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省捕食线虫真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从云南建水、勐腊,祥云、临沧、武定采集的301松土样中分离出400多株捕食线虫真菌,已鉴定出的159株分属于3个属12种,即节丛孢属(Arthrobotrys)的弯孢节丛孢(A.musiformis)、少孢节丛孢少孢变种(A.oligospora var.oligospora)、圆锥节丛孢(A.conoides)、爪孢(A.javanica)、蠕虫状节丛孢(A.vermin-cola)、环捕节丛孢  相似文献   

2.
一种产长春碱真菌的分离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从云南巍山长春花(树皮)中分离到6株真菌,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其中一株真菌(97CG1)培养物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表明此真菌能合成抗癌药物长春碱.经鉴定97CG1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sp.)  相似文献   

3.
我国部分兰科植物菌根的内生真菌种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产于我国云南和福建的36种兰科植物菌根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隶属于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真菌菌株102个,包括在13个属内;腔孢纲(Coelomycetes)真菌菌株1个,属盘多毛孢属(Pestalotia)。文中对已定名及未定名各种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
首次从木通科猫儿尿(DecaisueafargesiiFranch)中分离鉴定了11种皂甙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及化学方法鉴定,其中5种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DecaisosideA,B,C,D,G;另5种化合物为SaponinPG,DipsacosideB,Kalopanax-saponinB,Saponin11,HederasaponinB和saponinPJ3,猫儿尿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  相似文献   

5.
长纹海鞘(Ascidia longistriara)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长纹海鞘(Ascidialongistriara)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经IR,MS和NMR等波谱方法鉴定,这2个化合物为胆甾7烯3β醇和神经酰胺十八碳酰基鞘氨醇  相似文献   

6.
猫儿屎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从木通科猫儿屎(DecaisneafargesiiFranch)中分离鉴定了11种皂甙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及化学方法鉴定,其中5种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DecaisosideA、B、C、D、G;另5种化合物为SaponinPG、DipsacosideB、Kalopanax-saponinB、Saponin11、HederasaponinB和saponinPJ3.猫儿屎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小白鼠肉瘤)、Hepa(肝癌)、Ec(艾氏病)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7.80%、41.48%、44.71%,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翘嘴鳜肝肾坏死症病原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主要呈现肝肾坏死症的翘嘴鳜病灶部位分离到9个菌株,其中3个菌株能通过人工感染在正常翘嘴鳜上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用直接荧光抗体法对致病菌株的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分离的3个菌株均不同于过去从患病翘嘴鳜上已经分离到的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相似文献   

8.
川黄柏叶中黄酮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柱层析和光谱分析方法研究川黄柏(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叶的黄酮类化合物,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Ⅰ、Ⅱ、Ⅲ).即槲皮素-3-0-β-D半乳糖甙(Ⅰ),又名金丝桃甙(Hyperoside)、双氢山奈酚(Ⅱ)(Dihydrokaempferol)和5’-异戊烯基双氢山奈酚-7-O-β-D葡萄糖(Ⅲ),命名为黄柏新甙A(PhellochininA).其中Ⅲ是新化合物,Ⅱ是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9.
云南山地小型真菌生态位宽度及其生态位距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香农指数(ShannonVienerIndex)、Sorenson指数及UPGMA法分析了云南六个山地系统42个样点中分布的27属小型真菌生态位宽度及其生态位相似性.根据生态位相似性将上述小型真菌划分为四个生态群,论述了不同山地小型真菌属间的功能相关性和对环境适应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云南六个典型山地系统中主要的优势菌属是青霉属(Penicilium)、拟青霉(Paecilomyces)、曲霉属(Aspergilus)、木霉属(Trichoderma)、枝包属(Cladosporium)、葡萄孢属(Botrytis)、头孢属(Cephalosporium)、镰刀菌属(Fusarium)、卵孢属(Oosporium)及地霉属(Giotrichum);这十个属的生态位宽度均大于200,而且它们之间生态位相似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五味子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云南永胜产黄龙藤[Schisandrarubriflora(Franch)Rehdetwils]的种子中,共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其中3个为已知木脂素类化合物,经鉴定为去氧五味子素(2)、五味子酯甲(3)和五味子酯戊(4).一个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五味子红素(1).各化合物的结构由波谱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1.
南京椴边材变色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样、组织分离、培养和鉴定,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分布规律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内生真菌种类丰富,从茎、叶中共分离得到16种内生真菌.产孢真菌有12属15种,非产孢真菌1种.产孢真菌全部为半知菌.曲霉1(Aspergillus sp.1)、曲霉2(Aspergillus sp.2)、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p.)、大茎点霉(Macrophoma sp.)、弯孢霉菌(Curvularia sp.)在供试的各种组织均有分布,且分离率较高,是空心莲子草的优势内生真菌.内生真菌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总定殖率为81.5%,老茎组织定殖率最高,达90.9%.生境及组织类型对空心莲子草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定殖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样、分离、培养与鉴定,对信阳地区桂花树叶栖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分布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表明,桂花树叶内生真菌种类丰富,分离得到真菌26种,其中,大茎点霉(Macrophomasp.)、链格孢2(A lter-nariasp.2)、刺盘孢菌1(Colletotrichumsp.1)、拟茎点霉2(Phomopsissp.2)等4种真菌为优势菌.生态环境对桂花叶栖内生真菌有较大影响,阴面叶内生真菌种类较丰富.  相似文献   

14.
松材线虫病死木中真菌和细菌的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来自江苏省和浙江省几个疫区的松材线虫(PWN)病病死木的木质部中分离出111个真菌菌株,经鉴定种类为木霉(Trichoderma spp.)、轮枝霉(Verticillium spp.)、青霉(Penicillium spp.)、镰孢霉(Fusarium spp.)、曲霉(Aspergillus spp.)、毛壳菌(Chaetomium spp.)、茎点菌(Phoma spp.)、短梗单孢霉(Dicoccum sp.)、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p.)、交链孢霉(Alternaria sp.),这些真菌约占分离真菌总数的60%;在43%的未鉴定菌中,除3个菌株为有孢菌外,其余均是无孢菌。可以分离出真菌的病死木占56.42%,从病死木中可分离出细菌的比例达86%,可同时分离到真菌和细菌的比例为43.6%。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取样、组织分离、培养与鉴定,对信阳草莓果栖真菌种类、形态、分布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莓果栖真菌种类丰富,有真菌6科、9属、12种.多数为半知菌,少数为接合菌,其中,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枝孢菌1(Cladosporium sp.1)是草莓果栖真菌优势种.草莓果栖真菌广泛分布于果实各种组织,总定殖率为85.9%,在果实外部组织定殖率最高,达92.4%.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组织分离及物种鉴定,对信阳杉木内生真菌种类进行了研究.得到丝孢纲(Hyphomycetes)和腔孢纲(Coelomycetes)真菌4科12属15种.淡色孢科(Moniliaceae)3属5种,暗色孢科(Dematiaceae)2属2种,黑盘孢科(Melanconidaceae)2属3种,球科孢科(Sphaeropsidaceae)5属5种,这些真菌均为半知菌,是杉木内生真菌首次记载.其中,拟茎点霉Phomopsis sp.、球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分布于杉木各样地各器官,为杉木内生真菌广布种.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檀香(Santalum口舾“聊Linn.)为檀香科(Santalaceae)檀香属(Santalum)树种,属于常绿半寄生小乔木,其心材为传统名贵中药。檀香与其寄主植物假蒿通过根端的吸盘相连,探讨檀香与其宿主之间内生真菌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要点:假蒿(KuhniarosmarinifoliaVent.)是幼龄檀香很好的寄主。目前已经对许多药用植物的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关于檀香和假蒿之间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首次探讨了檀香及其宿主植物假蒿根中内生真菌的数量和种类,为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研究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檀香的根和其宿主植物假蒿的根部材料分离内生真菌,并采用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手段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重要结论:从檀香的根和其宿主植物假蒿的根中160个组织块中分离和鉴定了共25个真菌类群,其中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sp.1为檀香根中优势菌,镰孢属真菌Fusariumsp.1为假蒿根中优势菌。特别有意思的是两种植物根中没有分离到明显相同的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18.
杨木上毛栓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几种真菌酯酶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测定裂褶菌(Schizophyllm commune),8111(P1eurotug sp.)佛罗里达(Pleurotus florida),华丽侧耳(Pleurotus sp.)的酯酶同工酶在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条件下的酶谱。结果分析认为酯酶同工酶谱可作为研究真菌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的一种手段,也是鉴定真菌种属分类的一种方法。实验的结果如下: 1.在培养过程中,菌丝体的酶带数目是不断增加的。 2.幼菌丝体的酶带与子实体的酶带是有区别的,因此必需利用晚期的菌丝体作为电泳样品,因为老的菌丝体接近于子实体的酶带。 3.裂褶菌的酶带与另外三个种的酶带是很不相同的,因此,裂褶菌和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科。 4.华丽侧耳(Pleurotug sp.)的酶带是相似于佛罗里达侧耳(Pleurotus florida)的酶带,因此,华丽侧耳与佛罗里达侧耳是同一个种,8111的酶带是不同于佛罗里达侧耳,因此8111是侧耳属的另一个种。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枯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