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崛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所谓“崛起”本身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它既包括一国自身历史与现实的纵向比较,也包括同时期与他国的横向比较,一国崛起有程度和性质之分,中国和平崛起不会走向霸权,崛起的性质是渐进的、和平的。和平崛起的内涵就是在和平的前提下通过竞争实现崛起,中国和平崛起在外交方面应有以“和”为中心理念;以竞争多赢、共同发展为目标;以大国关系、睦邻友好、经济外交和合作宽容、着眼长远为战略要义等内涵。  相似文献   

2.
“和平崛起”战略作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强国方略,有着深刻的内涵,同时,也是对当今国际形势的冷静回应。这一战略既是我国一贯的和平外交方针的继续,也是借鉴他国经验,寻求大国崛起的和平之路。从内涵上讲,“和平崛起”战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又谋求全人类发展中的竞合共赢,立足国内,和睦四方。“和平崛起”战略是把中国的强大和世界和平有机融合的强国方略。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外交”的意义是深远的,它表明中国正在探索一条从前的大国没有走过的崛起之路,“经济外交”应当是目前中国和平崛起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拥有300多万km2的内海、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海洋资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特别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宝贵财富。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雄踞太平洋西岸的中华民族正在努力实现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蓝色跨越、和平崛起的新时期。实施这一重大部署,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技智囊》2007,(4):39-40
“创新之都”,大圈首都的风范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有一个比其他国家更为强大的引擎,一个21世纪全球创新的城市——北京。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全球化浪潮当中,在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进程中,北京作为和平崛起的大国首都,要成为“中国创造”的核心区、全球虚拟经济运营中心和全球高增值服务中心。科教、文化、高新技术产业、商务是全球国际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着自己,也影响着世界。对于崛起中的这个东方大国,世界上有各种议论,美国更是怀着一种极为复杂的心情关注着。7月15日,美国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的首份年度报告提出:中国正在崛起为全球性经济和军事大国,与中国的关系是美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就会对美国造成严重的经济和安全问题……正因为此,关于华盛顿的对华政策到底是该“接触”还是必须进行“遏制”的争论始终就没停止过。进入新世纪,对中国能否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美国学者中不乏疑问者。因此,在美国,对中国的崛起持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7.
中华崛起已到了关键时期. 中国已是一个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我国的制造业正处于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转折期.人们常在讨论如何实现"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的问题. 汽车界的讨论似乎更多.我国汽车制造业由于长期的大量合资,受制于外方,使"如何从汽车大国变为汽车强国"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结合历史经验,立足中国现实,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作出解读,着重剖析了在中国和平崛起中,应增强"软权力",成为有影响力和负责任的大国,从而实现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相对综合实力的迅速增强,中国与当前西方主导的国际制度的关系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试从中国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建设性的参与国际制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作一探讨,并认为中国融入国际制度是缓解大国崛起下安全困境的有效机制,是和平崛起的重要平台,是通向世界大国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外交上,中国“和平崛起”的新话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由于这个理论还处于其建构阶段,它提出的问题、产生的问题、暴露出的问题远比它已经和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多。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人们对和平崛起提法的不同反应和评论,有助于这个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里,“和平崛起”理论应该和必须解决以下六个问题,笔者把它们叫做“五个W与一个H”。WHAT对我们来说,首要的是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和平崛起”的问题。一些学术会议和评论,许多中国学者仍然谈的是中国“崛起”而非“和平崛起”。这说明,第一个W的问题就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11.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德意志第二帝国和英国等国家的历史教训及经验表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实现大国崛起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要处理好和平发展与奋发有为、和平取向与底线思维、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共走和平发展道路等诸多关系。  相似文献   

12.
会讯     
3月13日,“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与国际战略”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北京一些研究单位和大学的5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背景、国际环境、国际影响及国际战略等议题进行了认真研讨。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中国和平崛起”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的议题。中央领导提出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立场,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并要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自己贡献的决心和诚意。这一立场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能否和平崛起、如何和平崛起以及在崛起的进程中采取何种国际战略等…  相似文献   

13.
思想史上存在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一个新概念形成之时,往往具有强大的刺激作用,从而使人们对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出现一个跃进。“中国和平崛起”无疑属于这样的概念。概念说明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前提,说明了事物的灵魂和命脉。讨论任何一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概念。“中国和平崛起”这个概念的核心是“崛起”,之所以加上“和平”二字,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威胁论”的一种回应。近年来,国外有人不时地放言高论,说中国一旦崛起,将会和以前的德国、日本和苏联等国一样,对国际秩序构成严峻挑战,乃至引发战争。观察事物必须具有空间感和时间感,…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迅速发展的中国的崛起前景更加复杂和微妙。笔者主要想谈国际层面面临的挑战,并试图提出一种解决之策。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惟一霸主,而中国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个可能取代美国地位的世界大国。世界历史发展长河中霸权轮换的悲喜剧表明,新兴大国直接挑战当前霸主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只有和平崛起最符合中国利益。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和平崛起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经过学者和政府深思熟虑而提出来的一个热点问题。面对这一历史课题,我们深刻地探讨一下其如何可能、应遵循什么样的模式要求等问题将会是有益的。海丝之路及海丝文化是古代中国的历史创举,其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从海丝之路及海丝文化的角度出发,就当代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模式做一下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金文 《世界知识》2011,(21):69-69
中国崛起可能是21世纪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事件。像历史上的大国崛起一样,国力不断上升的中国也面临着各种震荡与冲击。要应对这些挑战、真正实现和平的崛起,恐怕不能仅仅凭着良好的愿望,也不能完全靠摸着石头过河。深入了解自身弱点、吸取历史教训,对今天的中国来说显得既必要又紧迫。  相似文献   

17.
外刊要论     
确保亚洲和平的大国策略HughWhite(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20世纪的后25年,得益于大国间的“稳定战略体系”,我们见证了亚洲的和平时代。然而,日益深化的经济变革、美国的衰弱、中国与印度的崛起以及日本追求正常化国家的进程,使得未来的亚洲体系首次由一些势均力敌的大国组成,并带来和平的不确定性,这一战略变革无疑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潮流。人们忙于应付后冷战时代非国家主体带来的安全挑战、盲目相信美国有能力塑造乃至决定亚洲事务的进程,以及错误地  相似文献   

18.
“许多重大国际问题,首先是亚洲问题,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是不能解决的。”一就要在四月二十六日举行的讨论亚洲当前最紧急的问题——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实质上是在有其他有关国家参加下的第一次五大国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这次会议,诚如莫洛托夫所说,标志着新中国“将和其他几个大国一起在会议上占有它的合法地位”。中国本来是一个大国,在联合国成立时,就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担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对于维持和巩固国际安全与和平,负有重大的责任。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平崛起"与"重要战略机遇期"概念密切相关,分析21世纪初期世界基本格局和基本潮流,发现中国的和平崛起具备基本战略机遇,但是也面临着国际国内的巨大挑战。讨论了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不是和平崛起、判断标准是什么、面临哪些挑战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和平崛起是中国进入21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海权建设是中国依据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和国家海上周边环境的正确决择。文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中国海权的选择要服从和平崛起国家发展战略,以及中国海权发展对和平崛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