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非水介质中酶促酯化反应机制及醇抑制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固定化脂肪酶在异辛烷/四氯化碳混合溶剂中选择性催化S-2(6-甲氧基-2-萘基)丙酸与正辛酯化为反应模型,对非常规溶剂中酶催化反应机制及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溶剂中该脂肪酶催化萘普森与正辛醇的酯化反应同样符合米氏方程,此酯化反应符合双底物乒乓反应机制,但值得提出的是酰基受体的过量存在会对酯化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有机相中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化酶催化拆分消旋萘普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CCL)的固定化效果,实验证明了大孔吸附树脂HZ-841作为固定化载体可以为酶营造一个良好的微环境,对水分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当固定化酶的含水量8%时催化效率最高,醇既是底物又是竞争性抑制剂,它的浓度对反应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萘普生浓度为20mmol/L时正辛醇最适浓度为40mmol/L。选择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HZ-841固定化酶在填充床反应器中进行循环反应。20h左右转化率超过40%,反应3批反酶活仍保持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3.
用壳聚糖修饰的MCM-48固定化脂肪酶拆分(R,S)-1-苯乙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涂覆壳聚糖(CS)的介孔分子筛MCM-48固定化假单胞菌脂肪酶(PSL),及其在(R,S)-1-苯乙醇转酯化拆分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与MCM-48的质量比为1:10时,用有机相固定化法制备的固定化酶PsL/CS-MCM-48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及对映选择性,且高于游离酶和纯壳聚糖固定化酶PSL/CS.在PSL/CS-MCM-48的催化作用下,1-苯乙醇的转化率(C)达到46.9%,(S)-1-苯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ees)达到87.5%,产物(R)-1-乙酸苯乙酯的对映体过量值(eep)大于99%,对映选择性参数(E)为576.同时,PSL/CS-MCM-48对(R,S)-1-苯乙醇催化转酯化拆分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棉籽油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比多种载体固定化脂肪酶的吸附效果,确定了以大孔吸附树脂D101为载体,采用先吸附后交联的方法固定脂肪酶。固定化后脂肪酶的稳定性得到较明显改善,最适反应温度50℃,最适反应pH值为8。确定了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棉籽油与甲醇转酯化反应合成生物柴油工艺条件,醇油比3∶1,含水量1.25%(V/V),加入质量比(酶量与固定化载体)0.48的固定化酶,反应介质辛烷,在40℃反应24h催化生物柴油的合成,最高转化率可达到65%。  相似文献   

5.
利用制备的舍Fe304无机磁性复合物FSN固定假单胞茵脂肪酶(Pseudomonas sp Lipase,PSL),获得具有高活性、高对映体选择性和易分离的固定化酶PSL/FSN.乙酸乙烯酯做酰化试剂,PSL/FSN在正庚烷溶剂中催化(R,S)-1-苯乙醇转酯化拆分反应,40℃反应2h时,(S)-1-苯乙醇对映体过量值eep和(R)-乙酸-1-苯乙酯的对映体过量值eep均为99%,(R,S)-1-苯乙醇的转化率达到理论值。固定化酶PSL/FSN在70℃经2h热处理,其活性和对映选择性没有明显的下降;PSL/FSN重复使用10次,其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未出现衰减。基于实验数据,研究了固定化酶催化(R,S)-1-苯乙醇转酯化拆分反应的动力学行为,获得了(R,S)-1-苯乙醇转酯化拆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孔树脂吸附固定化脂肪酶机理.方法 选取4种不同树脂(XAD1180,XAD7HP,A568,XAD18),通过氮气低温吸附法对栽酶树脂的孔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对吸附-交联法制备固定化脂肪酶的工艺条件进行考察.结果 XAD1180为最适的固定化载体,其最佳固定化条件为:给酶量1 400~1 600μg/mL,戊二醛浓度为0.05%(体积分数),缓冲液pH7.5,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10 h.结论 XAD1180树脂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理想的吸附固定化栽体.吸附同时用戊二醛交联,可以起一定加固脂肪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溶剂,酰化剂和底物浓度对手性氯醇酶促酯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脂肪酶在非水相体系中催化的对映选择性酯化反应,对外消旋手性药物中间体(±)-1-氯-3-(1-萘氧)-2-丙醇(简称萘氧氯丙醇)进行了拆分,考察了溶剂、酰化剂和底物浓度对酶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剂为异辛烷,酰化剂为醋酸酐、底物浓度为氯醇100mmol/L、酸酐50mmol/L时,酶显示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产物酶的光学纯度可达90%。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以大孔树脂为载体的用吸附法制取的固定化脲酶的活性和稳定性与大孔树脂的孔径和比表面及极性的关系,用弱碱性大孔树脂制备的固定化脲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以S-2-巯基丙酸为手性功能单体,S-萘普生(S-Npx)为模板分子,优化印迹体系和聚合方法制备了18种印迹聚合物(MIP_(1~18))和相应的非印迹聚合物(NIP_(1~18)).结果表明,在以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为载体,采用表面印迹法,固定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及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4∶20,甲醇为致孔溶剂时制备的印迹聚合物(MIP3)具有较好的印迹效果.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对其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以多分子层吸附为主,Scatchard分析显示,离解常数K_d为0.82 mmol/L,最大表观结合能力Q_(max)为9.92 mg/g.动力学研究表明,达到吸附平衡时,最大吸附量可达5.73 mg/g,印迹因子为4.82,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最优聚合物MIP3及相应的NIP_3的结构,并研究MIP_3对外消旋体R,S-萘普生(R,S-Npx)的手性拆分能力.最后结合HPLC研究了MIP_3对混旋萘普生的手性拆分能力,拆分因子达到2.31,证明其拆分能力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用四种大孔吸附树脂制备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结果表明,AB—8型和0.01CC型树脂固定化酶活力回收较高,分别为14.2%和12.4%,其它两种型号的树脂固定化酶活力回收均小于10%。同时研究了温度、pH、戊二醛对AB—8型和0.01CC型树脂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以及这两种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获得可应用于酯类水解及合成的脂肪酶资源,本研究通过筛选分离得到能够水解长链脂肪酸酯的脂肪酶产生菌,克隆表达其脂肪酶基因并研究脂肪酶的酶学性质。【方法】从环境中筛选分离出可水解三硬脂酸甘油酯的菌株,利用16SrDNA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并扩增其脂肪酶基因和脂肪酶分子伴侣基因。以pET-22b(+)为表达载体,构建共表达重组质粒,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进行异源表达,并对重组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经16SrDNA鉴定该菌株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通过PCR成功克隆到该菌的脂肪酶基因(lipPA-9A)和脂肪酶分子伴侣基因(lipPA-9B),并构建共表达重组质粒pET22b-lipPA-9A-9B,实现脂肪酶LIP-9A的活性表达。酶学性质研究表明LIP-9A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反应pH值为10.5,最适反应底物为对硝基苯酚辛酸酯(pNPO);同时,LIP-9A还可以催化醇和羧酸发生酯化反应产生酯类物质。【结论】LIP-9A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较高活力,且可以催化酯化反应,在洗涤行业和酯合成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东营凹陷烃源岩低温催化酯水解生烃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十八烷酸甲酯为模型化合物,以东营凹陷沙三和沙四烃源岩为载体,采用动力学方法考察了盐度、pH值、温度和压力对脂肪酸酯水解生烃反应的影响,求得了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烃源岩对脂肪酸酯水解生烃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与沙四烃源岩相比。沙三烃源岩作用下酯的水解反应恬化能要大,这与烃源岩中的粘土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逆胶束系统中脂肪酶对橄榄油的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丁二酸双(2-己基已)酯磺酸钠(即AOT)/异辛烷逆胶束系统中,研究了圆柱形假丝酵母脂肪酶所催他的橄榄油水解过程。结果表明,R=[H_2O]/[AOT]=9.8时,水解速度最快;当R值固定时,系统的含水量越大,水解率则越高。增加橄榄油浓度,可提高水解速度,但水解率随之下降。适度搅拌能使水解速度略有提高,但会降低酶的稳定性。添加少量的甘氨酸或甘油,也会降低酶的稳定性,因而对水解不利。  相似文献   

14.
采用Minitab方法设计实验,对影响酪蛋白糖巨肽制备的酶解因素进行优化,发现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酶与底物比是影响酶解酪蛋白的主要因素.由于唾液酸是酪蛋白糖巨肽的特征性组分,本文以唾液酸的含量表征酶解上清液中酪蛋白糖巨肽的含量.根据Minitab分析的结果,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中水平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酪蛋白糖巨肽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建立唾液酸含量A580对酶解主要条件的二次回归模型,其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达到了0.962,9.得到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80,min,酶解温度42.5,℃,酶解pH 6.28,酶与底物比270,U/g.唾液酸含量A580最高为0.653,此时酪蛋白糖巨肽的得率为17.91 mg/g.  相似文献   

15.
以自制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在微水相、无溶剂体系中研究了大豆油和甲醇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在系统考察了酶用量、醇油比、含水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醇流加方式等因素对甲酯得率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各主效因子,建立甲酯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获得了最优的工艺条件:加酶量2.4%、加水量7.1%、反应温度40.4℃、反应时间10.7h、 醇油比4.5。在此条件下,实验测得甲酯得率为97.2%,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96.9%非常吻合,说明该优化方法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用碱性脂肪酶消除磨木浆的树脂障碍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碱性脂肪酶对磨木浆及其沉积树脂进行水解和树脂沉积试验 .结果表明 :碱性脂肪酶能够消除树脂沉积 .加酶水解产物为较低粘性的组分 .加酶处理不会影响纸浆和纸的质量 .  相似文献   

17.
大孔疏水载体的制备及其在脂肪酶固定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乙烯(St)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采用固液联合致孔的方式,制备了疏水多孔载体。将多孔载体用于脂肪酶Candida sp.99-125的固定化,得780U/g的固定化活力。固定化使酶在30~50℃范围内热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最适反应温度提高了5℃,在pH6.0~9.0范围内酶的相对活力有所提高,最适pH不变仍为8.0。固定化酶单次催化油酸和十六醇的酯化率达98%,其操作稳定性好,连续间歇操作15批,酯化率仍可达到50%。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脂肪酶在离子液体中选择性地催化葡萄糖与11-十二烯酸乙酯的转酯化反应,通过不同脂肪酶在不同离子液体中进行转酯化反应,并用单因素法研究离子液体种类、温度、底物的比例、体系含水量和脂肪酶含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表征。结果表明:脂肪酶Novozym-435在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中,当反应温度为55℃、酶浓度20mg/mL、葡萄糖/11-十二烯酸乙酯的摩尔比1∶2、体系的水含量为2%时,获得糖酯的产率最高,Novozym-435可以重复使用7次。脂肪酶Novozym-435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选择性转酯化反应的产物为6-O-(11-十二烯酸)葡萄糖单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脂肪酶、乳化剂、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酶添加量及摇床转速等影响鸡脂脂肪酶水解的因素.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反应温度、酶添加量、pH值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模型符合实验数据.反应获得较优酸值时反应参数条件为:温度46.6℃,加酶量0.5%,pH值6.4,反应时间4.33 h.  相似文献   

20.
<正>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松色二孢菌7个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测定。来自湖南、湖北两省致病力较强的4个HZ型(华中型)菌株共分离出8条酶带,菌株间酶谱相似系数为0.67-0.83;来自广东省致病力较弱的3个HN型(华南型)菌株共分离出12条酶带,菌株间酶谱相似系数为0.46-0.57。HZ型菌株与HN型菌株之间酶谱相似系数在0.18-0.57范。围内,平均值为0.38,反映出这两种类型的菌株在酯类分枝代谢途径上存在分化,这种分化与它们在子实体形态、产孢条件、致病力强弱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表现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