面,并赋予每个网格中的点模糊隶属度,针对每个网格求加权累积直方图,最终获得汉字特征.基于南京理工大学NUST603HW手写汉字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汉字特征抽取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四维二元自正交码的码长与距离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参数为[15m 5,4,8m 2]及[15m 12,4,8m 6]自正交码的不存在性,从而对每个n≥8确定了最优自正交码的极小距离,再构造出相应的最优[n,4]自正交码的生成阵,计算出它们的重量多项式。  相似文献   

14.
MDS码是一种满足Singleton界的好码.由于出色的编码能力,MDS码已得到广泛的应用.MDS码的权多项式由其参数[n,k,d]完全决定.本文利用容斥原理计算MDS码中不同Hamming权的码字个数,给出了MDS码权多项式的一个新证明.设d≤w≤n,从n个位置中任选d个构成集合S.本文证明:MDS码中支集为S且在S第一个位置为1的码字个数为■.证明的关键是对支集包含于S且在S第一个位置为1的码字集使用容斥原理,并利用MDS码校验阵中任意d-1列线性无关的性质.该证明直观揭示了MDS码权多项式中各项的组合意义.相较于教科书中的证明,本文的证明不使用Mac Williams恒等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汉字操作系统CCDOS和2.13系列中的汉字输入法首尾码及快速码的编码方式进行分析、对照、总结,编写了快速记忆这两种编码的口诀,以指导广大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学习计算机汉字输入。  相似文献   

16.
通过Fpm上长为n=pm-1的RS码得到环Fq+uFq+…+us-1Fq上的一类(1+λu)常循环MDS码.由Fpm上的扩展RS码得到该环上几类长为n=pm+1的(1+λu)常循环MDS码.并研究了当s=2时的几类长为n=pm-1和n=pm+1的循环MDS码。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四元自正交码的重量特点,研究二维最优自正交码的生成矩阵与重量分布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入二维四元码的定义向量和射影重量概念,利用Simplex码的码字构成的矩阵,建立二维最优自正交码的存在性与整数方程组的非负解之间的联系,将确定二维最优正交码的生成矩阵问题转化为求解整数方程组的非负解.对于给定码长,首先由Griesmer界确定二维最优自正交码的距离;然后,通过求解整数方程组的非负解,确定出所有二维最优自正交码的生成矩阵和重量多项式;依据二维最优自正交码的生成矩阵,利用矩阵的初等行变化、向量的坐标置换和元素的共轭变换,判断二维最优自正交码的等价性;最后,完全解决了二维最优自正交码的分类问题,给出互不等价的二维最优自正交码的生成矩阵与重量多项式.  相似文献   

18.
主要依据前缀码的典型分解性质以及同步码的完全化,给出次为n的甚稀疏前缀码的完全化构造方法,从而解决一类特殊前缀码的完全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Web服务器的繁简体转换代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Web 服务器可以同时提供简体(GB码)汉字和繁体(big5 码)汉字内容的代理服务器的原理和实现方法.Web 服务器本身只存储某一种汉字内码的信息,而用户浏览时,可根据需要由代理服务器提供简体(GB码)或繁体(big5 码)的输出  相似文献   

20.
《潍坊学院学报》2015,(5):51-54
汉字书写是一门艺术,要写好汉字需要掌握一系列技法,其中最基本的是笔画的书写技法。汉字共有八类笔画,分别是点、横、竖、撇、捺、钩、提、折。每个笔画都有其独特的书写特点和技法,本文对硬笔楷书笔画的书写特点与技法一一作了探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