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应急联动系统规划与部门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八十年代的“办公自动化”开始到现在,我国在信息化上的投入累计接近万亿元。这其中,政府信息化建设占整个中国行业IT投入的20%以上。这些投入中,有大量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成果逐渐积淀在各个政府管理部门中,成为一种部门化的设施,由此也形成了一种“部门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从八十年代的“办公自动化“开始到现在,我国在信息化上的投入累计接近万亿元.这其中,政府信息化建设占整个中国行业IT投入的20%以上.这些投入中,有大量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成果逐渐积淀在各个政府管理部门中,成为一种部门化的设施,由此也形成了一种“部门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今年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政务信息化,而政务信息化的三大要素是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人、建设方法,处理好这三大要素是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三大要素中的“基础网络设施”,是指线路、交换设备、路由设备、安全设备、服务器、工作站等,需要政府投入资金购买并需投入资金维护。下面结合广州市海珠区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重点谈谈我们是怎样考虑政府基础网络设施建设这一要素,从而加快我区基础网络建设的。  相似文献   

4.
1994年,我国首次提出了旨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金农工程”,由此正式拉开了农业信息化的序幕。自2001年9月“农村市场服务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政府加大了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与支持力度。在2003年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5.
自从电子政务在我国成为战略中的战略以来,各级政府普遍加大投入,社会也非常关注。道理很简单,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我国社会发展战略后,电子政务就成为其主要突破口,因此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提出“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困难和阻力,其中主要阻力是来自广大的公务员。“重建设,轻应用”就是阻力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阻碍我国电子政务效益发挥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府”是未来政府存在方式的一种新的形态,是当前办公自动化、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利  相似文献   

7.
为了帮助西部地区提高信息化水平,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存在的“数字鸿沟”,2002年10月,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科学技术部联合发起了“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科技部将投入引导资金2亿元,支持“西部行动”项目,同时要求西部各地政府提供相应配套资金,共同推进项目的实施。“西部行动”主要围  相似文献   

8.
政府信息化已经从部分领导人的超前眼光和部分政府机构的创新行为发展成一种社会潮流,形成燎原之势。这种燎原之势既体现出观念的更新和社会的进步,也意味着惊人的投入,但这种趋势决不预示建设电子政府将一帆风顺,因为从我国一些已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政府部门看,往往是教训多于经验,投入大于回报。如何保证电子  相似文献   

9.
大连市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先进城市,“网络平台趋于整合,公共服务渐成主流”是大连市政务信息化的主要工作方向。早在2003年,市政府针对政府各部门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便着手探索电子政务统一建设的方式。2008年,大连市在总结政府网站建设的基础上,正式启动了电子政务外网集中统一平台建设工作。经过一年来的建设和应用,电子政务外网依托政府网站资源,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在资源共享和降低投入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集中统一”的模式让大连在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中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建设》2003,(4):10-10
2002年政府机构IT投入达到了300亿人民币,其中硬件投入为230亿人民币,软件投入达到38亿人民币,IT服务的投入达到32亿人民币;2003年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将继续增长,预计政府机构的IT投入将为350亿人民币,增长率达到17%。 从上面的数据也不难发现,目前政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基础投资仍占主题地位,硬件支出仍大大高出软件及服务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年建设,我国政府信息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金字工程、政府上网工程等大型项目的加快实施,实现了政府工作跨越式科学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在信息化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每年都投入了数百亿元的巨资。仅2010年,我国政府信息化投入就达486.1亿元,较2009年增长5.8%。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这是我国适应全球信息化趋势、面向新世纪作出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信息化建设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宁市政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三网一库”的建设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构建了政府第二代电子邮件系统及党政机关内部办公资源网,初步实现了办公准自动化、传输无纸化的目标,在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办“三网一库”的建设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构建厦门市党政机关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公文、信息的快速传输,达到办公自动化、传输无纸化的目地。厦门市政府办公厅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组织实施了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金宏工程,重点建设“厦门市党政机关办公业务资源网”。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建设,资源网已投入运行,为加快厦门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一、建设背景与指导原则为加快我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促进厦门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几年前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厦门市建设成为一个信…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有一种“重硬轻软”的现象,把硬件设备 的投入多少,作为信息化建设程度的衡量标准。有的地方和单位搞信息化工程, 在公开招标的标书上,居然没有或只有很少一点软件开发费用。谈到搞信息化 建设,挂在嘴边的常常是投入了多少资金购置了多少高档先进的硬件设备,铺 设了多少光纤等等。很少有人以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开发应用软件 为自豪。这种倾向导致的一个严重后果,便是软件开发严重滞后,同时带来许多 应用无法实现。 众所周知,信息化建设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即通过信息化建设,利用 …  相似文献   

15.
方兴东 《天津科技》2005,32(1):36-36
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来推动,除了信息化应用本身.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动因。一是将信息化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工具。“十五”期间,国家在信息化方面投入约4万亿人民币,这4万亿不但是我国IT业的福音,同时足以影响国家经济的整体走势。因此,未来信息化投入将成为刺激内需、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二是将信息化作为继续改革走向深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新年新气象     
携着迈入新世纪的豪气,龙年伊始,全国的信息化建设可谓好戏连台,呈现一 派新气象。 全国“政府上网工程百城政府上网推进交流会”显示,“政府上网工程”经过一 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政府上网工程初战告捷;首届“中国企业电子商务 论坛”把电子商务推到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位置,并为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推 广开了理论先河;全国“企业信息化推进大会”,确立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目标 和方向,进行了企业信息化的总动员,有利于企业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实 现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脱困,迎接加入WTO后的严峻挑战;全国信…  相似文献   

17.
合肥市电子政务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大”:首先,合肥市电子政务的主管机构不叫“合肥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而叫“合肥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充分体现了将党政信息化建设一体规划的“大政府”理念。其次,信息办下属的“合肥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占了整整四层楼,将所有主要委办局的信息中心统统合在一起管理,其格局之大在笔者见过的其他政府中无出其右。另外,合肥市利用新政府大楼落成之机,打造了一个覆盖全市的“大平台”,支撑起全市的“大政务”。在合肥市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类似的“大手笔”几乎处处可寻。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1999年,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深入,《浙江省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的出台,我省的信息化建设事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年中,我们将逐步启动《纲要》中确定的各项信息化建设项目,将最终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将全面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为配合今年我省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我们特设了“《纲要》概览”、“计算机2000年问题”和“政府上网”三个栏目。本期的“《纲要》概览”刊载了省计经委主任,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孙永森在全省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所作的《纲要》编制说明的后半部分,重点阐述了我省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对于了解我省今后几年的信息化建设方向和建设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国家政府部门的工作提出了快捷、高效的要求。网络对于政府来讲,不仅是一种有效的通讯手段,更是一座沟通与社会各界的桥梁。从全球范围看,推动政府部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实现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信息高速公路”的5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被列为第一位,可以说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 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长期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政府上网作为一种新的政府运作模式,将有利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省去许多工作环节,使政府工作透明化,信息公开化,从而树立政府新形象。因…  相似文献   

20.
“北仑之窗”政府网站是北仑区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亮点,也是政府的信息化建设观念在民众中普及深入的一个载体。在互联网上,只要你输入“北仑区人民政府”的字样,一个简洁明快、鲜活而又富有朝气的网站——“北仑之窗”旋即展现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