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军 《科技信息》2008,(7):176-176
美国白蛾(Hyphamria cunea Drury)系典型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在世界各地对不同的寄主植物造成严重危害。美国白蛾于1982年传入山东省威海市后,开始在山东省内蔓延,对造林绿化、水果生产、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系统研究了美国白蛾成虫的行为节律。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光照下,美国白蛾成虫羽化时间主要在19:00-20:00,羽化后于次日凌晨3:00-4:00开始交尾,17:00-20:00交尾结束。美国白蛾在交尾结束后当晚或次日进行产卵,产卵时间主要集中在21:00至次日凌晨1:00时段内。  相似文献   

2.
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植物挥发性物质和性息素配制成25种引诱剂,对红缘天牛进行了行为、电生理测定及野外诱集实验.结果显示:诱剂W的诱集效果最好,相对诱捕率达21.8%,EAG值为4.116,亦最高.其次为诱剂T,相对诱捕率为17.2%,EAG值为3.714.诱剂X和V的相对诱捕率也较高,分别为9.2%和8.0%.另外,以青霉素注射剂药瓶作为诱芯的载体、以植物挥发性物质和性信息素作为诱剂研制而成的诱芯,缓释作用很好,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由于金卤(MH)灯和发光二极管(LED灯)作为道路照明光源时,其照明功率密度(LPD)没有标准可依,为此,选取色温为2 000 K的高压钠灯(HPS)、色温为4 800 K的MH灯和色温为7 200 K的LED灯作为照明光源。利用道路照明反应时间测试装置分别进行反应时间实验,得到道路照明亮度水平下MH灯和LED灯相对于HPS灯的亮度对比系数,确定其相对HPS灯的相对光效,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MH灯和LED灯作为道路照明光源时的照明功率密度标准值。研究结果表明:将4 800 K的MH灯作为道路照明光源时,所需LPD为HPS灯的1.3倍左右,将7 200 K的LED灯作为道路照明光源时,所需LPD为HPS灯的47%~89%。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LED特性的研究,结合光诱渔业作业的特点,根据目标鱼类的种类及视觉特性,通过选择不同的LED波长,设计具有防摇晃功能的LED诱捕灯集成,达到科学诱捕,节能、环保、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日,丽水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松阳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子项目“昆虫信息素诱捕器防治茶树害虫技术引进转化推广”项目进行了验收鉴定。该技术改变了传统防治策略,利用昆虫趋性的生物学特性,使用昆虫化学信息素诱捕器技术诱捕成虫,以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6.
LED灯由于节能、环保、工作寿命长等特点而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大功率LED灯在工作过程中,除发光外同时产生大量热能,约有80%的能量转化为热能。随着LED的功率以及集成度的提高,LED灯的发热热流密度迅猛增加,其工作过程中散发热量大幅提高,而LED结温(芯片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灯的使用寿命;因此,大功率LED灯的散热问题急需改善。本设计针对LED灯散热问题日益严重的现象而提出,设计出一种自然回流散热系统,使LED灯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热量通过回流系统散发出去,实验证明该散热系统能取得良好的散热效果。  相似文献   

7.
榆跳象(Orchestes alni Linnaeus)是一种危害榆树叶片的毁灭性害虫,成虫和幼虫均危害榆树叶片.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在4—6月分3次获得榆跳象雌性成虫性信息素的粗提取物,并分别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6月份的性信息素疑似物分别有5,6,6个.通过与鳞翅目及鞘翅目象甲科等昆虫性信息素比较,并基于多数昆虫性信息素的共同特征,最终确定2种性信息素疑似组分,即11,13-二甲基-12-乙酸酯、顺-9-十四碳烯酸异丁酯.该研究初步明确榆跳象雌性成虫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可为下一步性信息素的合成和林间诱捕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LED屏幕在现代交通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每个LED灯的亮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从而导致整个LED屏幕整体亮度不一致.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屏幕亮度不一致性的检测和矫正方法.实验中通过对采集的LED图片进行仿射变换、色彩空间转换和形态学滤波、单灯珠定位与亮度提取等操作,可以获得所有LED灯珠的相对位置信息与近似呈现正态分布的亮度信息.根据人眼对亮度的敏感程度选取出最佳亮度值,将高亮度灯珠抑制到最佳亮度值,实现对LED大屏亮度一致性的矫正.通过对72×384的LED屏幕测试,不仅能够100%获得所有LED灯珠的亮度信息、位置信息,而且系统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明显优于已有测量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白僵菌不同菌株对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效果,选用11株不同寄主来源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研究其在室内对美国白蛾1龄幼虫的致病力,筛选出高效致病菌株后,进一步测定其毒力,并且在田间条件下测定高效致病菌株对美国白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个白僵菌菌株Bb10331、Bb7725、Bb7716和Bb87303对美国白蛾有较强的毒力,120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超过90%,其中Bb7725的防治效果最好.4个菌株孢子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3.28×106~6.42×106m L-1,半数致死时间(LT50)为71.13~94.39 h.田间实验结果表明,孢子浓度为1×108 m L-1的白僵菌在施药7 d后防除效果较好,为74.40%~87.29%.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新型的可防治美国白蛾的植物源杀虫剂,采用浸卵法研究鄂尔多斯半日花5种溶剂提取物对美国白蛾卵的毒杀作用效果,采用微量点滴法研究其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触杀活性,采用夹毒叶碟法研究其对幼虫的胃毒活性.结果表明,这5种溶剂提取物具有强烈的杀卵作用,有一定的触杀作用,胃毒作用效果不明显.在杀卵试验中,甲醇提取物的杀卵效果最佳,质量浓度为200.00g/L时,杀卵率高达92.00%.在触杀实验中,水提取物的触杀效果最佳,浓度为200.00g.L-1时,48h的校正死亡率为58.33%.在胃毒实验中,水提取物的胃毒效果最佳,但质量浓度为200.00g/L时,48h校正死亡率也仅为23.33%.  相似文献   

11.
利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于2006年7-8月在呼和浩特市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对半散养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hemionus)的昼间行为与活动规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半散养条件下,夏季蒙古野驴昼间行为的时间分配是摄食(48.45±10.01)%、站立(22.46±6.83)%、社会联系(10.33±11.68)%、运动(7.67±4.28)%、卧息(7.37±8.23)%、其他(3.71±2.03)%;1天内摄食有3个高峰期(8:00-9:00、11:00-12:00、16:00-18:00),站立有2个高峰期(8:00-10:00、12:00-15:00),运动有3个高峰期(7:00-8:00、9:00-10:00、15:00-16:00),卧息有2个高峰期(6:00-7:00、13:00-14:00);蒙古野驴的年龄因素与昼间行为的时间分配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LED在散热方面的要求,需要解决市场化产品的散热问题。提出一种LED蜂窝状阵列排列方式,有很好的散热效果,且有照明均匀分布的特征。以7颗LED灯珠为例,基于LED为非相干光的特点,符合光照度线性叠加性质,理论推导出LED灯在照明区光照度分布规律,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模拟出LED阵列中LED之间的最佳距离为3.8cm左右。基于该方案制作简易LED灯散热板,对其散热效果进行分析并实验,对相应器件运行3小时基本保持常温。该结果为设计LED灯具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聊城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和第一代蛹进行死亡率、寄生率、性别比例的调查统计,研究了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Drury)的发生危害程度与不同时期蛹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1年越冬蛹的死亡率比2010年上升27.1%、寄生率上升6%,雌雄性别比例由1.22下降至0.89,主要的寄生性昆虫天敌有舞毒蛾黑瘤姬蜂Coccygomimus disparis(Viereck)及两种未鉴定的昆虫,分别隶属于姬小蜂科和蝇科,并以舞毒蛾黑瘤姬蜂为优势种;2011年第一代蛹死亡率较越冬代低41%,未发现寄生天敌.分析认为美国白蛾有逐步被本地生态系统同化现象,可能与天敌数量种类增多、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机制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监测工具对水稻二化螟越冬代成虫的监测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县2011年应用水盆型、粘胶型性诱捕器和虫情测报灯3种方法监测水稻越冬代二化螟成虫的效果对比试验表明,粘胶型性诱捕器和虫情测报灯监测越冬代二化螟成虫效果好,优于水盆型性诱捕器,粘胶型性诱捕器诱蛾始见期、终见期、蛾峰期、高峰日等与灯测接近或基本一致,效果稳定,其安装和操作管理简便易行,是适宜基层监测点推广应用的新型监测工具,可对不同地理生态区和区域性的二化螟监测和防控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机械活化碱分解黑白钨混合中矿及常压碱煮钨渣所得高杂粗钨酸钠溶液(m(As)/m(WO3)=(0.32~2.94)×10-3,m(Si)/m(WO3)=(1.26~5.84)×10-3)为原料进行钨酸钠结晶过程除砷、硅等杂质的研究,分析了结晶率及氧化铝的添加量对除杂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除杂效果与结晶率有关,当结晶率为80%~90%时,除砷率和除硅率均可达90%以上,对m(As)/m(WO3)和m(Si)/m(WO3)分别为3.21×10-4和2.41×10-3的料液而言,除杂后的精液中m(As)/m(WO3)和m(Si)/m(WO3)可分别降至3.50×10-5和3.56×10-4以下.添加Al2O3可明显改善结晶过程中的除杂效果,且Al2O3经化学改性处理后,活性增强,除杂效果更好;在相同条件下,与不加铝盐相比,添加活性Al2O3可使精液中的杂质含量明显降低,除砷率由88.48%增加到94.65%,除硅率由89.77%提高至97.74%.  相似文献   

16.
正(1)广东省政府机关大院LED节能照明改造示范项目2012年,广东省政府机关大院实施了LED照明改造,改造范围包括大院内所有路灯,1号楼一、二层大厅,1号楼贵宾厅及部分省领导办公室的室内照明灯。项目改造完成后平均节电率达到67%,照度提升超过30%,项目成效得到广东省政府、南方电网公司领导的肯定。(2)珠岛宾馆LED照明改造工程珠岛宾馆LED照明改造工程项目采用合同项目能源管理模式,共改造含室内照明、舞台灯光、池座灯以及室外泛光灯等LED照明产品26815盏,改造后节电率超过70%,每年可节约用电200万度。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新型共用口径L/C双波段双极化单层开孔式结构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天线,这种新型结构旨在提高L/C双波段双极化共口径SAR天线中L波段的天线带宽.对天线进行仿真、加工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L波段的反射系数不大于-10 dB的相对带宽达到13.7%,C波段相对带宽达到17.0%.实验结果验证了新型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高效的槐绿虎天牛生物诱剂,从已有的柠条锦鸡儿和樱桃诱剂中挑选出活性较高的配方,将其组合成12种复合配方,再从柠条锦鸡儿中挑选6种化合物,组合成14种配方,分别用这26种配方对槐绿虎天牛进行触角电位反应、嗅觉行为反应以及野外诱捕测试.结果显示:(1)槐绿虎天牛雌虫对配方K和L的相对选择率较高,均为53.33%;雄虫对配方G、K、L的相对选择率较高,均为40.00%;(2)配方K对槐绿虎天牛的诱捕率最高,达到了21.8%,高于柠条锦鸡儿14种配方的最佳诱捕率(13.9%);(3)柠条锦鸡儿的14种配方中,没有能够同时对雌虫和雄虫具有高引诱活性的配方;(4)柠条锦鸡儿和樱桃挥发物各自的最优配方组合得到的配方G对槐绿虎天牛的引诱效果小于配方K、L.这些结果表明,两种植物源挥发物的组合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引诱效果优于单一植物源配方.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报导用大袋蛾雄虫对雌虫性信息素室内定量生测的方法。通过观察雄虫对雌虫性信息素反应的行为,选择“振翅”为定量生测的“关键行为”。测定了雄虫对性信息素反应的时辰节律,选择反应峰期18:00—21:00为生测时间。在固定的室温和相对湿度的条件下,通过正交试验表明:影响雄虫反应的因子有释放性信息素的方法、照度、雄虫年龄。优选出最佳水平是:雄虫年龄为零天,释放性信息素的方法为注射器法,照度为11x。在此条件下测得性信息素浓度(x)与雄虫反应百分率(y)之间的关系为: y=116.76+15.52x。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柑橘大实蝇对不同颜色的物体是否有趋性以及趋性的强弱,通过设置黄、绿、蓝3种颜色的诱粘板(60块)和仿生球(60个)对柑橘大实蝇成虫的诱捕效果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黄色诱粘板与绿色、蓝色诱粘板的诱捕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绿色诱粘板与蓝色诱粘板的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黄色仿生球与绿色仿生球对柑橘大实蝇的诱捕效果显著性差异不明显(p0.05),但与蓝色仿生球的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绿色仿生球的诱捕效果与蓝色仿生球的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诱粘板和仿生球均有一定的诱捕效果,但2种方式的诱捕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诱捕柑橘大实蝇时,黄色效果最佳,其次为绿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