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攀枝花、承德和朝阳等地钒钛磁铁矿的工艺矿物学进行研究,同时依据铁精矿、钛精矿的现货价格和理论选矿指标对矿石的价值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承德和朝阳钒钛磁铁矿中MFe品位分别为13.26%,12.84%和1.15%;TiO2的品位分别为10.98%,4.53%和2.02%;V2O5的品位分别为0.22%,0.23%和0.055%.各个矿产地钒钛磁铁矿中钛磁铁矿和钛铁矿的矿物含量、矿物成分有显著差别;攀枝花、承德和朝阳铁精矿中TFe品位分别为59.21%,66.46%和55.74%;TiO2品位分别为12.35%,4.87%和16.42%;V2O5品位分别为0.928%,1.142%和2.07%;攀枝花矿石价值最高,其次是承德,朝阳最低.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磁处理油酸钠溶液对钛铁矿和钛辉石浮选的影响.研究发现磁处理油酸钠溶液使钛辉石回收率由75.0%降至60.6%,钛铁矿回收率由75.2%降至69.3%;磁处理后的油酸钠溶液中钛铁矿和钛辉石的Zeta电位均正移,且钛辉石正移幅度较大,说明磁处理后油酸钠对钛铁矿的选择性增加.通过研究磁处理后油酸钠溶液的电导率、表面张力和光谱性质的变化揭示磁处理影响浮选的机理.磁处理后油酸钠溶液的电导率和表面张力增加,溶液中氢键作用减弱,促进了油酸根离子的释放,数量增多且得以释放的油酸根离子选择性吸附在钛铁矿表面,使钛铁矿和钛辉石之间的可浮性差异扩大.  相似文献   

3.
崔学茹 《科技资讯》2023,(12):88-91
辽宁某钾长石矿原矿中K2O品位为5.21%,Na2O品位为3.07%,TFe2O3品位为1.09%,TiO2品位为0.054%,SiO2品位为69.47%,Al2O3品位为13.45%。原矿K2O+Na2O=8.28%品位偏低,而杂质铁、硅含量偏高,不能直接用于高档陶瓷生产,需要采用选矿提纯技术对其中的铁、硅等杂质去除,提高K2O+Na2O的品位。试验研究采用强磁-脱泥除铁,粗精矿进行长石-石英浮选分离的选矿提纯工艺,可获得K2O品位为6.23%、Na2O品位为4.07%,K2O+Na2O=10.30%,TFe2O3品位为0.28%,K2O回收率为79.37%,Na...  相似文献   

4.
对广西北海地区的钛铁矿砂矿尾矿进行了系统浮选试验研究,钛铁矿砂矿尾矿由原矿经过重选和磁选得到.研究表明,Pb(NO_3)_2对钛铁矿有活化作用,主要是由于Pb2+与钛铁矿发生特性吸附,提高了油酸钠对钛铁矿的捕收能力.以硫酸和水玻璃作为调整剂,Pb(NO_3)_2作为活化剂,油酸钠作为捕收剂进行浮选,在硫酸用量900 g/t,水玻璃用量400 g/t,Pb(NO_3)_2用量30 g/t,油酸钠用量450 g/t的药剂制度条件下,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的闭路浮选流程,可得到TiO_2品位为39.55%,回收率为54.61%的钛精矿.  相似文献   

5.
Ca2+对钛铁矿与钛辉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酸钠为捕收剂,研究钛铁矿与钛辉石表面离子的溶出行为,并考察加入与脱除Ca2+对钛铁矿和钛辉石浮选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浮选体系中加入Ca2+,对钛铁矿的浮选影响不大,但在碱性条件下活化了钛辉石的浮选;在浮选过程中,钛铁矿与钛辉石表面均有大量Ca2+溶解于矿浆中;脱除溶解离子后,钛铁矿的可浮性在弱酸性pH区间变化不大,在碱性pH区间明显变差,钛辉石在整个pH区间可浮性均变差;在脱除溶解离子后的矿浆体系中加入Ca2+,2种矿物在碱性矿浆环境下的可浮性都有所恢复;在碱性条件下,呈羧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存在的Ca2+吸附在钛辉石表面,使钛辉石表面油酸根离子的吸附活性质点增加,是Ca2+起活化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兼顾弱磁性矿物高梯度磁选的品位和回收率,提出一种新的高梯度磁选方法—磁流体耦合高梯度磁选,该方法将顺磁性磁流体引入到高梯度磁选中产生磁排斥力来扩大有用磁性矿物和磁性脉石矿物的受力差异,减少进而消除二者之间的竞争捕集,大幅提高分选的选择性。以攀西钛铁矿为试验对象,MnCl2溶液为磁流体,开展磁流体耦合高梯度磁选试验和相关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磁流体能显著提高钛铁矿的选择性,经一次分选后磁性产物TiO2品位达到39.70%,远比工业常规高梯度磁选获得的TiO2品位高;磁性矿物和磁性脉石的受力差异由磁流体的磁化率调控,与磁场力HgradH无关,能够实现品位和回收率的双向同步强化,最佳的磁流体磁化率应接近磁性脉石的磁化率;磁流体耦合高梯度磁选能够强化弱磁性矿物按磁化率精细分离,突破传统高梯度磁选无法兼顾品位和回收率的技术瓶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制备兼具防紫外线性能和疏水性能的TPU/TiO2/PDMS复合纤维膜,采用静电纺丝与纳米颗粒超声负载相结合的技术将TiO2纳米颗粒成功地负载于TPU静电纺丝纤维膜中,并用PDMS对负载了TiO2纳米颗粒的TPU静电纺丝纤维膜进行固化处理,SEM结果表明:TPU/TiO2/PDMS复合纤维膜的表面被成功地负载上了TiO2纳米颗粒,且分布较均匀;防紫外测试结果表明TiO2纳米颗粒在纤维膜上的负载使TPU静电纺丝纤维膜的UPF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着TiO2纳米颗粒负载量的增加,TPU/TiO2/PDMS复合纤维膜的UPF值逐渐增加,且当TiO2纳米颗粒负载量为1.5 wt%时,UPF值大幅提升了75.8%.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在TiO2纳米颗粒与PDMS共同构筑的粗糙且低表面能的复合纤维膜表面下,纤维膜的表面由亲水转变为疏水状态,随着TiO2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8.
高炉冶炼含钛铁矿时,因强还原条件和高温会形成高熔点Ti(C,N),导致炉渣和铁水粘度增加,使高炉操作难以顺利进行。必须掺杂高品位铁矿稀释原料中的氧化钛,使高炉渣所含的20wt%~30 wt% TiO2难以回收,造成资源浪费。HIsmelt是近年来开发的绿色炼铁新工艺,不需要焦炭和烧结矿。HIsmelt工艺中炉内的氧分压高于高炉中的分压,温度显著低于高炉风口,因此避免了Ti(C,N)的形成。HIsmelt炉的水冷内壁会造成大量热损失,增加能耗,而且有炉衬烧穿的潜在风险。在HIsmelt工艺中以CaO为助剂熔炼富含TiO2的铁矿会产生Al2O3–MgO–SiO2–CaO–TiO2渣。利用高温平衡、冷淬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该渣系的相平衡,探讨了处理钛磁铁矿以及钛磁铁矿和钛铁矿混合矿的过程中渣液相温度与助剂添加量的关系。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观察到的初晶相有板钛矿M3O5(MgO·2TiO2–Al2O3·TiO2)、尖晶石(MgO·Al2O3)、钙钛矿CaTiO3和金红石TiO2。结果表明,在TiO2和M3O5相区中,渣液相温度随着Ca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在尖晶石和CaTiO3初晶相区的液相温度则随Ca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通过控制渣液相温度可以在炉子内壁上形成保护渣层,减少热损失,降低内衬耐火材料消耗。此外,讨论了炉渣碱度对炉渣液相线温度的影响,发现冶炼钛磁铁矿和钛铁矿的混合矿可以获得低硫铁水和高TiO2炉渣,具有显著的成本和资源优势。最后,将实验测定的液相温度和固溶体成分与FactSage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指出目前含钛热力学数据库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催化剂与反应介质的碰撞是其发挥催化作用、降低反应活化能的基础.在非均相催化反应中,由于界面十分有限,催化剂催化效率较低.利用溶胀突出聚合技术制备了二氧化钛@聚二乙烯基苯(silica@polydivinylbenzene, TiO2@PDVB)Janus颗粒并应用于硝基苯的光催化降解.采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试和比表面积测试分析TiO2@PDVB Janus颗粒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观察在Janus颗粒作用下,硝基苯紫外吸收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向异性的TiO2@PDVB Janus颗粒具有Pickering效应,在油水界面上定向排列以稳定乳液,并为两相液体在界面上的迁移提供通道,因此反应物和催化剂之间的接触概率大大增加.尽管TiO2@PDVB Janus颗粒的粒径比各向同性的P25 TiO2颗粒大10倍以上,但其对硝基苯的降解效率比TiO2高5.6%,且兼具稳定乳液和异相催化的Janus颗粒回收和活化均十分方便,有望应用于工业催化.  相似文献   

10.
用电解法在乙二醇溶液中制备铅和钛醇盐配合物PbTi2(OCH2CH2OH)12-x, 将其电解液水解、 真空干燥后于450 ℃煅烧2 h, 得到纳米级PbO2/TiO2粉体, 通过溶胶 凝胶法在钛丝表面得到纳米PbO2/TiO2电极. 电解产物通过红外光谱(FT IR)和Raman光谱表征, 纳米PbO2/TiO2粉体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并采用循环伏安法在盐酸和己二醛溶液中考察电极的氧化还原行为及电催化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 有机体系电解法得到的纳米PbO2/TiO2粉体颗粒
分散较理想, 粒径为100~150 nm; 纳米TiO2掺杂PbO2电极的氧化峰电流密度为157 mA/cm2, 氧化还原峰电位差明显减小, 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 催化合成己二酸的电流效率和产率分别为89.2%和97.4%.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550℃热处理条件下制备纯TiO2及CuO/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面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以及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率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作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550℃热处理工艺制备的纯TiO2为锐钛矿结构,Cu元素加入后,TiO2中出现了微量的金红石,促进了锐钛矿向金红石转变,并且产生了CuO相,形成了CuO/TiO2复合材料.CuO的产生有利于抑制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但CuO/TiO2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低于纯TiO2,这可能是CuO/TiO2复合材料的纳米颗粒团聚现象增强,比表面积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鞍山混合磁选精矿进行了预先分级—强化分散浮选试验研究,同时结合沉降试验、动电位测试、浊度测试等分析了分选效果改善的原因.在最优条件下分级—分散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精矿铁品位66.24%、铁回收率79.47%的浮选指标,与单一分散浮选的闭路试验相比,精矿铁回收率提高了4.47%.沉降试验和浊度测试表明,分散剂柠檬酸及粒度组成均会影响赤铁矿-石英混合矿的分散特性,柠檬酸主要吸附在赤铁矿表面从而增大矿粒间的静电斥力,优化粒度组成实现窄级别浮选则会进一步减弱矿粒间的非选择性团聚(罩盖),为后续浮选分离创造有利条件,这也与DLVO理论及团聚动力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光照条件下合成了微量ZIF-8定向修饰同质异相结TiO2的ZIF-8/TiO2复合材料以提高TiO2的光催化固氮能力.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UV-Vis漫反射谱、电化学阻抗谱等对合成材料的结构组成、形貌及光电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适量的ZIF-8修饰除了能显著增加TiO2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改善孔径分布范围之外,还能增强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以及光生电荷的分离能力.光催化测试结果表明,ZIF-8/TiO2-3复合材料的平均固氮速率达到了742μmol·L-1·g-1·h-1,约为同质异相结TiO2的3.78倍,ZIF-8的3.71倍.经5次光催化循环后其光催化性能几乎没有衰减,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固氮活性和高的稳定性.为光催化固氮材料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用40~80μm钛铁矿作载体,0~20μm钛铁矿的自载体浮选及其主要工艺参数。用扩展DLVO理论分析了自载体浮选的机理,主要结论如下: a.微细粒矿物粒度越细,越容易在载体上附着; b.自载体浮选的选择性取决于捕收剂吸附的选择性。钛铁矿/斜长石人工混合矿,经自载体浮选工艺一次选别,可获得TiO_247.17%的钛精矿,钛铁矿回收率为93.04%。  相似文献   

15.
以海南某石英脉型金矿石为原料,进行尼尔森重选-浮选试验研究.通过GRG试验得出金矿中重选可回收金质量分数为80.88%.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该矿石尼尔森重选-浮选的最佳条件为:磨矿细度-74μm占80%,相对离心力60g,反冲水压16kPa,矿浆质量分数40%,戊基黄药用量200g/t,浮选时间5 min.原矿石品位9.8g/t,利用尼尔森选矿机一次分选可得品位230g/t,金回收率80.30%的重选精矿.重选尾矿品位2.0g/t,经过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三次扫选处理,可得浮选精矿品位57.3g/t,浮选金作业回收率75.66%.经尼尔森重选-浮选流程处理后,尾矿金品位降至0.5g/t,全流程金总回收率95.21%.  相似文献   

16.
采用沉淀\|胶溶法在70 ℃合成了平均粒径为20 nm且粒度分布均匀的金红石型TiO2纳米颗粒. 通过XRD, TEM和Raman测试表明, 样品由多晶粉末组成, 具有单一的金红石型TiO2结构, 粒度分布均匀. 金红石型TiO2纳米颗粒对罗丹明B染料的光降解作用优于热处理得到的金红石型TiO2纳米颗粒的光催化作用, 略低于P25 TiO2纳米颗粒对罗丹明B染料的光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紫外光(UV)诱导纳米颗粒胶体射流加工可实现硬脆晶体材料亚纳米级超光滑表面的加工,根据其材料去除原理可知,伴随抛光过程的进行,胶体中TiO2纳米颗粒表面会吸附一层工件表面的被去除原子,从而影响TiO2纳米颗粒胶体的活性和光催化性.为了实现TiO2纳米颗粒胶体的循环使用,基于O3/UV高级氧化法对使用后的TiO2纳米颗粒胶体再活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紫外光诱导纳米颗粒胶体射流加工系统设计了TiO2纳米颗粒胶体活化系统,对系统内的再活化反应室结构进行了流体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其结构设计满足TiO2纳米颗粒胶体的活化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单矿物和实际矿石的显微镜图像进行分析与浮选实验,研究浮选前强搅拌调浆对硫化矿物的疏水聚团作用及其与低品位硫化铜镍矿浮选的关系,通过显微镜图像分析搅拌时间与聚团粒度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强搅拌调浆产生的紊流条件能使矿物颗粒碰撞形成疏水聚团,而细粒矿物形成疏水聚团,表明矿物表面润湿性增加,可浮性变好;在搅拌转速为1 000 r/min时,随搅拌时间延长,聚团面积增大;浮选前的强搅拌调浆能提高磁黄铁矿单矿物和低品位硫化铜镍矿石中硫化铜镍矿物的浮选速率,硫化矿物的疏水聚团是强搅拌调浆提高低品位硫化矿浮选回收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Zeta电位等测试手段,研究溶液条件下黄铁矿、水泥固体颗粒之间的异相凝聚现象,研究含水泥充填体干扰载金矿物浮选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p H10时,水泥颗粒与黄铁矿表面电位相反;二者之间存在引力作用;水泥固体颗粒与黄铁矿之间存在异相凝聚。在浮选条件下,由于水泥固体颗粒与黄铁矿之间存在静电引力,导致二者之间发生团聚现象,影响黄铁矿浮选,导致浮选尾矿中金品位增加。调整剂六偏磷酸钠可以降低水泥颗粒表面电位,使得2种矿物的表面电位都为负值,消除二者之间的作用力,减少团聚现象的发生。六偏磷酸钠可以消除含水泥充填体对载金黄铁矿浮选的影响,并且当原矿中含水泥充填体混入比例增加时,金回收率仍然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掺入碳量子点(CQDs)的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进行表征,并在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MB)染料溶液以评价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CQDs具备上转换荧光特性,掺入CQDs的TiO2样品可见光响应明显提升.水热法180℃下反应6h制备的CQDs,其溶液加入量为10mL时TiO2/CQDs样品光催化活性最高,115min后MB的降解率达80%.TiO2/CQDs样品主要以锐钛矿相存在,颗粒呈球形,比表面积高达200m3·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