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变化使人们对知识分子的思考和感受表现出复杂的方面 ,而且在东西方历史上也始终贯穿着对知识分子的各种颂扬和批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在社会的整体中 ,知识阶层处于宗教与世俗这两端之间。知识分子为了维护自己的普遍的价值和理想 ,就要排斥那相反的两端 ,但同时那些对知识分子的批评则也是立足于两端的立场上。此外 ,知识分子与这两端也不是绝对对立的 ,而是处于密切的联系、过渡和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2.
《伤逝》是鲁迅《呐喊》中的一篇著名小说,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各种方法的批评研究,其中,《借鉴与超越——<伤逝>与<玩偶之家>的比较》使用的是比较批评,而《<伤逝):无意识性别叙事话语》则使用的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文试图对这两个批评文本进行批评,以此来对比较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这两种批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社会批评 ,文化批评 ,或鲁迅所说的“文明的批评” ,或直截了当地简称为“批评” ,乃是知识分子的一项重大使命。知识分子在实行此一使命时所处的“位置” ,大致由以下两个方面构成 :一是现实经验的历史积累 ,二是个人身份的复杂构成。这是一个游动的、越界的、无家可归或格格不入的位置 ,是知识分子真正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宗教旅游本质上是以游客为中心的相关行为主体在神圣与世俗交织而成的宗教旅游场域中进行的一种神圣与世俗的双重再生产活动。这种双重再生产包括神圣的世俗化生产与世俗的神圣化生产。在宗教旅游场域中互动的行为主体之间不仅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还从整体上归结为一个大写的"人",与宗教旅游场域中无处不在的神圣因素进行互动互构,从神圣因素中里获取资源,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5.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在中国的社会性发展中,其文化因子与中国社会固有的文化因子相融合,形成独具世俗色彩的宗教文化形态。文章阐述中国佛教文化的社会性发展的表现,从观念文化的显性化、制度文化的物性化和物质文化的通俗化角度,论述中国世俗化佛教文化对旅游资源开掘和旅游文化精神形成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文本意义角度入手,探讨了文本意义阐释范式与文学翻译批评之间的关系,并在对话理论的基础上指出阐释的合理性才是文学翻译批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璐 《科技信息》2012,(35):I0235-I0235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人物,代表着键盘复调音乐长期演进的终点。在宗教气息依然浓郁的18世纪.巴赫的大半生都是在教堂供职,但后人却从中分析出了更多的世俗性因素,因此,对于巴赫音乐的风格就有了宗教性还是世俗性的争论。本文试图从巴赫及西方宗教改革的联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论詹姆逊“马克思主义”阐释学批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形成过程的历时性考察,找到了他辩证批评理论发展变化的关节点,并对这一关节点进行适当理论解读,在此基础上讨论其马克思主义阐释学批评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12,(11):18-18
艾哈迈德·沙菲克,69岁,毕业于埃及空军学院.先后获得军事学硕士和外层空间战略研究博士学位。2011年1月,他临危受命出任政府总理,穆巴拉克下台后籍然辞职。  相似文献   

10.
16世纪初期的欧洲,罗马教会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关系,已在文艺复兴运动和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触动下悄然变化,宗教和世俗政治都面临着是因循守旧还是积极改革的艰难抉择。马丁·路德通过不断向宗教和世俗政治阐述他的神学主张,积极推动宗教改革。在1528年的“预防性战争”危机中,他亦积极充当事件和争论的调停人。路德在履行宗教天职过程中与世俗政治之间的冲突与让步,显示出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与世俗政治变革相互纠结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约翰·班扬《天路历程》的价值地位经历了沧桑变化,从宗教性到文学性,从贬斥到赞誉,从英国到世界,但唯一不变的是其“心路历程”,成为人类心灵的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12.
王朔小说的转型在当代文坛具有深远意义.前后期小说在创作内容和叙述形式方面存在诸多转型,突出表现为对世俗的超越,转型的深层原因表现为城市环境、主体身份、文学动机三个层面,由此揭示出其小说转型带来的文学史及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交际幽默的批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幽默,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方式,应当同批评联系起来研究.在交际中,人们从善意的批评和带刺的批评这两个角度运用交际幽默来实现其批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叶燮《原诗》从批评思想来说,是对传统儒家伦理批评的延续,其“知人论世”说、对人格批评论的推崇和应用等均有鲜明体现。其创新求变思想也非常突出,叶燮据此以历史价值为准,不仅理论上积极呼吁倡导,而且创作实践上以身作则,其“新变”观对蔓延了中国传统几千年的复古论调是一次极大的冲击与解构,具有一定的现代色彩,对当代中国文论界也是一次警示和启迪,.其破立结合与点面结合的批评方法,使其批评具有尖锐、犀利的风格,也使《原诗》不仅具有强烈的逻辑思辨性,同时具有品鉴与感悟的诗性。  相似文献   

15.
世俗音乐与教会音乐同是欧洲中世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基督教会的排斥、打压下之所以兴起和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宫廷。但是,宫廷在给中世纪世俗音乐打上自己印记的同时,也决定了它带有很大局限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必然要为一种新的音乐形态所代替。  相似文献   

16.
在探讨中国电影时,"代际论"俨然已成了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它基于电影创作中的作家主义,从而确认出以下两个向度:要么切断中国电影史的历时性纵断面,要么切断某一特定时期的横断面.然而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降,中国传统的本土化文学批评理论被流派纷呈的西方批评理论所遮蔽与压抑,因而舶自西方的理论在文学批评理论界占据主导之势。然而,边缘化的本土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并未彻底隐匿,其内在的血脉在现代仍在不断流通与递承。意境论批评及感悟式批评即是这一承继的表征。  相似文献   

18.
焦明甲 《长春大学学报》2002,12(6):51-52,62
运用比较方法对弗莱的作为文学解读理论的“原型批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批判研究,一方面指出这一批评理论在西方文学解读理论发展史上的继往开来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这一理论的不足与缺陷。  相似文献   

19.
从鲁迅思想最为核心的基点——“人学”思想出发,对鲁迅的戏曲批评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至今为止,学界对于鲁迅戏曲批评的研究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将鲁迅简化、提纯化的倾向,指出以个体自由为原则的生命意识为主要内涵的“人学”思想,是理解鲁迅戏曲批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翻译批评是对跨文化和跨越历史的翻译活动的有效思考和科学评价,翻译活动和翻译批评的共生共长的关系迫切要求翻译活动必须有一套系统性、理论性的翻译批评模式与之匹配.研究翻译批评模式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坚持翻译批评模式在实现解读还原和语言分析的基础上,兼顾文化批评,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翻译批评的模式被广泛应用,同时,翻译批评模式必须以文本类型为导向,最大限度地实现翻译批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