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短毛蓼对不同浓度锰污染土壤的耐性和富集效应,并旋加不同浓度抗坏血酸对短毛蓼的修复效果进行强化研究.结果表明:短毛蓼对锰表现出很强的耐性,在锰添加浓度为2 000 mg·kg-1时短毛蓼仍然能正常生长;随着锰添加水平的提高,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锰含量都显著增加.添加抗坏血酸可以使短毛蓼的耐锰性提高,在锰...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培的方式,采用差速离心技术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研究了Cd在圆锥南芥(Arabis paniculata Franch.)叶片和根中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在Cd处理浓度为1.0mg·L-1时,圆锥南芥叶片中的Cd主要贮藏在细胞壁和细胞核中,而根系中Cd的分布顺序为:细胞壁>核糖体>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10.0mg·L-1Cd处理时,叶片中的Cd主要集中在细胞壁以及细胞核中,根系中核糖体含量最高,占全量的53.92%。这说明圆锥南芥叶片富集的Cd主要贮存在细胞壁以及细胞核中,而根系富集的Cd主要分布在核糖体与细胞壁中。化学形态结果表明Cd处理水平的变化对圆锥南芥Cd的化学形态有明显的影响。1.0mg·L-1Cd处理时,圆锥南芥叶片中以水提取态Cd为主,根系中乙醇提取态Cd的含量最高;当Cd提高到10.0mg·L-1时,叶片和根系中Cd均以NaCl提取态含量最高,说明随着Cd浓度的增加,Cd与蛋白质、果胶酸等形态结合是圆锥南芥减轻Cd毒害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镉对圆锥南芥锌的吸收、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营养液培养并采用差速离心技术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分析了Cd对圆锥南芥Arabis paniculata Franch.叶片和根系中Zn的吸收、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Cd的添加不会抑制圆锥南芥的生长及对Zn的吸收。Zn在圆锥南芥中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叶片中乙醇、水、NaCl、HAc提取态Zn分配比例较均匀;根系中主要以乙醇提取态和NaCl提取态为主,HAc与HCl提取态Zn的绝对含量与所占的百分比均较低,表明圆锥南芥中的Zn主要以无机酸盐以及氨基酸盐存在。对圆锥南芥Zn的亚细胞分布结果表明,叶片和根系中的Zn主要贮存于细胞壁中其次为细胞核,两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5%~83.5%和42.7%~87.3%,且Cd的添加提高了细胞壁中Zn的比例,促进了Zn向细胞壁中的转移。但Cd的添加对Zn的化学形态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珠芽蓼营养及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对珠芽蓼营养及繁殖器形态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研究。发现珠芽蓼的营养器官具有一般双子叶植物的特征。花序有在种类型:一种全部生有珠芽:第二种是顶端生有花;中下端生有珠芽;第三种全生珠芽但在中上部的珠芽之间散生有少数的花。珠芽蓼的花有花梗长短有别、胚囊发育程度不同的的两种类型。两种花的结构相同,花被5深裂,心皮和柱头3或4,心皮基部合生为一室子房,内有基底式着生的胚珠,属典型的蓼型。这些特征可以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毒性实验常用的标准物种之一,研究Cd在小麦不同亚细胞结构的分布以及解毒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的田间小区控制试验培养供试样本,差速离心法分离亚细胞结构,研究Cd在不同生育期的小麦根和叶细胞中的分布,并在亚细胞水平揭示小麦细胞中Cd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除了拔节-孕穗期Cd的主要富集器官是叶之外,Cd在小麦不同时期的主要富集器官是根.在亚细胞水平,Cd的富集位点以富集量大小依次是细胞质溶液>细胞壁>细胞器.在同一重金属处理水平下,随着小麦生长时间的延长,Cd在根细胞中的含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现象,在叶细胞中的含量是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上述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Cd对小麦的胁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铜在鸭跖草细胞内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用差速离心法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分析了Cu在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根、茎、叶的亚细胞分布及贮存形态.结果表明,细胞壁是鸭跖草根中Cu结合的主要位点,其次为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而在叶中,Cu主要分布在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中,其次分布在含细胞壁部分;茎中,随着外界Cu浓度的提高,Cu向细胞壁部分的分配减少,而向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的分配增加.根、茎、叶中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结合Cu量较少.在各种形态铜中,根部以去离子水提取态占优势,茎部和叶部,以去离子水和乙醇两种提取态占优势,其它结合形态的Cu在根中比例较低,在茎、叶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显示鸭跖草体内Cu的分布特征和形态特征与其耐性和富集Cu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外源Ca对植物抗Cd胁迫能力的影响,以旱柳(Salix matsudana L.)为实验材料,利用水培方式进行培养,测定不同处理组(50 mmol/L Ca、50μmol/L Cd、50 mmol/L Ca+50μmol/L Cd)中旱柳培养7、14、21、28 d后的Cd、Fe、Mn的含量,同时检测了培养7 ...  相似文献   

8.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亚细胞组分差速分离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ICP-AES),研究不同浓度Cd2+(1、10、100μmol/L)胁迫下,毛葱幼苗不同部位Cd、Fe、Mn、Cu、Zn等金属元素吸收积累的特点,以及根和叶中Cd的亚细胞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随着营养液中Cd2+浓度的增加,毛葱根、茎、叶各器官中Cd的含量均显著增加,Cd主要集中在根部,向地上部分的运输量很少;(2)Cd的吸收积累改变了根、茎、叶中Fe、Mn、Cu、Zn等矿质元素的含量;(3)叶和根各亚细胞组分中Cd的含量为:细胞壁组分细胞质可溶性组分细胞核、叶绿体组分线粒体组分;(4)随着营养液中Cd2+浓度的增加,细胞壁和细胞质组分中Cd增加的幅度远远大于线粒体、细胞核和叶绿体组分,Cd在细胞壁和细胞质组分中的分配比例呈上升趋势,在线粒体、细胞核及叶绿体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植物吸收的Cd主要积累在根部,细胞水平上,多数的Cd被细胞壁沉淀螯合和液泡区室化,避免了Cd对新陈代谢旺盛的亚细胞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锰对中锰耐磨钢组织形态及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DIL805A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力学分析等方法研究Mn对中锰耐磨钢组织形态、相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随着Mn的质量分数以2%的增量从3%提高到9%,室温奥氏体含量逐渐增多,抗拉强度及硬度逐渐降低,抗拉强度和室温奥氏体体积分数都在5%到7%时变化明显,马氏体与奥氏体的位向关系发生改变,马氏体形态类型逐渐由亚结构以位错为主的板条状α马氏体变化为亚结构以位错、相变内孪晶和层错为主的束状细片α马氏体和细片状ε马氏体.  相似文献   

10.
采用准确度好和分辨率高、简便快捷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在不同锰浓度(0.005,0.2,0.5,2.0和10.0 mmo1·L-1时酸模叶蓼根、茎和叶化学组分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茎组织在3 420 cm-1和2 920 cm-1处峰高先上升后下降,表明糖类和氨基酸等有机物在锰浓度较低时往往作为渗透性调节物质出现,当锰浓度升高时增强其耐锰性,但其合成和运输受限,含量逐渐下降;根和叶组组织分别在2 920 cmi-1和1 630 cm-1处表现为酸模叶蓼分泌有机酸不断螯合锰,造成羧酸O-H减少;随着锰浓度的升高,其羧酸螯合力变弱;叶组织在1 630 cm-1处的显著吸收峰可能与酸模叶蓼叶中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类物质含量增大有关;酸模叶蓼根、茎、叶在1 060 cm-1处最高浓度下峰值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膜脂过氧化,这可能与酸模叶蓼的锰耐性有关。因此,利用FTIR研究植物化学组分的变化有助于探讨植物的重金属耐性机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石油馏分一次加工油和二次加工油分子量的考察,优选了分子量和沸点(T)、相对密度,特性因素(UOPK)的关联式。对大量纯化合物的T和碳原子数的回归,得到了T、碳数和UOPK的函数关联式。将石油馏分按碳数大小分成若干个虚拟组分,对每个碳数虚拟组分赋以分子量、UOPK、硫、氮含量、摩尔流率、碳原子数流率等数值,即可在加氢等工艺预测性动力学模型建立中,预测产品性质。  相似文献   

12.
化学二氧化锰合成方法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化学法合成电活性二氧化锰的研究动态,研究了几种常用的化学合成法:锰化合物的热分解,二价锰盐的液相氧化,高锰酸盐还原法,氢氧化锰氧化法,以及掺杂二氧化锰的制备等。  相似文献   

13.
福建永春毛竹种群生物量和能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福建省永春县毛竹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能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永春毛竹种群的现存生物量为6474.874g/m^2,其中地上部分为4676.639g/m^2,占72.23%;地下部分为1798.235g/m^2,占27.77%;其各组分分别为:杆3736.200g/m^2、枝772.069g/m^2、叶168.370g/m^2、竹蔸 1059.115g/m^2、鞭根737.120g/m^2;(2)毛竹 种群生物量在I至Ⅳ度的分配为:5.12%,40.52%,39.82%,14.54%。(3)毛竹种群能量现存量为124689.576kJ/m^2,其中地上部为91218.361kJ/m^2(占73.16%),地下部为33471.215kJ/m^2(占26.84%);(4)能量现存量在I至Ⅳ度的分配为:5.08%,40.38%,39.80%,14.74%。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共水蒸馏法提取野生植物红蓼茎叶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鉴定了其化学成分,采用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含量.得到结果为:检出18个色谱峰,鉴定出13种化合物,丙烯基苯甲醚为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3.66%,其他成分占总含量的17.34%.  相似文献   

15.
考察九蒸九晒以及黑豆汁炖炮制工艺对何首乌中主要化学成分二苯乙烯苷、游离/总大黄素和游离/总大黄素甲醚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九蒸九晒炮制后,反式-二苯乙烯苷含量明显下降,游离大黄素、游离大黄素甲醚和总大黄素甲醚含量明显升高,总大黄素含量下降;黑豆汁炖制后,反式-二苯乙烯苷含量明显下降,游离/总大黄素和游离/总大黄素甲醚含量升高.顺式-二苯乙烯苷含量探索性研究发现,九蒸九晒和黑豆汁炖制后反式/顺式-二苯乙烯苷比下降.不同炮制工艺对何首乌主要化学成分影响差异显著,建议将顺式-二苯乙烯苷作为何首乌质量控制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药水半夏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乙醚加热回流从中药水半夏中提取挥发油,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分析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确认了其中的54种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80%以上。结果显示水半夏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脂肪烃类和脂肪酸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