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连续微型反应器、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衍射光谱及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在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酸甲酯反应(以两种方式制得的Cu-ZnO/SiO2作催化剂)中ZnO的助催化作用.研究发现,加入ZnO后,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得到了提高,而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却降低,此外,还增加了Cu在载体上的分散度.根据红外光谱的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Cu-ZnO-ZrO2/SiO2催化剂对,甲醇催化脱氢制甲酸甲酯的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应用连续微反、差示热分析、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该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本质、ZnO及ZrO2的助催化作用、可能的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Cu-ZnO-ZrO2/SiO2催化剂对甲醇催化脱氢制甲酸甲酯的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应用连续微反、差示热分析、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该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本质、ZnO及ZrO2的助催化作用、可能的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外界条件对Cu-ZnO/SiO2催化剂在甲醇脱氢合成甲酸甲酯反应中活性的影响,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红外光谱-程序升温热脱附法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还原前的Cu-ZnO/SiO2催化剂中只有CuO和ZnO物相,还原活化后的CuO-Zno/SiO2催化剂中,CuO被还原Cu,ZnO被部分地还原;催化剂表面只有L酸中心,没有B酸中心,甲醇的吸附发生在L酸中心上。  相似文献   

5.
用EXAFAS研究节不同制备条件对合成甲醇催化剂Cu/ZnO/A12O3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选择较温度的还原气氛和还原温度有利于制备高分散的Cu催化剂,在还原前较小的攻温度有利于制备较小颗粒的ZnO粒子,此研究表明Cu°是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6.
Mo—Ce/Sio2催化剂上甲醇氧化制甲醛的动力学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玻璃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Mo-Ce/SiO_2催化剂的甲醇氧化制甲醛的动力学。吡啶吸附的红外光谱鉴别出催化剂Lewis酸的存在。红外光谱证实甲醇在催化剂上发生化学吸附。用脉冲色谱法测定了甲醇及甲醛的吸附热。随着甲醛分压的增加,甲醇氧化制甲醛的速度随之减小。进行了催化剂被甲醇还原及还原催化剂用O_2再氧化的脉冲实验。甲醇氧化的动力学服从甲醇及甲醛吸附的Redox机理方程。  相似文献   

7.
pH对制备CuO—ZnO—ZrO2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活性测定,XRD,TPR等手考察在制备CuO-ZnO-ZrO2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时PH值对其活性,物相及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催化剂时PH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用差热分析(TG/DTA)技术研究了CuO/SiO2和CuO-ZnO/SiO2催化剂于H2气下的还原行为和在O2气下的氧化行为及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O的加入有利于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并对CuO的还原有促进作用;在有氧化气氛存在时,ZnO的加入不利于保持Cu^0的还原态。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常压和270℃时甲醇催化脱氢制取甲酸甲酯反应中Cu-ZrO2/SiO2和Cu-ZnO/SiO2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甲醇脱氢制备甲酸甲酯的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浸渍法制备的Cu/SiO2、Cu-ZnO/SiO2、Cu-ZnO-ZrO2/SiO2,以及Cu/γ-Al2O3、Cu-ZnO/γ-Al2O3、Cu-ZnO-ZrO2/γ-A六种催化剂应用于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酯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以Al2O3为载体的催化选择性较差且易积炭失活;加有ZnO助催化剂的Cu-ZnO/SiO2性能优于末加助催化剂的Cu/SiO2;加有权助催化剂的Cu-Zn-ZrO2/Si  相似文献   

11.
以甲醇为溶剂,在Zn^2+过量的情况下,用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胶体,并着重研究微量水的加入对ZnO胶体粒径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制备过程中,加水量越大,所得ZnO胶粒粒径越大,因此,可通过加水量来控制ZnO胶粒的大小,而加水量对ZnO胶体性质,如PH值、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有影响,讨论荧光产生的机理和加水量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发现加水量对防止光生空穴与光生电子复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醇盐法制备Cu-ZnO/SiO2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甲醇脱氢合成甲酸甲酯反应中的活性和稳定性均优于浸渍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u-ZnO/SiO2催化剂,根据差示扫描量热图谱和程序升温还原图图的测定,研究了焙烧温度及还原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ZnO的助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快速燃烧方法制备了超细Cu/ZnO/Al2O3催化剂,考察了制备参数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在脲与NO3^-摩尔比为0.26、预置反应温度为500℃,制得了分散度较好、颗粒较细的Cu/ZnO/Al2O3催化剂,其粒径和比表面分别为16nm和93.5m^2·g^-1,制备参数对CO2与H2合成甲醇反应中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对制备过程和机理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甲醇催化脱氢ZnO/SiO_2催化剂及其添加剂的助催效应,并用EDAX和TPD─MS法表征催化剂表面性质.结果表明:添加剂对甲醛产率的影响次序为Ni>>Mg>Li;不同制备方法改变表面Zn:Si比.根据热力学平衡和主付反应产物的分布讨论了反应推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快速燃烧方法制备了超细Cu/ZnO/Al2O3催化剂.考察了制备参数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在脲与NO-3摩尔比为0.26、预置反应温度为500℃时,制得了分散度较好、颗粒较细的Cu/ZnO/Al2O3催化剂,其粒径和比表面分别为16nm和93.5m2·g-1.制备参数对CO2与H2合成甲醇反应中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对制备过程和机理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利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CuO/ZnO/CeO2/ZrO2催化剂上的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主要由甲醇脱氢解离、甲酸甲酯转化和逆水气变换三个过程组成.副产物CO主要是由CO2和H2经逆水气变换反应而生成的,这是造成甲醇水蒸气重整后的CO含量总是低于热力学平衡浓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应用原位红外光谱的方法,在反应现场条件下,研究了促进型甲酸甲酯(MF)氢解制甲醇铜铬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物种.结果表明,在MF氢解反应条件下,工作态催化剂上主要的化学吸附物种和反应中间物种是CH3O-CHO…H-O(a)(1751,2730,1455cm-1)、CH3O-CHO…Cu+(a)(1654,2730,1455cm-1)、CH3O-CHO…Cr3+(a)(1552,2730,1445cm-1)和OCH3(3012,2946,1455cm-1).结合对该催化剂活性位本质的探讨,推断了甲酸甲酯氢解制甲醇的主要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18.
Mo/HZSM—5基甲烷非氧化脱氢芳构化催化剂的TPD及TP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o/HZSM-5基甲烷非氧化脱氢芳构化催化剂中加入促进剂ZnSO4,使该催化剂的活性和操作稳定性大为改善.对非促进的Mo/HZSM-5和促进型的Mo-ZnSO4/HZSM-5甲烷芳构化催化剂的NH3-TPD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剂ZnSO4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催化剂表面的B-酸位浓度;这种B-酸位能较稳定地存在于催化剂表面,不易流失;催化剂表面高浓度B-酸位的稳定存在是其甲烷非氧化脱氢催化活性显著提高的关键因素.H2-TPR结果显示,过高的焙烧温度不仅不利于维持催化剂的表面酸性位(尤其是B-酸位)的浓度,还可能导致催化剂表面Mo物种的聚集和MoO3微晶的生成,使同一Mo负载量的催化剂中可还原至较低价态的Mo物种所占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19.
ZnO—玻璃系压敏电阻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玻璃料对ZnO-玻璃系压敏电压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加入G3玻璃制得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电性能,并有很高的工作稳定性,还研究了ZnO-玻璃系压敏电阻的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  相似文献   

20.
运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红外光谱测试及拉曼散射光谱等多种方法,对添加Cr2O3的PbO—ZnO—B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进行了研究,得出了Cr2O3做为典型的晶核剂,用来诱导和控制晶化过程是最佳选择的结论,探讨了基础玻璃配方、Cr2O3的加入量及热处理制度的确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