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自然顶板或单一层金属网下分层炮采工作面,采用兀型顶梁与单体柱结合作为基本支护,替代铰接梁与单体柱配套支护方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支护材料数量大大减少,降低了管理难度。  相似文献   

2.
宫栋斌  时俊 《科技资讯》2005,(22):67-67
1.支护设计1.1切眼断面的确定为满足轻放支架的安装要求,设计切眼断面为宽×高=5.2m×2.1m,同时,考虑到炮采工作面仿宋采时,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沿停采线向外3m范围内顶板十分破碎,支护困难,不宜作为轻入大断面切眼的位置,因而设计时,增加了3m过渡段,切眼的最大控顶距为8m。过渡在切眼刷大结束后全部回掉。1.2支护方式选择依据错车杆对破碎复合岩体的错车固机理及对轻放切眼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我们选择下列支护:A顶板采用锚网梁索联合支护;B两帮用单体支柱背帮;C过渡段用单位支柱和铰接顶梁使走向棚加强顶板;D切眼内视顶板情况,适当用工字…  相似文献   

3.
文中以刘河矿13031炮采工作面为实验工作面,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炮采工作面的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以及强度,为该条件下工作面的超前支护范围和强度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为工作面前方10 m,峰值强度为20MPa,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工作面前方0~50 m,其中剧烈影响区域为工作面前方0~23 m.  相似文献   

4.
红岭公司地质条件复杂,回采动压影响明显,巷道变形快,而且变形严重,在综采工作面掘进期间,上下巷均沿顶掘进,使用U型钢支护巷道,随着工作面的不断向前推进,必须超前将U型钢支架替掉,以使上下两巷的超前支护和U型钢支架的回收,使用铰接顶梁有效改变了以往存在的许多弊端,解决了困扰生产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阳 《科技资讯》2014,(11):130-131
在煤矿开采时,炮采工作面容易发生飞块伤人、冲倒支架以及堵住下出口等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因此对炮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非常有必要。本文就大倾角煤矿炮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为炮采工作面的安全性提供了可以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清远 《科技信息》2008,(29):323-323
本文介绍机工作面顶板破碎及严重漏顶时采取时,采取铰接顶梁、长钢梁、锚索、小的改造工程完全可以管住顶板、进行回采。  相似文献   

7.
李军 《安徽科技》2007,(7):44-45
一、上提工作面回采简况 潘一矿原设计防水煤柱80m,后随着技术的发展,为多回收煤炭资源,增加矿井经济效益,进行上提试采.上提首采面1402(3)工作面开始采用综采,因压架出水,重掘切眼改炮采获得成功,后来又陆续成功上提试采了1401(3)、14022(2)、14021(3)工作面,都采用炮采.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炮采工作面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及经济数学模型分析,提出了炮采工作面长度综合优化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炮采面长度对工作面产量和成本的影响。图2,表2,参2。  相似文献   

9.
李友强 《甘肃科技》2004,20(2):49-50
本文结合煤炭开采过程中,采场上覆岩层的运动规律及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的关系,分析了工作面支架受力的大小及规律,顶板采动后的变化情况并结合炮采工作面支护材料的具体特点,详细的论述了炮采工作面减少顶板下沉量和降低顶板破碎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保证一定的支柱初撑力和及时支护的重要性。为合理的控制好炮采工作面顶板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万百超 《科技信息》2011,(7):I0355-I0355,I0335
分析了复合顶板的特点和炮采工作面推垮型冒顶事故的特点,为复合顶板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常晓东  张建利  张云魁 《科技资讯》2010,(11):104-104,106
河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鹤煤三矿炮采工作面改变了以往一直采用П型梁网下全层炮采放顶煤采煤工艺,采用ZH系列悬移支架放顶煤采煤工艺,减少了劳动强度,极大地改变了以前地状况,从而提高了生产率。  相似文献   

12.
李莉  刘滨  郭雷 《科技信息》2013,(18):350-350
工作面正常回采,回采至溜尾距上拐点5~10m的时候,计算溜头、溜尾需要回采进尺的比例,按该比例调采溜头,该工作面按5:1~6:1的比例调采。在调面过程中,每完成3~5个循环平推2刀,对工作面溜子及支架进行调整,防止出现支架咬架、支架顶梁不垂直于工作面溜子,拉不动架子等现象。按该方法回采,直至平推回采,工作面溜子及支架不出现上移、下滑现象为止,调面过拐点结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别采用长顶梁及短顶梁两种掩护支架的两个工作面开采试验的基础上对厚约6m的长壁放顶煤回采时上覆岩层及顶煤活动规律,支架受载及合理架型作出分析,认为放顶煤工作面支架截荷并不高于类似条件下小采高的分层工作面。长顶梁支架适用于顶煤较硬的条件,若采用超前工作面平行煤壁深孔注水可降低煤体强度,增加顶煤放出率。试验中观测到上覆竖硬岩层超前工作面断裂迫使顶煤于工作面前8m处就开始产生斜向断裂裂缝,并逐渐扩展,加密而降低其刚度。因此,放顶煤工作面支架实际处于工作面前方煤体及后方岩石支承的上覆台阶错动的平衡岩石块梁结构的掩护下,其截荷主要为顶煤及下覆破碎直接顶的重量。图7,表5,参3.  相似文献   

14.
胡大纲 《广东科技》2012,21(15):147-148
随着煤矿行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了重视,安全生产成为了煤矿企业关注的重点。其中炮采工作面的过断层安全是整个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与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炮采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对炮采工作面的过断层作了简要介绍,结合了具体工程实例对过断层的顶板防止技术做了重点分析,并针对炮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葛丰  张军 《科技信息》2008,(15):309-309
大倾角破碎顶板炮采工作面由于采场支护过程中某个地点失效,局部冒顶后,极易产生大面积抽冒顶,本文通过对顶板抽冒的探讨,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技术管理措施与方法,为大倾角破碎顶板炮采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以焦作九里山矿为例,介绍了突出煤层炮采放顶煤的工艺,工作面的瓦斯治理技术,工作面的煤层底板注浆改造加固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此种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和煤层底板突水灾害问题,改善了生产环境。通过对焦作矿区高瓦斯多水害防治技术研究,找出适合该条件下的炮采放顶煤模式的采煤方法。为焦作矿区及华北型煤田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提供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滑移顶梁支架的稳定性指标和失稳条件。得出结论:滑移顶梁支架结构、放顶煤工作面围岩和工艺特点是引起放顶煤工作面滑移顶梁支架失稳的三个主要原因。认为在放顶煤工作面,不仅滑移顶梁支架会失稳,其它类似支架也可能发生失稳。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ZHZ1600/16/24型组合悬移支架炮采放顶煤工艺在13310煤柱工作面的应用,指出了该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说明了采用新工艺后的煤回收率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高较大,煤壁片帮、冒顶概率增大,使大采高支架受力状态恶化,对支架主体结构件的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针对这一问题,以ZY10000/26/5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为研究对象,运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虚拟样机,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支架有限元模型,定义液压支架结构件间的接触为柔性体的面-面接触,对支架在顶梁三点加载、底座集中载荷组合加载和顶梁偏载两种内加载工况下的受力状态进行整架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大采高液压支架的应力和变形特点,为高可靠性液压支架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孙强 《科技信息》2010,(23):382-382,349
基于双龙公司张怀珠工作面实际地质状况,分析了地质构造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现有装备和技术管理水平确定了该工作面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大采高单体液压支柱炮采采煤法。实践证明,该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满足了该煤层的回采要求,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