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风险关联网络视角出发,根据股票节点的风险溢出水平差异对其进行分层处理,提出股市风险双层传染机制,并基于网络异质性结构对传统SIRS模型提出改进,采用风险溢出效率定义感染率参数.最后,以深证300成分股作为样本数据计算模型相关参数,并进行股市极端风险传染演化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层传染机制下股市风险传导效应更强,少数风险溢出水平较高的股票节点对风险传染的贡献远高于风险溢出水平较低的其他节点,一旦这些企业发生危机,对股市系统的冲击性和影响力都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Copula-GARCH-CoVaR模型,研究深港通实施前后深市、沪市与香港股市间的相关性及风险溢出效应.方法 选取深圳成分指数、上海综合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收益率序列,利用GARCH(1,1)-t模型刻画三地股票市场收益率的边缘分布,选取Pair-Copula并分别基于C藤和D藤对三市场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市场间 ΔCoVaR值来分析深港通实施前后深市、沪市与香港股市之间风险溢出变化.结果与结论 相比于D藤,C藤下的Pair-Copula能更好地拟合深市、沪市与香港股市之间的相关结构. 相似文献
3.
针对房地产业与银行业间存在的非线性及动态时变的复杂关系,以2005-01-04~2018-12-28日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动态时变Copula函数对中国房地产业与银行业间非线性相依关系及金融危机时期的风险传染进行检验,并基于金融关联理论及行为金融理论探究了三种风险传染渠道.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业与银行业间存在非线性、非... 相似文献
4.
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建立我国股票一级行业指数收益率模型,研究我国股市各行业板块之间的风险传染机制,并运用最小树形图法(即有向的最小生成树)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2015年股灾及2020疫情常态化3个阶段的我国股票市场风险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扮演波动溢出净冲击角色的行业在金融市场中更易于行业间风险的相互传染,其不能很好地吸收金融风险,而是将金融风险传递给净接受行业,并且金融风险的传导存在其一致性,上下游行业之间的风险传导有一定的相关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度量股票市场对国有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对于监管部门的决策制定、金融机构以及投资者的资产分配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通过Vine Copula模型可以构建股票市场与国有银行间的联合分布函数,并结合CoVaR方法和压力测试方法从单市场和多市场角度测度股票市场对五大国有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CoVaR方法和压力测试方法可以有效地测度股票市场对国有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而仅考虑单个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可能会导致国有银行的风险水平被低估;股票市场对国有银行存在显著的正向风险溢出效应,但风险溢出强度存在差异;股票市场对国有银行的上、下行风险溢出效应存在非对称特征,国有银行对股票市场风险的正向变化更为敏感.相关结论可以为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以及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提供有益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6.
研究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传染现象,利用Copula方法建模以刻画P2P网络借贷市场间的相依结构,并基于模型对北京、上海、广东等五个区域市场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模型的相依性测度对区域风险传染的现象做出进一步分析.实证发现,P2P网贷行业指数具有"尖峰厚尾"的分布特点,二元t-Copula函数对于P2P两两区域市场间的相依结构刻画效果较好,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传染具有地域间的差异性,不同区域市场之间存在弱相关性,而不存在显著尾部相关.因此认为,由于当前的行业发展存在地域割裂性,不同区域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汇率改革相关事件对上市公司所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形式,对一系列外贸型企业的外汇风险敞口进行识别、度量、分析,并对可能影响外汇风险敞口的若干因素,包括所属行业和外汇收入占比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比较敏感,在人民币升值预期阶段,市场就随着外界压力和公开事件产生了一系列反应:在人民币汇率实质升值时期,也体现了显著的外汇风险敞口.机械、设备、仪表行业和纺织、服装、皮毛行业是受外汇风险影响最强烈的行业.同时,外汇收入占主营收入从55%到85%的企业,外汇风险敞口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8.
段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4):77-79
1830—1856年,货币供给严重不足及银贵钱贱的双重危机迅速导致中国经济严重萧条,政府税收因而大受影响,国家财政危机紧逼而至,社会危机重重。外国侵略者趁虚而入,中国日益陷入重重险境,民不聊生,纷纷起义。中国经济和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更好地刻画金融资产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提高风险溢出效应测度的精度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构建广义双曲线分布下的边缘分布模型刻画金融资产的尖峰、厚尾以及偏斜等特征,在优选出Copula函数基础上,搭建起基于Copula-GH-CoVaR的风险溢出效应模型,然后以国际大宗商品综合价格与中国原油市场价格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构建的风险溢出效应模型能有效刻画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原油市场风险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溢出效应也在发生变化,并且和重大经济事件的发生相一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原油市场存在双向正的风险溢出效应,但这一效应是不对称的。【结论】模型的检验表明,基于Copula-GH-CoVaR的风险溢出效应模型从精度和有效性上都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运用条件风险价值(CVaR)模型实现对市场风险的监控,把小波变换和极值理论结合在一起对CVaR进行估计.第一阶段,用小波方法确定广义Pareto分布的阈值;第二阶段,把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运用到极值理论中,然后运用极值理论估计CVaR.选用香港恒生指数和深证综指进行实证分析,把基于小波变换的极值理论估计的CVaR与条件极值理论估计的CVaR进行比较,根据失败数量和尾部损失检验,发现基于小波变换的极值理论能够提高预测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12.
苗丝雨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3,(6):748-753
中国股市的波动特征是学者们和投资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与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中国股票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具有其特有的性质,如更高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股票价格更大的波动幅度和频率.研究中国股市的波动特征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投资者在选股过程中需要理解中国股市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情形,而ARCH模型族正是研究股市波动随时间变化的工具.以上证综合指数为对象,采用GARCH类模型对中国股市波动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为股市收益的尖峰厚尾特点、波动的集簇性、时变性提供了实证证据,并对实证结果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了2005年至2012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发生的一系列质量危机事件,采用事件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因产品伤害引发的企业品牌危机既有传染效应,又具有竞争效应。根据各相关企业的不同市场反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进行分类,表现出传染效应的企业与危机企业的属性相似,表现出显著竞争效应的企业与危机企业产品存在替代关系。这种分类将有助于相关企业做出合理的危机应对决策。 相似文献
14.
在定义与计算异质波动的前提下,使用DCC—MVGARCH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中国市场与周边地区市场的联动性最强、新兴市场次之、欧美发达市场最弱;其次,从动态走势上看,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市场与周边市场、印度市场以及欧洲市场的联动性发生显著上升,而美国、俄罗斯与巴西市场与中国的联动性则没有显著变化;最后,这种不规则走势为国际投资提供了避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变分模态分解法将原始收益率序列分解为不同期限的子序列.基于动态Copula函数计算石油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在险价值指标(VaR和CoVaR),研究在极端下跌和极端上涨的市场情况下,国际石油市场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尾部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石油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首先在风险溢出的强度方面,石油市场对股票市场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明显比股票市场对石油市场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更强烈.其次在风险溢出的方向方面,股票市场对石油市场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均为正向,石油市场对大部分国家股票市场的上尾风险溢出效应为正向,且对全部国家股票市场的下尾风险溢出效应为正向.最后,石油市场和大部分国家股票市场之间的长期尾部风险溢出效应都比短期尾部风险溢出效应更强烈.研究结果有利于相关市场投资策略的制定和极端风险传染的防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系统探究了商品金融化背景下中国商品期货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间收益率及波动性层面的溢出效应。首先,采用TVP-VAR模型构建溢出指数,全面展现了期货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间的静态和动态溢出特征。随后,对溢出指数进行分解,分析了溢出效应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整体溢出指数较高,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和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明显上升。溢出指数的上升主要源于期货市场与代表性金融市场间的双向溢出。本研究的边际贡献在于更深入地探讨了商品金融化背景下中国期货市场与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描绘了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变化趋势,为理解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机制,协助政策制定者识别潜在的风险隐患,提高监管效能,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本研究还有助于优化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决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布混合假说(MDH)理论的数学推导,以我国深沪股市的大盘指数为研究对象,检验原始交易量、包含自相关性的交易量对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效应的解释效果,并分析日历效应对交易量与股价波动性关系的特殊影响.结果表明,GARCH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中国股市的股价波动持续性问题;当引入原始交易量以后,股价波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原始交易量所解释,而包含自相关性的交易量对股市GARCH效应并无很好的解释力.经实证分析证实,股价的日历效应对于上海市场中交易量对股价波动性的解释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次汇改后沪深300指数和人民币/美元汇率的日数据,结合AR-GARCH模型和极值理论POT模型,度量两个市场的95%和97.5%置信水平的Va R,并利用基于交叉相关函数的风险溢出检验方法,分析沪深300指数与汇率间的风险信息溢出。实证结果表明:在95%置信水平下存在汇市到股市的单向风险溢出而在97.5%置信水平下存在股市和汇市间的双向瞬时溢出效应。因此,监管层应制定金融稳定政策,防止两者间的风险传导。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股权分置改革,建立了市盈率模型,运用市盈率和上证指数的关系作线性回归分析,预测近几年市盈率的发展趋势,得出了上证指数的波动范围。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3—2019年国内14家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指数的日股票收盘价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的CoVaR模型,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城商行自身风险最大,且互联网金融风险与城商行差别不大,国有银行风险最小;第二,互联网金融与各类型商业银行之间均存在双向不对称的正向风险溢出,且各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溢出效应更强;第三,通过比较分析三类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风险溢出值发现,互联网金融与城商行之间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最强;第四,银行规模大小不是决定风险溢出强度的主要标准,互联网金融与城商行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