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一处适用于软土的弹粘塑性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平面有限元程序中,对某软土地基的固结变形进行了分析预测。该模型和邓肯-张模型相比预测结果更合理。该模型还可用于预测软土路基的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2.
Richards曲线模型在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地基沉降曲线和Richards模型曲线的相似性,本文对Richards模型在地基沉降预测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工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非常好的反映地基沉降随时间的发展全过程,能够非常准确的预测地基沉降量.因此,该模型非常适合于作为地基沉降的预测模型.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地基沉降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软土地基沉降的过程是一个非线性的动力系统演变过程,为较为准确地对软土地基的沉降量进行预测,将“动力系统自记忆原理”引入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采用双向差分原理反导出软土地基沉降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将其作为微分动力核,建立软土地基沉降自记忆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汕汾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将自记忆原理引入到软土地基沉降的预测中,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和适用范围,为软土地基沉降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Weibull生长曲线模型对2个工程实例的地基沉降情况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常用的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weibull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地基沉降情况,预测精度更高,误差更小.因此,相对于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来说,Weibull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广,更适合于作为地基沉降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合地基沉降规律和Logistic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性,提出了应用Logistic模型预测复合地基沉降.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预测复合地基沉降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为复合地基的施工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工神经网络在软土地基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软土地基填筑施工中的沉降预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预测方法,并构造了预测路基沉降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为预测软土地基路基填筑施工引起的沉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所选择的方法很重要,曲线增长沉降计算模型是根据实测沉降统计分析拟合得出的计算方法,然而,由于拟合曲线参数太多。拟合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利用数据分析软件ORGIIN7.5,根据具体工程实例,根据实测的软土地基沉降值,拟合地基沉降增长曲线模型,以此预测地基沉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基沉降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形式具有不确定性,难以用某一模型来模拟其沉降规律,鉴于组合模型可以有效提高预测效果,引入漂移度概念,并在考虑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相似度和差异度的基础上,借鉴支持度的公式形式,重新定义了漂移度计算公式,将其用于地基沉降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比较中,同时基于漂移度建立了地基沉降预测模型的组合策略。实例分析验证了基于漂移度的地基组合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泊松-复合小波模型的复合地基全过程沉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复合地基全过程沉降预测模型与方法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改进泊松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性,提出了改进泊松-复合小波神经网络修正模型. 结合实际工程数据对CFG桩复合地基全过程沉降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与改进的泊松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适用性强,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其绝对误差在1 mm以内.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最终沉降量、沉降半衰期及半衰期沉降速率表征的沉降-时间关系曲线的特征方程,分析了传统两参数双曲线和指数曲线模型存在的缺陷,构建了一个三参数的幂函数型沉降预测模型;结合蒙华重载铁路某段粉质黏土地基沉降观测数据,以均方差、关联度和偏离度为检验指标,开展了中等压缩性土地基工后沉降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评价.研究表明:三参数幂函数模型较传统两参数模型能适应更多样化的沉降-时间曲线形态,在表征沉降预测有效性的检验指标方面表现更佳;以满足规范要求的工后256 d观测数据预测地基528 d沉降,三参数幂函数模型的平均偏离度仅为5.99%,而传统两参数模型分别14.38%和22.46%.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地基工后沉降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移居藏族比定居藏族体力低下、身体活动量少、肺活量小、血压值低,为了更进一步探索生活形态对人的体质与健康的影响,我们对移民地区与定居地区的生活内容和生活习惯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饮食习惯、收入、电器产品、交通工具的使用和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之间的某些项目具有意差.由于定居J区的各项身体指标与生理指标均高于移居D区,尤其是血压值有很大的统计学差异,我们考察这与定居生活方式不无关联,因此可以推测,D区移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许对他们的体质变化具有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工后沉降常常引起路面起伏变形,降低道路的寿命,过大的工后沉降甚至造成路面破坏、行车危险、道路维护费用高等问题,是城市道路的主要危害.为研究场地环境改变对城市道路工后沉降的影响,论文从工后沉降的组成、产生原因、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据此提出防治工后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仍应从争端解决的适用范围、仲裁庭的组成以及裁决做出、仲裁裁决监督以及其争端解决机制与WTO争端解决机制之间的协调问题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储罐CFG桩复合地基按承载力控制的设计方法没有充分考虑桩间土和CFG桩的实际承载力的问题,根据复合地基中桩间土和CFG桩的变形受力特性以及储罐基础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沉降控制的储罐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根据复合地基沉降与不同加固深度和不同置换率的关系,按复合地基的允许沉降,确定某一经济可行的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并验算复合地基的整体承载力,从而实现优化设计,并通过工程实例应用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潜水层基坑开挖前预降水处理会引起地表沉降,提前预测地表沉降数值对于实际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预降水处理引起的地表沉降值,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进行求解。理论计算考虑群井效应,提出预测水位降深曲线,以原地下水位和预测水位降深曲线为分界,分区计算沉降量,叠加后得最终沉降量;数值模拟采用PLAXIS 3D建模,用井单元模拟降水井,流固耦合对预降水期间周围地表沉降求解,并揭示群井效应下抽水流量和孔压变化规律。为验证理论计算方法可行性,用规范法计算结果和工程实测数据加以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值方法能较好地接近实测值,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于施工环境复杂的暗挖隧道工程,科学合理掌握施工地层演化过程是安全施工的前提.以北京地铁12号线光熙门站—西坝河站区间富水砂层大断面暗挖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借助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得到了施工过程中地层孔隙水压力、地层沉降损失演化过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为工程施工规避风险源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施工掌子面孔隙水压力集中位置主要在暗挖隧道上方注浆形成的"注浆拱"拱顶以及断面未注浆范围;隧道施工过程中,沿施工掘进方向在施工掌子面前、后10 m到掌子面位置范围内,是发生涌水关键位置;地层沉降值经历了由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到集中在中轴线位置处的变化过程,最后沉降值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导洞1施工掌子面处地表沉降值稳定在12 mm左右;初期支护拱顶沉降以及拱脚水平收敛均分别在45、30 d达到稳定;现场反馈的施工信息与模型计算地层演化过程相吻合,计算结果可为富水砂层大断面暗挖隧道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制宪权主体是制宪权的构成要素之一,分为制宪权的享有主体与制宪权的行使主体。基于人民主权理论,制宪权的享有主体应是人民.人民作为制宪权的享有主体具有重要的宪政价值。人民间接行使制宪权,制宪权的具体行使者是制宪机关.制宪机关行使制宪权要考虑社会现实需要、本国国情和历史传统、其他阶层利益和意志、民众的普遍接受程度等相关因素。我国的制宪权享有主体是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制宪权的具体行使机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地表沉降与管周土体扰动沿顶进方向的真实变化规律,本文提出了真实复杂地层三维数值建模方法。依托某市北线引水工程隐患整改顶管工程项目,采用FLAC3D分析平台开展了真实复杂地层和简化均匀地层条件下的大直径钢顶管施工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及现场地表沉降实测结果对比表明:基于真实复杂地层模型的模拟结果与现场沉降监测结果吻合较好,能够准确反映地表沉降沿纵向的变化规律,而简化地层模型模拟结果与监测值差距较大。扰动分析表明顶管施工时会引起其上方地层的沉降变形和下方地层的抬升变形,其变形值大小与地层土体性质和分布有关。顶管上覆土体横向位移基本朝向顶管轴线,其变形受土体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小,但顶管下部土体的横向变形受土体空间变化影响较大。地表沉降的横向影响范围为?5.3D(D为顶管直径),且受土层分布影响较小,但地表沉降值受地层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注浆常用于基坑引发邻近重要建构筑物变形的主动实时控制,但当注浆与基坑距离较小时,注浆可能会对基坑支护体系造成威胁,目前尚无此方面的有效解决途径。以天津地区某超深地铁车站基坑邻近医院敏感建筑开挖为例,对基坑开挖影响进行分析,在超深地铁车站与医院敏感建筑之间的土层中注浆恢复建筑沉降。因竖直均匀注浆对基坑支护结构有较大不利影响,提出倾斜注浆以减小对基坑的影响。结果表明:倾斜注浆相比竖直注浆对邻近车站基坑的不利影响大幅减小,同时对建筑物沉降控制依然有效;倾斜注浆角度过大在减小建筑物邻近注浆体一侧的沉降时,其他位置会发生较大隆起;增大注浆体顶部埋深能够减弱建筑物隆起现象,使建筑物沉降恢复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霍林河矿务局露天矿褐煤灰分、热值及水分等特殊性,且其产品主要作为动力煤销售的特点的研究,对以灰分和发热量为基础的两种计价作一比较分析,确定更趋合理的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