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观念是伴随着现代美育思想的产生形成的,从20世纪初中国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是从“音乐美育”到“音乐审美教育”到“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其中蔡元培的“音乐美育”思想,即音乐被视为美育的重要内容,以及在人的培养中起的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主线,在现代音乐教育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蔡元培的音乐美育的实施途径,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吴禄贞为武昌起义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参加并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多个革命团体,尤其是他领导了武昌花园山聚会,发展壮大了湖北革命力量.他采用多种形式宣传革命思想,使革命观念渐入武汉人心.他推动北方军队起义,牵制敌人兵力,呼应武昌起义.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闲关自守的中国大门,在民族危机日益深化的同时,“兴新学”、“弃旧学”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西方文化的大量流入,使中国音乐教育转向了文化资源的选择,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振兴是在探索一种表现人的和谐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具有新生的墨想观念上的文化创新,它的兴起对当代音乐教育的深化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是个舶来品。只有步入工业时代,为了让父母们可以尽快回归工作,孩子们才会被集中在一起。所以,中国第一所幼儿园才会诞生于制造业中心之一的武昌。1903年,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阅马场创办了湖北幼稚园,幼儿园的全套办园方法都是仿学日本的,连"幼稚园"这个名字都直接照搬自日本。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的特征是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音乐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的“心传心授”到“师生互动”再到“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是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音乐的酝酿期.清末民初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在取得重要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缺失.成绩主要体现在音乐课的设立与音乐教育立法的完善、学堂乐歌开启我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思想等三方面;缺失主要体现在传统音乐教学的迷失与缺憾、音乐教学曲目过于注重功能性缺乏艺术性与原创性、缺乏主体性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等三方面.客观评价清末民初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得失,对于当下的学校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中的大学生,大多数仍是以“文化成绩”作武器,在各级考试中“过关斩将”而跻身于大学生行列的.而在这之前,特别是高中期间,音乐教育与他们几乎绝缘.如何根据大学生音乐基础薄弱这一现实,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高校中的音乐教学,将是高校音乐教育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的首要课题.一、将音乐教育纳入学校第一课堂将音乐教育纳入学校第一课堂,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此,要通过对音乐重要作用的宣传,促使高校师生观念的改变,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开展扫清思想  相似文献   

8.
闫牋 《科技资讯》2009,(21):166-166
数码钢琴集体课是当前音乐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一对一”固有僵化的陈旧教学模式,探索现代“一对多”的集体教学新理念。作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限定性选修课程之一,目前许多高校在钢琴教学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改革,数码钢琴集体课多元化的全新教学模式,顺应了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潮流,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尚娜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3):86-87,94
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种“情育”,它对人的情感的陶冶、净化、启迪、培育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产生于对音乐的需要,而对音乐的需要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出发点。本文探讨了音乐教育的心育功能,以及音乐教育对于人的情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余1947年7月23日生于汉口一读书人家庭,祖籍湖北鄂州,即孙权的武昌,算是“楚人”.总角随父母迁重庆、北京、天津.1966年高中毕业已填写高考志愿书,师大女附中一纸废除高考的倡议书断了少年梦.旋即文革爆发,稀里糊涂混了两年,作为一个中学生组织的刊物主笔,写过一些矫情的东西,现在不忍卒读.1968年赴内蒙古插队,又染了点塞上幽云之气:种地、放牧、教书都干过,时值年少气盛,观察敏锐,在草原上修完高尔基式的“大学”.这段经历给个人带来的最大恩惠是,困境前不气馁,相信面包明天会有的.中学时喜理科,特别是物理,曾询家严取名是否有附贵之意,因…  相似文献   

11.
吴禄贞为武昌起义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参加并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多个革命团体,尤其是他领导了武昌花园山聚会,发展壮大了湖北革命力量。他采用多种形式宣传革命思想,使革命观念渐入武汉人心。他推动北方军队起义,牵制敌人兵力,呼应武昌起义。  相似文献   

12.
明朝中后期的住房突破了政府的清规峻律,打乱了等级森严的礼法秩序.而且家具极其考究,“明式家具”趋于定型;庭院百般装饰,园林蓬勃兴起.出现了“石农”“花园子”等国艺专业户.这既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3.
萧友梅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被人们称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的许多音乐教育思想在对当代音乐教育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共分两个大部分,分别对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以及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山歌社"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后期的一个重要音乐社团,其最突出的贡献是给一批民歌编配钢琴伴奏,从而使优秀民歌得以广泛传播.有关这方面的历史在中国音乐史学专著中多有叙及.实际上,"山歌社"在当时部分"国统区"的音乐教育方面所作的成绩也是卓有成效的,不少成员在音乐教学实践、理论探讨、教材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本文在对"山歌社"音乐教育的相关史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音乐教育活动概貌进行追述,旨在让读者从中了解当时国内音乐教育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5.
黄自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他把毕生的心力全都奉献给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事业,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专业音乐创作把我国现代专业音乐创作推向了初步成熟的阶段.他的音乐创作主要以艺术歌曲见长,事实上他在儿童歌曲领域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为当时学校音乐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将从歌曲内容、创作技法等方面对黄自的儿童歌曲作进一步分析,总结其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16.
袁媛 《广东科技》2009,18(24):45-45
二十一世纪是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期,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曾经历过多次历史性的改革,它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审美是音乐教育中最本质的特性.现代音乐教育已经有了新的含义: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审美教育;既有着自己的独立性,也是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培养学,丰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7.
“乐歌运动”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对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影响到了中国近现代的音乐教育,使其走上了接轨西方的专业音乐教育的道路。为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打下良好基础。它所带来的一些西方音乐的形式与体裁及西方乐理和音乐知识都给中国音乐注入了新的血液。在这种冲击与影响下中国传统音乐的主导地住不断下降。此时,中国近现化的音乐家们。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音乐”之路。  相似文献   

18.
启发式教学是现代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音乐教育又是一种审美教育。如何利用音乐之中的“美”对学生进行启发,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在音乐课教学中怎样启发学生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是长江流域的特大城市之一,武汉的城市演化经历了武昌与汉阳的“双城对峙”到武昌、汉阳与汉口“三镇鼎立”的发展历程.汉口的形成是武汉城市成型的关键,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该文重点依据历史图件,对汉口城市的形成、演化及“三镇鼎立”格局的确立进行了讨论.研究认为,作为汉口镇行政管理机构的“汉口镇巡检司”是汉口市镇形成的标志,据此确定,汉口镇最晚在公元1522年前就已形成,此时的汉口镇包含汉江河口南北两岸的市镇范围,管理机构位于汉江南岸,也是汉口镇重心所在.研究表明,1613年“汉口镇巡检司”已移至汉江北岸,北岸已成汉口镇发展中心,从此汉口镇仅指汉江北岸,南岸属汉阳县城关,此标志着现在汉口的出现.汉口快速崛起于明末清初,从城市规模、经济、社会及区域影响等综合考量,武汉“三镇鼎立”格局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文中还对历史文献中“汉口”的地理学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并存是现代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根据我国国情和音乐教育的现状,“中学为体”,吸取外来优秀音乐教育思想,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同步的教育体系,应是我们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