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3-二茂铁基-2-丁烯酸钠(NaL)分别与CuSO4、CoCl2在水相中反应,合成了两种新的配合物CuL2@2H2O、CoL2@2H2O.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失重分析和摩尔电导率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中配体羧基以单齿键合方式与金属离子配位,且金属离子对茂环有一定影响.抑菌活性试验表明这两种配合物具有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1,10-邻菲啰啉二亚胺配体和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双膦配体合成了二亚胺-双膦混合配位铜(I)的配合物.采用X线单晶衍射法测定该配合物的结构,对其进行核磁共振氢谱的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1个铜原子与2个氮原子、2个磷原子配位形成的单核配合物;紫外光谱表明配合物在267 nm和393 nm处有2个吸收带;磷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发光峰位于577 nm处,在固体状态下发光性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以二苯甲酰甲烷(DBM)为主配体、新配体2-(2-苯并咪唑基)-8-辛氧基喹啉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一种新的Eu(Ⅲ)配合物发光材料,对所得配合物的热性能、光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熔点为235 ℃,起始分解温度为252 ℃。配合物的HOMO轨道能级(EHOMO)、LUMO轨道能级(ELUMO)及能隙(Eg)分别为-6.12、3.06和3.06 eV。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固态条件下,配体吸收的能量全部转移给Eu(III)离子,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在611 nm处显示一对称的单峰,其半峰宽为4.7 nm。  相似文献   

4.
以8-羟基喹啉作为酸度抑制剂,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合成了含稀土钐(Sm)的四元配合物Sm(CH3C(CH2OH)2COO)(NO3)2(Phen).用元素分析、IR、UV、DTA-TG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配合物的溶解性、导电性以及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稳定性好、有很好的荧光性能;DMPA的双羟基没有参与配位反应,可以进一步合成高分子型稀土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以4′-(p-胺基苯)-2,2′:6′,2″-三联吡啶(L)与过渡金属CdII,NiII形成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及荧光性能。方法在水热条件下通过配体与过渡金属盐自组装合成。结果合成了两个单核配合物[Cd(L)Cl2](1),[Ni(L)2(ClO4)2](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测定了配合物1的荧光性能。结论通过控制反应的计量比和阴离子的种类,L作为三齿螯合配体能与过渡金属形成不同结构的配合物。配合物1荧光发射强度比配体明显增强,是一种潜在的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4种含亚烷基双(二(二苯基膦基)胺(即双PNP)和O-烷基二硫代磷酸的双核镍配合物((CH_2)_n(N(PPh_2)_2)_2) Ni(S_2P{O}OR)_2(1:n=4,R=CH_3;2:n=4,R=C_2H_5;3:n=3,R=CH_3;4:n=3,R=C_2H_5),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1的单晶结构,配合物1含有两个畸变平面四边形Ni S_2P_2。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配合物1~配合物4在乙腈中的电化学性能及其在三氟乙酸(TFA)中的电催化性能,电化学测定表明配合物1~配合物4均具有电催化还原TFA制氢的能力。1 mmol·L~(-1)配合物1~配合物4在添加120 mmol·L~(-1)三氟乙酸的乙腈溶液时的电催化制氢的转换频率(TOF)和过电位(η)分别为(442.5~469.5) s~(-1)和(0.89~0.98) V。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多吡啶配体二吡啶并[3,2-a:2',3'-c]吡嗪并-15-冠-5(L)和相应的配合物[(bpy)2RuL] (PF6)2(1)[Ru(L)3] (PF6)2 (2).配合物与Na+的结合性能通过荧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循环伏安法进行研究.当把钠离子加入到配合物1和2的乙腈溶液中,配合物的荧光强度逐步增强、紫外可见吸收产生增色效应、基于钌(Ⅱ)中心的氧化还原电对向阴极移动.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剂热方法,通过ZnCl_2和4-(5-嘧啶基)间苯二甲酸(H_2PAA)在混合溶剂DMF/H_2O中反应制备得到具有光致发光性能的配合物[Zn(H_2O)_2(PAA)]·(H_2O)_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充分的结构表征。采用固态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的锌离子和PAA~2-配体中的氧原子及氮原子配位,形成具有(4,4)菱形网格形状的一维层,该一维层状结构沿c轴交错堆叠在一起形成二维多孔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2,4-二氯苯氧乙酸(HD)为配体,合成了新的铽、镝的二元、三元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元素组成,并对其进行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的通式为RED3H2O、RED3 phen(RE=Tb、Dy;D=2,4-二氯苯氧乙酸根;phen=邻菲罗啉);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二元配合物在140℃左右失去结晶水,三元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配合物TbD3H2O、TbD3phen具有荧光性能,配合物DyD3H2O、DyD3phen不发光;并进一步讨论了掺杂Y3+离子、Eu3+离子对三元配合物TbD3 phen荧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1,2-二-(2-1H-咪唑-4,5-二甲酸)苯(H6Phbidc)为配体,在120℃下通过与NiCl_2·6H_2O的自组装,制备了1个新的镍(Ⅱ)配合物[Ni(H_4Phbidc)·2H_2O]·2H_2O·[NH(CH_3)_2](I)。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I为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中心金属离子Ni(Ⅱ)处于1个六配位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对配合物I的红外光谱、粉末衍射图谱、热稳定性以及固态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I在185℃时失去二甲胺、结晶水和配位水,Ni(Ⅱ)离子的存在可以淬灭配合物的荧光。  相似文献   

11.
为寻找快速显示重金属离子并生成沉淀去除的新型荧光淬灭剂,以4-氨基-3,5-二(2-羟基苯基)-1,2,4-三唑[NH2C2N3(C6H4OH)2]为配体,合成重金属(Co,Cr,Mn,Ni)配合物,通过IR,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等确认其配位方式和结构,并测试了配合物的热重、紫外和荧光淬灭性能.结果表明:此类金属配合物热稳定性较好,Mn和Ni配合物高温下分解为氧化物;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强度较配体有所减弱;配体荧光与重金属离子配位后发生淬灭,说明重金属离子Co,Cr,Mn,Ni是1,2,4-三唑配体优良的荧光淬灭剂,可通过配位生成沉淀去除.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固相合成方法合成了氯甲基聚苯乙烯(氯球)担载的1-6代聚酰胺-胺(PAMAM)树状分子镍配合物,将此类配合物用用作在无溶剂情况下分子氧氧化环己烯的催化剂,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类配合物对环己烯的氧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反应以2-环己烯醇、2-环己烯酮、和7-杂氧二环[4,1,0]环庚烷-2-酮(3)为主要产物.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且可回收和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3.
用加速化学和电化学腐蚀实验(LSV)研究了一系列有机缓蚀剂在镍镀层表面形成的配合物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肉豆寇酸在镍镀层表面形成的膜耐蚀效果最佳。采用XPS和AES研究了配合物膜层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在金属表面的成键特征和波谱变化,探讨了配合物膜的组成、性能、结构、化学状态和形成机理。配合物膜由镍的氧化物和镍的肉豆寇酸配合物组成,其中Ni和O分别呈+2、+3和-2价。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种咪唑衍生物钴(II)配合物(Co-biap),并考察了其在双子表面活性剂(Gemini 16-2-16)胶束溶液中催化RNA模型物HPNP水解剪切的性能. 研究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Gemini 16-2-16)胶束溶液中钴(Ⅱ)配合物催化的HPNP水解剪切速率比HPNP自水解速率提高1126倍,且分别为单独被双子表面活性剂和钴(II)配合物催化的HPNP水解速率的3.0倍和3.3倍.  相似文献   

15.
新型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荧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乙醇介质中,以2-甲醛吡啶和二甘醇二胺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希夫碱(N,N'-双(2-亚甲基吡啶)二甘醇二胺)及其Eu(Ⅲ),Gd(Ⅲ),Tb(Ⅲ),Dy(Ⅲ)和Yb(Ⅲ)的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1HNMR、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热重-差热分析,初步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推测,并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稀土与2,4-D及邻菲罗啉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洪  陈超球  梁利芳 《广西科学》2001,8(2):105-107
合成钕、钆、镝、镥等稀土 (RE)· 2 ,4-二氯苯氧乙酸 (HDCP)·邻菲罗啉 (Phen)三元配合物。用化学分析法研究配合物的组成及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和摩尔电导等物理性质。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 -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新合成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确定了配合物中 RE3+ 与 DCP- 、 Phen之间的成键特性。配合物通式为 RE (DCP) 3· Phen (RE=Nd,Gd,Dy,L u;DCP=C8H5 O3Cl2 Phen=1,10 -邻菲罗啉 ) ,配合物中 RE3+为 8配位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咪唑衍生物钴(II)配合物(Co-biap),并考察了其在双子表面活性剂(Gemini 16-2-16)胶束溶液中催化RNA模型物HPNP水解剪切的性能. 研究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Gemini 16-2-16)胶束溶液中钴(Ⅱ)配合物催化的HPNP水解剪切速率比HPNP自水解速率提高1126倍,且分别为单独被双子表面活性剂和钴(II)配合物催化的HPNP水解速率的3.0倍和3.3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高分子聚合物负载氯化钕配合物催化剂催化 4-乙烯吡啶极性单体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观察了 A1/ Nd摩尔比、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 ,聚合物负载氯化钕配合物催化性能高于同类小分子体系和稀土氯化物。聚合物负载氯化钕配合物催活性与载体中功能基团 (CONH2 )含量的不同及所形成的稀土钕配合物中钕含量的不同有关。当 PSAM· Nd Cl3 中的钕含量为 2 .7× 10 -4 mol/ g,钕含量与功能团含量摩尔比在 0 . 2 5左右时 ,配合物催化活性达到最佳值  相似文献   

19.
应用超声波技术在温和条件下以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制得了二乙烯三胺、Schiff碱配体和过渡金属Zn,Fe和Co的N,N -双水杨醛缩二乙烯三胺席夫碱配合物嫁接的SiO2.应用IR和UV - Vis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嫁接型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呈现出胺基和席夫碱相应基团的特征吸收,配体和配合物紫外光谱之间的差别表明配合物结构的存在.将所制得的样品在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的环加成反应中进行了催化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嫁接型席夫碱配合物配体和过渡金属离子对样品的催化活性均有影响.席夫碱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普遍高于SiO2/二乙烯三胺和SiO2/Schiff碱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N,O-混合型单配体基配合物是近些年配位化学的研究热点.4,4′-二羧酸-2,2′-联吡啶(H2dcbpy)是一种N,O-混合型配体,螯合N和羧基O的配位多样性导致由其构筑的配合物展现出了一维、二维甚至三维结构类型.N和O的不同配位倾向性使其可以同时与不同种类的金属发生配位,容易形成单一或混合金属基配合物,可实现3s、3d、4d、4f等不同周期金属的混合组装.并且此类材料大多具有较好的孔道结构和电化学活性.本文综述H2dcbpy的合成方法及配位模式,重点介绍了不同类型金属构筑的dcbpy基配合物的结构及其光催化性能、磁性、可视化金属离子检测以及光电压效应,为后续构建结构新颖、性能优良的多功能配合物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