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结合国内外抗滑表层的研究成果,从级配设计理论出发,分析了确定抗滑表层重要因素,从而确定了新型的抗滑表层级配AKN-13。通过对四种典型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了AKN-13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防渗水能力、高温稳定性和耐久性表现突出,且施工简单易操作,值得推广。这些为选择合适的抗滑表层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阐述了麦克改性沥青砼混合料与普通沥青砼混合料的不同点,以及在进行麦克改性沥青砼施工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罗宁高速公路沥青抗滑表层的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拌和及现场施工等各方面情况的介绍,阐述了质量控制管理的方法,指出了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于改性沥青砼在道路施工中的重要性以及其技术的复杂性,使其配合比的设计,质量检验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因此,研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找出合理的设计方法,对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主要从原材料、人员、设备和施工步骤诸方面介绍了SBS改性沥青砼的施工工艺,并简述了其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6.
影响市政道路沥青砼路面平整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由于沥青砼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抗滑、低噪声、施工周期短、维修简便等特点,而被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平整度能直接反映市政道路通车后的整体效果,是体现路面使用品质与行车舒适性的最直接的外观指标。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在江门白石大道  相似文献   

7.
张建辉  萧文娟 《甘肃科技》2010,26(14):116-117,45
近年来,新修建的高等级路面以沥青砼路面为主。随着道路的交通量、交通荷载日益增大,如何提高道路在重交通荷载下,抗车辙和抗裂缝的性能相当重要。结合工程实例广佛新干线(一期)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检测结果,对大粒径碎石沥青砼(LSM-30)在高等级路面中的应用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郑贵华 《科技资讯》2014,12(22):49-50
桥面沥青砼铺基层早期破坏的原因比较复杂,本文从桥面砼的施工质量、梁体挠度及梁板支座设计与施工方面的影响,分析了桥面沥青砼铺装层早期破坏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避免桥面沥青砼铺装层早期破坏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由于行车密度大、车速快,并且随着车辆轴载明显增加以及重车比例增大,给沥青路面带来了明显的早期损坏(如辙槽、泛油、推拥等)这也对沥青路面的级配情况、抗滑性、平整度、密实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上面层是影响路面质量最直接的因素,也是最主要的因素,要提高路面的工程质量,上面层的施工质量必须保证,笔者将从沥青砼上面层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谈谈保证高速公路路面上面层工程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沥青砼路面属柔性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抗滑、低噪声、施工周期短、维修简便等特点.平整度能直接反映通车后的整体效果,是体现路面使用品质与行车舒适性的最直接的外观指标,也是对路面质量最直观的评价.但由于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很多,对每一个因素的忽视都将对面层的平整度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角度开展研究,能够更丰富、更准确地反映抗滑构造及其变化规律,解决当前优质抗滑石料日趋匮乏情况下,如何设计出构造丰富、使用耐久的沥青路面表层材料的突出问题.文中设计了4种断级配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GAC-13,研发了模拟行车荷载及环境的搓揉试验评价装置,利用高精度工业CT对不同搓揉阶段试件进行扫描成像分析,提出采用抗滑构造影响区深度及衰减率等指标评价细观结构抗滑特性.结果显示,完全间断级配2.36mm粒径,GAC-13可以获得更理想的抗滑构造.  相似文献   

12.
杨震 《科技资讯》2009,(8):59-59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是在一般稀浆封层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材料、新技术。笔者通过郑石高速油面四标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Ⅲ型的施工探讨,认为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进行预防性养护,可改善路面的老化、裂缝、松散、车辙、磨光等病害,对于迅速修复路面,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MS微表处是一种采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和料摊铺到原路面上,并很快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层。结合实体工程介绍了MS-3路面材料的选择设计施工工艺即质量控制等,并提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目前被认为是修复道路车辙及其它多种路面病害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微表处的应用填补了普通稀浆封层和热拌沥青混凝土摊铺各自存在的缺陷,是一种完善的道路养护方法,可用于超薄抗滑表层和车辙填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全过程出发,根据赣南工业大道(城市主干道二级)上面层改性沥青砼路面施工经验,对实际施工中的工序、工艺技术进行了逐项阐述,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这对今后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层破坏,不但降低了路面的抗滑性能,也是进一步破坏的引发源,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目前,对路面表层破坏的修复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金刚石研磨、机械刻槽或化学腐蚀来提高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另一种就是进行表层防护的罩面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层破坏,不但降低了路面的抗滑性能,也是进一步破坏的引发源,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目前,对路面表层破坏的修复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金刚石研磨、机械刻槽或化学腐蚀来提高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另一种就是进行表层防护的罩面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提供参考,基于高精度压力胶片测试技术,开展不同搓揉时间下的胎/路接触应力分布特性研究。通过2种粗集料2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对比,研究轮胎作用下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衰减规律;并从接触力学的角度建立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轮胎与路面接触应力呈现显著的非均匀分布,主要包括有效接触面积与应力集中效应。初始状态下胎/路有效接触面积与应力集中主要与级配设计有关;而在搓揉过程中,随着路面构造的二次圧密与粗集料磨耗,有效接触面积持续增加,应力集中减少;应力集中分布度指标可以较好描述应力集中效应。分析表明,轮胎接触应力集中与路面摩擦系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试验证明,骨架密实型级配与优质粗集料均有利于提高沥青路面抗滑耐久性能;而级配的影响更显著,磨耗层设计中应当给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赵贤俊  叶琪 《科技资讯》2007,(21):119-120
结合世纪大道项目SMA沥青砼路面的施工实例,介绍了SMA沥青砼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沥青砼路面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保证沥青砼路面的质量,为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